“24小時,大定訂單突破了88898臺!”
“有用戶‘意外’鎖單,導致5000元定金無法退換,發起維權!”
……
自從小米SU7上市之后,可以說,無論好壞,在任何一個社交平臺上,圍繞小米汽車的話題都處在了最前列。
你別管這是不是雷軍的營銷團隊干的好事,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看慣了從前按部就班的推銷模式,由小米SU7帶來的巨大震撼,還是太有殺傷力了。身處在行業內的每一個甚至都能產生自我懷疑,過去所積攢的那么多經驗,原來啥也不是。
而于終端市場的表現,從微博到B站,乃至小紅書,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直指,小米SU7熱銷的程度已完爆此前“蔚小理”,以及同為手機廠商的華為所發布的任何一個新車,說實話,哪怕你是一個局外人,想必也會對這樣的場景,抱有極大興趣。
在上海,因購買純電動車即送滬牌的客觀因素,相信小米SU7能賣好,一點也不奇怪。那為了真正去了解小米SU7的銷售情況是否如傳言那樣,當下,再找一個不限牌且對電動車較為寬容的城市去看看,著實顯得很有必要。
一小時車程之外的蘇州,鑒于電車的消費需求同樣不低和充電設施完善的原因,一如上海,新勢力扎堆建店的現象并不少見。那作為新人的小米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能和前輩貼身肉搏的地塊。
但說實話,當你親自看到線下小米門店的人潮和火熱的購買欲和隔壁“友商”形成鮮明反差時,那種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都夠人緩一會兒了。而且,你敢信,忙得停不下來的銷售、絡繹不絕的顧客、開進開出的試駕車,還僅僅是一家位于商場內的小米汽車展廳所囊括的內容?
人來人往的小米展臺,魔幻卻又現實
現場究竟有多瘋狂?
面對前來咨詢的消費者,不管負責銷售小米SU7的門店店長,反反復復告知了多少次需要預約才能看車,對于小米SU7的好奇,并不會令任何一個路過的人打消看車的念頭。最終就導致,不管你有沒有預約,都得排隊一個個進入到圍桿內摸摸實車。
是的,你沒聽錯,由于人流量過大,商場內的小米SU7是被刻意圍起來的。這種待遇,我已經想不起來,之前有哪個已經上市,且售價就20多萬的車曾有過。
“上市的第一時間,每個人手機里就收到400多張訂單,光聯系這些訂車客戶,電話都打到了凌晨。”負責接待的小米銷售看著很無奈地說著這句話,但我估計,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此前,就有媒體爆料稱,在一些小米門店,銷售每天只能睡兩個小時,試駕排到凌晨2、3點都成了常態。如今看來,想要一個不落地服務好各自手中已經定車的用戶,全國范圍內的小米汽車銷售,沒個十天半個月來消化下,就別想休息了。
的確,消費者為何對小米SU7這樣青睞有加,至今我都沒想明白,可到這一刻,這些疑問又好像都不重要了。
在圍觀中,我還清楚聽到了銷售已經在向有意向下定的用戶告知,小米SU7交付的節奏會比想象中的來得更夸張,“現在訂車,大概要等5個月才能交付。”
當問及哪個版本可以縮短提車周期,銷售也只能說,“即便是定最貴的那個版本,也無法提前多久,因為目前所有配置的訂單量都太大了。”
好事者會認為,這些話術很可能是小米營銷中的一部分,吊足消費者的胃口才能進一步地促進成交。然而,對于身在這番景象的銷售熱潮中的我來說,事實可能還真不是這么回事。
本以為排隊看車的消費者都是小米的忠粉。在雷軍的個人魅力下,或是因米家生態而折服,看看小米SU7不過就是打個卡,圖個熱鬧。眼下,當人群中有男有女,又有帶著小孩前來的年輕家庭,說實話,我已經不知道要用什么語句還支撐此前落下的結論。
兜兜轉轉中,有覺得外號“保時米”的小米SU7長得好看而心動的,也有人就想看看米家生態到底有多玄乎,或是想親自去驗證下小米SU7的后排到底有多小,但說到底,在汽車圈引起瘋狂吐槽的小米SU7,倒是實打實地向外界證明了,雷軍造車還是有點東西的。
“從沒見過這么好賣的車!”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情感,小米SU7的銷售會這么說,但對比這兩日網絡上鋪天蓋地圍繞小米SU7的判斷,質疑小米訂單水份大也好,或是索性認為這些不過是米粉為了炫耀而假意下定后的浮華,小米SU7在線下門店所展露出的“囂張”氣焰確確實實很囂張。
訂單太多=幸福的煩惱?
