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7月首周頭部品牌銷量環比暴跌
第一電動7月9日消息,2024年第27周(7.1-7.7)銷量排行榜發布。
由于6月最后一周沖量交付,7月第一周頭部品牌的銷量都出現大幅下滑,特斯拉,寶馬,奧迪表現最為明顯。特斯拉周銷量0.65萬輛,環比下降53.90%;寶馬銷量1.19萬輛,環比下滑51.63%;奧迪銷量1.08萬輛,環比下滑43.75%。
本土品牌也如此,只是幅度稍小。理想汽車周銷量0.80萬輛,環比下降38.46%;騰勢環比下滑41.38%;小鵬環比下滑41.93%;問界環比下降36.8%;深藍環比下滑30.61%;比亞迪環比下滑22.43%,蔚來環比下降22.06%。新勢力榜上,除了小米和智己,都出現了環比下滑。
新勢力銷量榜方面,理想汽車周銷量為0.80萬輛,連續11周獲中國市場新勢力銷量品牌第一。二、三位依然沒有變化,分別是問界(0.79萬輛),蔚來(0.53萬輛)。極氪(0.38萬輛)和零跑(0.38萬輛)位居第四和第五。第6到10位則分別是小米(0.37萬輛)、深藍(0.34萬輛)、小鵬(0.18萬輛),騰勢(0.17萬輛),智己(0.13萬輛)超過極狐再次上榜,這也是小米汽車單周銷量首次達到3500臺以上,環比增長15.6%。
在豪華品牌榜上,奔馳(1.31萬輛)超過寶馬成為第一,寶馬(1.19萬輛)、奧迪(1.08萬輛)分列二、三位。特斯拉從第四跌至第六,銷量僅為0.65萬輛。
在新能源品牌榜上,第一是比亞迪(5.88萬輛),依舊遙遙領先,第二到第六分別是理想,問界,埃安(0.68萬輛),五菱(0.67萬輛),特斯拉(0.65萬輛)。
▍蔚小理三家新勢力自研智駕芯片將流片,上車進入倒計時
7月9日,據36氪報道,蔚來汽車自研的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已經流片,目前正在測試。有知情人士透露。按照規劃,神璣9031將于2025年-季度首搭在蔚來旗艦轎車ET9上。同時,小鵬汽車自研的智駕芯片已經送去流片,預計8月回片。理想汽車的智駕芯片自研時間相對晚一些,其芯片項目代號“舒馬赫”也將于年內完成流片。
▍小鵬新車型將放棄激光雷達,轉而采用類似特斯拉的純視覺解決方案
7月9日,據CnEVPost報道,小鵬汽車將在第四季度推出一款內部代號為 F57 的新車型,該車型將放棄使用激光雷達。知情人士表示,該車型將不會使用任何激光雷達,智能駕駛系統將轉向類似特斯拉的純視覺解決方案。
小鵬汽車是全球第一家在量產汽車中安裝激光雷達的公司,因此計劃在即將推出的新車型中放棄激光雷達對于小鵬汽車來說是一個重大轉變。上月底,何小鵬在美國訪問期間體驗了特斯拉的FSD,稱贊其在硅谷和高速公路上的表現“極其出色”。
小鵬智駕路線轉向在X平臺上引發了討論,馬斯克也注意到了這條消息,他的回應是:…
▍極星汽車回應裁員傳言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網傳極星科技(中國)計劃在9月底前進一步裁員約30%,主要影響供應端員工。成都工廠已關停,生產轉移至重慶和吉利工廠,上海總部也將縮小辦公面積。對此,極星科技向媒體回應稱,上述信息均不屬實,而南京新總部確實在籌備中。極星科技表示,公司將于南京設立集研發中心、運營中心、采購中心、銷售中心、交付中心于一體的總部項目,新總部的籌備涉及組織架構調整,團隊遷移,及部分相關人員變動。同時,此次因南京新總部籌備發生的人事變動并不涉及極星成都工廠,極星成都工廠及供應鏈調整是此前企業布局規劃調整的一部分,已于去年完成。在中國市場,極星科技去年銷量僅為1100輛,與極星在國內的產能規模差異巨大;而今,極星汽車在國內進行一系列的運營改革,能否重振其品牌銷量,還需要市場給出答案。
▍純電續航901公里,嵐圖知音官圖發布
7月9日消息,嵐圖汽車公布了旗下全新純電 SUV—— 嵐圖知音的官圖,該車基于 ESSA 智能電動架構和 800V 碳化硅平臺,配備 5C 電芯超充技術,能夠實現最高 901 公里的續航里程。新車將于三季度正式發布,并計劃未來出口至海外市場。尺寸方面,嵐圖知音車長 4725 毫米,寬 1900 毫米,高 1636(1653)毫米,軸距為 2900 毫米,定位純電動中型 SUV。與之相比,嵐圖FREE的長寬高為4905mm、1950mm、1645mm,軸距2960mm。
嵐圖知音搭載了華為智能座艙和智駕系統,提供單電機與雙電機2種版本,續航里程在570km至901km之間,價格有望進入20-25萬之間。
▍寶駿云朵開啟OTA 3.0,推送城市記憶領航輔助
汽車之家7月9日報道,寶駿云朵正式開啟OTA 3.0推送,其中靈犀版車型推送了城市記憶領航功能。記憶領航輔助,具備不依賴高精地圖、無需等待開通城市的技術特性,只需一鍵學習,即可在城區主干路、高速路與快速路實現全場景點對點智能通勤,最多記憶10條路線,單條路線的距離最長可達100公里。而智能泊車功能可以手動選擇車頭/車尾泊入車位,更好適應停車場地實際情況。在高速領航上提升了駕駛平穩性、減速舒適性和下匝道通行的能力;智能行車輔助上的優化,讓云朵在大曲率急彎道盡量居中;記憶泊車的連貫性也將得到提升;新增的脫手檢測功能將可以選擇標準/舒適兩擋。
