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由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組委會、中機國際和蓋世汽車聯合主辦的2024第四屆車身大會在北京盛大開幕。大會為期兩天,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汽車車身的輕量化、環保化和一體化發展是當前汽車產業革新的重要趨勢之一。這一趨勢的推動下,車身材料、結構以及制造工藝等方面呈現全方位升級迭代與技術創新,持續助力車企在新一輪的“價格戰”中降本增效、爭取優勢。而本土車身相關企業則憑借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供應鏈穩定等突出優勢,在產業革新浪潮中打破業務邊界、搶抓增長機遇。
現階段,汽車車身輕量化有哪些新技術、新趨勢?有哪些既輕量又具備高強度、高剛度、高耐撞性的新型車身材料?如何優化焊接、鉚接等連接工藝,確保車身部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和精度?對于不同材質和厚度的車身零部件,如何調整激光焊接工藝參數,以實現高質量的焊接?
為助力企業打破業務邊界、實現創新發展,蓋世汽車2024第四屆車身大會聚焦車身發展態勢,邀請來自主機廠、零部件供應企業的領軍人物,圍繞整車輕量化、汽車安全法規、車身結構設計、仿真技術工藝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共話行業發展的多種可能性。
本次大會感謝海克斯康、華菱安賽樂米塔爾、華安鋼寶利、吉文金屬科技、澳盛復合材料、蘇州弘能精密、廣東澳美高新等21家生態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歡迎致辭
今年北京車展主題是“新時代,新汽車”,在全球環境紛繁復雜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產業正昂首闊步邁入嶄新的時代。電動化、智能化等前沿技術相繼涌現,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在行業激烈的競爭態勢下,新業態、新玩法究竟應該是怎樣的?
蓋世汽車CEO周曉鶯坦言,如果我們僅將目光聚焦于價格本身的角逐,那么這條道路只會越走越窄,陷入惡性循環。必須從技術產品創新、提升運營水平等方面入手,全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這不僅是新時代、新汽車時代對每個企業的嚴峻考驗,更是我們共同面臨的課題和努力的方向。
周曉鶯還談到,只有更好地找到創新出路,更好地為消費者創造價值,幫助車企打造出真正受市場歡迎的好車,才能走出當前極卷的困境,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蓋世汽車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秉承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成就汽車人的使命,為汽車產業上下游提供各類專業信息服務。
周曉鶯 | 蓋世汽車CEO
2024中國乘用車市場與供應鏈變革展望
在價格戰持續升級的當下,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呈現哪些趨勢?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汽車輕量化的發展進程如何?汽車供應鏈生態有哪些新動向?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高級總監王顯斌結合相關研究數據作出分析。從宏觀角度來看,2024年中國國產乘用車市場將保持3.0%左右的增速發展,其中出口市場和以增程、插電混動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將依然保持高速增長。
同時,對于汽車輕量化趨勢,王顯斌表示,從我國輕量化實施路徑來看,目標到2030年整車質量較2015年減重35%,多種輕量化材料混合使用將是汽車減重增效的主流技術方案。從應用場景來看,車企普遍使用了前機艙+后地板壓鑄件,這在減少零部件和焊接點的同時可提升零部件物理性能,已有部分車企嘗試一體化壓鑄車身。
王顯斌 | 蓋世汽車研究院高級總監
汽車輕量化新技術現狀與趨勢
我國汽車產銷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穩居全球第一。 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教授劉波談到,未來汽車車身的制造工藝,第一是超大型一體壓鑄和CTB/CTC技術將帶來汽車設計與生產制造的革命;第二是數字化運營沖壓產線、焊裝產線,數字化模擬涂裝產線。