那小米SU7究竟是不是一款好車,一款符合當下消費者的好車呢?上市之日,很多人都在吐槽雷軍是為兜售那一堆小米配件,順便造了輛車,更有甚者揪著小米SU7的造型不放而對其肆意攻擊。
此時此刻,若還是以一個旁觀者角度去看,絡繹不絕的人群中其實很少會有大過偏激的評價傳出。即便有心生不滿的,也是在說,為什么一定要下定之后才能試駕?至于小米SU7那些配件包攻勢,并沒有讓前來摸車的消費者感到什么生理不適。
在現場,我還看到了一位執意要當場付定金的年輕買家。
面對銷售的一再阻攔,“不著急付錢,你再等等,再等一下”,付款的手就沒停下。最后的結果就是,在場的店長說不定需要即刻安排門口早已超負荷運作的試駕車(后翼子板很明顯遇到了剮蹭事故)帶著這位準車主出去兜一兜。
而有一個細節是,當場下單的這位買家用的是蘋果手機。
一直以來,圈內人士總是將小米SU7和米粉強綁在一起了。他們認為,喜好廉價電子產品的米粉并沒有錢去消費小米SU7。那如今,我想的說是,米粉可以是一批喜好高性價比產品的人,但小米SU7畢竟是輛車,如果它的產品力并不差,其實并不妨礙其他人群選擇小米汽車。
對了,我也有問過銷售關于網上因鎖單不退定金而選擇維權的看法,很明顯,在線下意向客戶如此篤定地要買小米SU7的背景下,他們并不覺得這樣的事情會影響小米SU7的熱銷。不以為意的態度下,更多的是對訂單太多所帶來巨大溝通成本的衡量。
“只有下定才能試駕”的規矩要是放到平時,誰敢這么做早就被網友罵得個體無完膚。但現在,放到小米身上,會顯得有點好笑卻好像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
當然,為了看看這些為試駕而下定的年輕人是不是真的很滿意小米SU7,我也跟著去了門外的試駕區。且不說因店內看車的人太多而導致試駕車都被圍觀,在經過短暫的試駕后,準車主們按下鎖單鍵倒是挺自然的。
也正是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終于理解了,為什么銷售已經不在乎有沒有更多的訂單。或許對于他們而言,眼前最重要的就是,讓手中那些已經鎖單的客戶早日提車,以免節外生枝。
據悉,小米位于亦莊的工廠,年產能也就在15萬輛左右,如果按目前的訂單量就需要在5個月甚至更久才能完成交付,一旦在往后的幾個月內就出現更具性價比的對手,還真的不敢想,屆時小米SU7會面臨怎么的挑戰。
據我所知,同樣有著品牌光環的智界S7在4月又會再度上市,不管這款產品是否還有新鮮感,怕就怕華為也拿起價格屠刀砍向自己。而這樣的情況也不是沒出現過,蔚來ET5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話到這里,做個對比,距離小米SU7展臺5米就是極氪001的展臺,再往外50米的地方就是蔚來、小鵬的商場展廳,在一波又一波新人的到來后,從門庭若市走到門可羅雀,不過就經歷了差不多一年時間。
一邊,是小米銷售面對大量到客戶到店時顯露的疲憊,另一邊,是其他新勢力銷售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閑聊。可見,這個市場更新換代的速度有多快。
隨著熱度的褪去,擁有小米汽車的小米之家肯定也會歸于平靜。只求,在這以前,被消費者捧上天的小米SU7可以安穩走過這段交付之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481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