▌國內
▍北汽集團1-6月累計銷量突破77萬:自主品牌占比1/10
快科技7月9日消息,北汽集團2024年1至6月累計銷量達到77.1萬輛,6月單月銷量為14.8萬輛,環比增長11.44%。在這一總體銷量中,自主品牌共銷售7.3萬輛,而自主商用車銷量超過30萬輛。從品牌來看,極狐品牌上半年銷量達到1.8萬輛,同比增長110.24%,6月份單月銷量超過8000輛,同比激增314.77%。合資品牌方面,北京奔馳的累計產量已突破500萬輛,進入整車與發動機產量“雙500萬”的新時代,北京現代在上半年實現了10萬輛的銷量。
▍理想汽車:推出極端天氣用戶關懷計劃
金十數據7月9日訊,近期,全國多地出現強降雨、龍卷風等極端天氣情況。理想汽車(02015.HK)推出:“極端天氣用戶關懷計劃”,保障您的用車安全。對因極端天氣影響而造成用車不便的用戶們提供更多幫助。對于在極端天氣中車輛被保險公司判定全損的車主,若在2024年12月31日前復購理想汽車任一車型并完成交付,除享受當期銷售政策外,還可額外獲得5000元購車補貼。
▍賽力斯預計2024年半年度凈利潤13.9億元到17億元,扭虧為盈
7月9日,賽力斯公告,公司預計2024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639億元到660億元,同比上升479%~498%。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9億元到1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1.9億元到15億元。上半年公司超額完成倍增計劃,產品結構向上明顯,位列中國市場豪華品牌銷量第六名。
▍售17.99萬元起,全新一汽-大眾邁騰上市
7月9日,一汽-大眾全新邁騰正式上市,售價區間17.99-24.69萬元。全新邁騰外觀及內飾進行了重新設計,搭載大疆的智能駕駛方案和高通8155芯片,動力方面提供1.5T和2.0T高功率發動機供選擇。除了此次上市的B9邁騰之外,一汽-大眾還基于此前的B8邁騰推出了200萬輛眾享款,售價分別為17.49和20.69萬元,二者未來將同堂銷售,組成邁騰的整體產品陣容。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990mm/1854mm/1487mm,軸距2871mm。
▍大眾ID.UNYX與眾7月17日上市,展車現已到店
易車訊7月9日消息,我們從官方渠道獲悉,大眾ID.UNYX與眾將于7月17日迎來正式上市。新車是大眾汽車在華第三家合資公司大眾安徽的首款量產純電車型。目前,首批38家零售網點已開放先享體驗。外觀方面,新車整體采用更具表現力的設計語言,同時保留了大眾歷久彌新的設計特質。值得一提的是,從ID.與眾開始,大眾汽車未來在安徽推出的純電動車型將全部使用獨特的金色大眾標識。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63*1860*1610mm,軸距為2766mm。
▍華為李小龍不看好電動車換電模式:技術發展太快,兼容老電池是非常沉重的包袱
快科技7月9日消息,日前華為終端BG CTO李小龍談及“換電最終會代替超充”話題時表示:你如果有機會看到幾年前設計的能換電的電池和今天最新的電池厚度尺寸對比,可能會改變想法。現代技術發展太快,兼容以前的老電池是一個非常沉重的包袱。李小龍還表示,自己增程和純電同時在開,雖然增程車純電續航短,但有一箱油在那候補著,有充電機會就順便奶一口,不需要專門為充電浪費時間,車快沒電了也不會焦慮。開純電車的時候,續航低于150km時就開始焦慮,要想著未來幾天要去哪,今天要不要先把電充上。“增程車無論便宜多少錢我都不會把增程器卸下來的”,他說。
▍哪吒汽車累計出口量已超3.5萬臺
快科技7月9日消息,中國品牌在泰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尤為突出,前五名銷量中中國品牌占據霸榜地位,前十名中80%的銷量來自中國品牌。哪吒汽車作為出海新勢力的領軍企業,2024年1至5月累計銷量達到0.36萬輛,位居泰國新能源市場品牌第二,僅次于比亞迪。今年累計出口3.5萬輛,居新勢力品牌第一。
▍保時捷中國上半年交付29551輛,大跌超3成
快科技7月9日消息,保時捷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銷售業績。數據顯示,保時捷2024年上半年全球銷量155945輛,上年同期為167354輛,同比減少7%。分區域來看,保時捷只在歐洲本土市場取得了銷量增長的成績,除德國外的歐洲市場共交付38611輛,同比增長6%;而在德國市場,交付量達到了20811輛,同比增長22%。北美市場交付量為39,558輛,同比下降6%;海外新興市場交付量為27,414輛,與去年同期持平。不過,保時捷今年在中國市場卻遭遇了滑鐵盧,上半年交付了29551輛,同比大跌33%,不僅跌幅最大,還失去了保時捷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的地位。