在眾多前沿技術中,Unboxed工藝是特斯拉的最新工藝。它將車輛零部件分為六個大模塊,每個模塊單獨生產,然后組裝成整車。這可以減少40%的制造人員,減少30%的制造空間和時間需求,并將總裝費用降低到Model 3或Model Y的一半,是行業內顛覆性的創新。劉波結合大量車企案例,圍繞行業現狀、高強鋼先進材料工藝、鋁合金先進材料工藝、車身的連接技術和車身新架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介紹。
劉波 |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車輛工程系教授
基于多安全評價體系的車身開發研討
基于“三目標”,一個車身結構需要滿足多重安全目標的適應性,同時還要滿足C-IASI/C-NCAP/Euro NCAP高速碰撞的需求。
基于此,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技術中心馬鋒提出車身結構的開發策略:首先,當各評價體系存在同類型工況,以碰撞條件更惡劣為先,重點開發及優化;其次,針對車身結構的開發,實現“剛柔并濟”,以及能量的合理吸能和傳遞是關鍵;最后,逐步覆蓋同類型工況,以實現多目標車身開發的整體達標。
馬鋒主要圍繞三目標(安全評價體系)、基于三目標的車身結構開發要求和開發策略、三目標各評價體系碰撞工況對車身的挑戰以及三目標各評價體系工況開發難點及策略進行了詳細分享。
馬鋒 |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技術中心
數字化技術賦能車身高效研發及智造
海克斯康是全球領先的數字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秉承“智慧引擎,共賦未來”的理念,聚焦“雙智戰略”,致力于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兩大領域的全球布局,推動實現數字化轉型,全球眾多高科技細分市場排名第一。
海克斯康汽車行業研究院副院長王展欣提到,海克斯康具備傳感器技術、軟件及數字化平臺技術賦能汽車行業,零部件的檢測效率提升了75%,在路上行駛的95%汽車使用了海克斯康的技術。海克斯康獨有的硬件和軟件組合提供汽車智造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助力汽車實現從概念到制造的數字化。在融合數字與現實方面,將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前所未有地結合在一起,實現實時、前后端洞察,利用硬件和軟件創建了數字與現實的實時閉環,超越數字孿生。
王展欣 | 海克斯康汽車行業研究院副院長
極氪001FR和一體化壓鑄車身
目前,大型一體化壓鑄零件的開發主要有兩種路徑:一是委托供應商開發制造,再由主機廠安裝;二是主機廠全棧自研,自主投資壓鑄車間。
極氪汽車車身及內外飾架構開發部長李天奇表示,極氪選擇的是后者,堅持全棧自研與自制,優化工藝,實現高效生產。極氪汽車深入研究了大型一體化壓鑄零件的膠注口位置,將其優化至中間,以減少投影面積和壓鑄噸位,避免資源的浪費。這工藝優化不僅縮短了沖填距離,還提升了遠端材料性能。極氪的壓鑄工廠采用智能化與數字化技術,實現自我檢測、分析、決策與調整,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這種智能化產線提高了生產效率30%,降低了廢品率20%,并實現了節能5%。
李天奇 | 極氪汽車 車身及內外飾架構開發部長
東風eπ007輕量化高性能車身
東風“量子架構”是全棧式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智能電動架構,是全數字化、高拓展性的機電一體化架構。
東風研發總院車身結構設計室經理康潔提到,這一架構具備無憂出行、無懼嚴寒、極致空間、極致節能、極致安全和不斷進化等六大優勢,可實現硬件層、軟件層、服務層、生態層四位一體,從而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全場景出行的解決方案。
此外,康潔談到東風奕派eπ01車身的極致安全、極致性能、極致輕量化和極致低碳等四大極致設計。整車安全性能設計涵蓋正面\側面\后面\車頂性能工況,實現C-NCAP五星,并實現保險指數乘員保護G水平;多材料混合應用白車身,利用超高強鋼/熱成型鋼、塑料復合材料和高強度擠壓鋁型材實現輕量化,同時單車制造階段碳排放234.7kgCO2/輛。
康潔 | 東風研發總院車身結構設計室經理
HFQ?技術在汽車尾門中的應用
吉文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姚長明談到,HFQ?尾門技術具有多重優勢。首先,對比鋼制尾門輕量化效果好,減重可達到35-55%。其次,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延長車身的使用壽命,減少維修和更換的成本;具有較高的強度和剛度,提高車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再者,設計自由度高,支持一體式內外板設計;環境友好,材料可回收,鋁合金回收利用率大于90%,鎂合金回收利用率大于98%。另外,鋁合金材料應用方案成熟,維修方案成熟;車門開關輕快性加強,開關門聲音也隨之減輕。
另外,混合材料應用將成為一種趨勢。混合材料尾門能利用每種材料的特點,在合適的位置選用合適的材料,發揮每一種材料的優點,使尾門的輕量化以及成本達到更優水平。
姚長明 | 吉文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碳纖維復合材料汽車零部件輕量化設計方向探討
鎮江澳盛輕量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是江蘇澳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鎮江澳盛輕量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張世偉表示,碳纖維的應用現狀主要聚焦于內外飾和結構件領域。內外飾方面發展成熟,尤其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國內應用迅速增長,其顯著優勢在于輕量化,且能滿足復雜造型需求,體現產品的高端化。后裝和改裝市場已相當成熟,前裝市場也在近年國內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初步估算已達數十億。
在結構件領域,碳纖維因其出色的輕量化效果、高強度和安全性而備受關注。盡管結構件的開發工藝已能實現大規模生產,滿足量產車需求,但其在市場上的應用仍相對較少,尤其在后裝和改裝市場,因涉及車身整體設計,應用更為有限。
隨著前裝市場的逐步提升,澳盛也在加大投入力度,已開發多款碳纖維產品,并成功應用于極氪007等車型。
張世偉 | 鎮江澳盛輕量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研發經理
Quintus Flexform技術助力汽車試制/小批量鈑金成型
Quintus Technologies是高壓技術的全球領導者,提供高壓系統的設計、制造、安裝和支持服務。
匡德機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亞太區銷售總監賀雷提到,Flexform的原理在于采用橡膠隔板替代傳統沖壓中的上模,通過高壓液壓油推動隔板,將板材推入下模型腔完成成型。下模設計靈活,可適應各種成型需求,因此只需一半模具即可完成成型,大幅降低模具成本。更重要的是,Flexform適用于復雜零件制造,通過柔性上模能夠深入模腔各個角落,實現一次成型,減少沖壓工序,節省時間。
賀雷表示,Flexform的高壓強具備諸多優勢。同時為確保安全,采用鋼絲纏繞結構,通過鋼帶將金屬銅體牢固固定,即使在高壓強下也能確保安全無虞。與傳統的沖壓技術相比,Flexform的液壓技術更為均勻,能夠在360度范圍內實現相同的壓強,確保零件各角度、各層面受力一致,從而提高零件成型的一致性和質量。
賀雷 | 匡德機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亞太區銷售總監
非金屬材料擁抱汽車未來
隨著自動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工業3.0的變革為汽車產品形態、出行模式、消費結構和運行方式均發生了深刻變革,與汽車相關的互聯、能源、通信、交通等領域形成了多元互聯的狀態。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信息物聯系統、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通信等新技術將深刻影響汽車工業的發展。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非金屬材料研究部高級主任李菁華坦言,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已進入持續創新階段,不再滿足于僅僅是制造汽車,而是要在全球汽車賽道上起到引領作用。綠色出行、人機交換、自動駕駛等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同時,隨著國家能源發展政策和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的提出,汽車產業正加速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在整個汽車制造變化的過程中,材料作為發展的基礎,將持續推動汽車產業的進步。
李菁華 |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高端汽車集成與控制全國重點實驗室非金屬材料研究部高級主任
至此,大會首日議程圓滿結束。明日將有更多重磅嘉賓齊聚一堂,圍繞汽車車身一體化工藝、零部件連接工藝等行業熱點帶來精彩演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2850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