▍高合汽車銷售公司經營異常
企查查App顯示,7月5日,高合(青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萊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高合(青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注冊資本20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為丁磊,由高合汽車關聯公司華人運通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傅盛:人工智能已經有明顯的泡沫特征,特斯拉明年落地一千臺擎天柱不太可能
鈦媒體App 7月9日消息,在2024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談人工智能當前的發展現狀時表示,人工智能這一波已經開始有越來越明顯的泡沫特征,但是泡沫不會影響人工智能的革命性意義,“就像2000年的互聯網,大家都很亢奮的時候肯定會迎來一波泡沫破滅潮,但正是在泡沫破滅潮以后,互聯網才真正的進入了千家萬戶。”剛剛過去的WAIC上,特斯拉宣布明年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將有超過1000個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對此,傅盛表示,“對人形機器人的不看好一定會被時間證明……(特斯拉)一千臺擎天柱,真正用起來,現在來講也不太可能。”
▍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項目預計今年9月份辦公區整體竣工交付
7月9日,據廣州發布消息,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項目預計今年9月份辦公區整體竣工交付,華為廣州研發中心(一期)項目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廣州的首個研發基地,項目占地面積約11.9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0.5萬平方米,包含8棟研發樓、1棟酒店、1座冷卻塔、門衛室及兩層地下室,建成后可容納約5000人研發辦公。該項目計劃從事智能汽車、云計算及物聯網等領域的研發,加速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在廣州各產業的應用,搶占兩化融合(即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5G等產業戰略高地,推動形成千億級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等未來產業集群,打造成為“雙區”建設、“雙城”聯動的示范項目。
▌國際
▍現代汽車被指控偽造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數據
蓋世汽車7月9日消息,據報道,多家現代汽車經銷商在芝加哥聯邦法院對這家韓國汽車巨頭提起了訴訟,指控其夸大電動汽車的銷量數據,并懲罰了那些不愿意參與這一騙局的特許經營門店。
7月5日,美國伊利諾伊州的Napleton Aurora Imports公司及其附屬特許經營店對現代汽車提起了訴訟,稱現代汽車美國公司(HMA)向經銷商施壓,要求他們濫用用于“代用”車輛的庫存代碼,以夸大銷量數字。訴訟稱,同意對車輛進行不當編碼的經銷商獲得了現代汽車的獎勵,包括批發和零售價格折扣,以及其他獎勵措施。7月8日,現代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不會姑息偽造銷售數據的行為,并已在接到指控后展開調查。
▍本田泰國一工廠將停產汽車,整合產能應對中國品牌沖擊
7 月 9 日消息,日本汽車制造商本田汽車周二宣布,計劃到 2025 年停止位于泰國阿瑜陀耶府的工廠的汽車生產,并將產能整合到其在巴真武里府的工廠。此舉凸顯了本田在東南亞市場面臨的嚴峻形勢,中國品牌正積極進軍泰國市場,搶占市場份額。本田發言人表示,公司計劃在阿瑜陀耶工廠停產汽車后,將其改造成零部件生產基地。該工廠始建于 1996 年,是本田在泰國僅有的兩家工廠之一。另一家位于巴真武里府的工廠建成于 2016 年,將負責全部的汽車生產。數據顯示,本田在泰國的汽車產量從 2019 年的 22.8 萬輛下降到 2023 年的不到 15 萬輛。本田在泰國的汽車銷量也一直低于10萬輛。該發言人同時表示,本田目前沒有在泰國進行新的投資計劃。
▍寶馬于德國獲準同一車型可同時配備L2+與L3智駕系統
快科技7月9日消息,近日,寶馬于德國獲準在同一車型同時配備L2+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與L3自動駕駛系統,成為全球首家在德國獲得此組合認證的企業,充分說明了寶馬在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這一整合了L2+與L3的智駕功能將于今年8月份推向德國市場,并率先搭載于新寶馬7系車型之上。中,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可在高速公路上且時速13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讓駕駛員長時間放松雙手,駕駛員僅需保持注意力在前方道路并隨時準備接管。在部分自動駕駛模式下,車輛還能在無需駕駛員重新接觸方向盤的情況下完成自主變道。L3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實現在高速公路擁堵中,時速6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允許駕駛員暫時脫離駕駛任務,將視線和注意力從道路上移開,進行如打電話、閱讀等車內活動,但需在車輛提示時快速重新接管車輛。
▍奔馳在德國開設研發中心 目標將電池成本降三成
汽車之家消息,7月9日,我們從官方獲悉,梅賽德斯-奔馳日前于德國斯圖加特總部舉行了電池研發和生產中心“梅賽德斯-奔馳 eCampus”的落成典禮。該中心擁有占地 1 萬平方米的工廠,計劃每年生產數萬個電芯,并于今年年底前開設一個電池測試和試驗中心。其目標是開發新型化學組合和優化制造工藝,并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將電池成本降低 30% 以上。該公司正在研究高能陽極和無鈷陰極的鋰離子電池以及固態技術,有望實現更多的能量存儲、更長的行駛里程和更快的充電速度。
▍SK On聯合Sakuu開發3D打印電動汽車固態鋰電池,稱稱可減少70%資源浪費
中關村在線7月9日消息,SK On與Sakuu(佐久公司)近日簽訂了一份聯合開發協議,共同致力于制造適用于汽車領域的固態鋰電池。這些電池將通過3D打印技術進行制造,而不再依賴于傳統的鋰離子電池。Sakuu公司提出的3D打印電池方案被認為能夠以自定義形狀和尺寸打印功能齊全的電池。由于相關打印過程僅使用精確數量的原料物質,這樣可以將資源浪費減少70%到90%。同時,所生產的電池據稱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并且更容易回收。當前 SK On 目前在美國佐治亞州經營兩家電動汽車電池工廠,該公司聲稱他們 Sakuu 合作將加強其在美國的電池生產計劃,進一步擴大美國東南部的業務。
▍惠譽:歐洲汽車制造商修訂后的電池計劃可能會抑制電動汽車的盈利能力
7月9日,惠譽發文稱,歐洲汽車制造商擴大電池產能的計劃已經被推遲或縮減,這可能會限制電動汽車(EV)盈利能力的中期增長,因為電池生產將繼續外包給第三方。另一方面,歐洲汽車制造商將限制資本密集型電池投資,從而平衡對信貸指標的影響,從而推動現金生成。然而,長期影響將取決于歐洲監管機構設定的脫碳政策目標。
繼2023年2季度以來電動汽車銷量放緩之后,歐洲汽車制造商重新調整了電氣化目標,并呼吁歐盟修訂現有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根據最新的需求預測,包括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在內的一些歐洲汽車制造商已縮減了對電池工廠的投資,減少了與電池制造商的合作計劃,或審查了工廠建設計劃。這甚至影響到電池供應鏈,化工企業放棄了向礦業和煉油業擴張的計劃。歐洲需要每年增加 360GWh-750GWh的電池制造產能(包括PC和LCV電池),才能在2035年實現碳中和。在最近的公告之后,2030年的估計產能約有一半處于危險之中。2023年該地區的電池生產能力為約160千兆瓦時,大多數工廠屬于亞洲電池制造商。
▍大眾汽車下調全年銷售運營回報率預期
格隆匯7月9日消息,德國大眾汽車修訂年度預期。預計運營結果的總體負擔將高達26億歐元。預計全年銷售的運營回報率(RoS)為6.5%-7.0%,公司原本預計7.0%-7.5%。公司董事會決心支持奧迪在布魯塞爾工廠重組,考慮提前結束該工廠奧迪Q8 e-tron的生產。其他關鍵業務保持不變。大眾汽車預計8月1日公布半年報,披露更詳細的財務細節。
▍遠景動力新建歐洲首座磷酸鐵鋰電池超級工廠
界面新聞消息,遠景動力計劃新建其歐洲首座磷酸鐵鋰電池生產基地。當地時間7月8日,遠景動力位于西班牙納瓦爾莫拉德拉馬塔市的電池超級工廠舉行開工儀式,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到場見證。這是遠景動力在英國桑德蘭和法國杜埃進行產能布局后,在歐洲建設的第三座超級工廠。西班牙工廠將研發制造最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預計2026年投產。遠景動力稱,屆時該工廠將成為歐洲首座磷酸鐵鋰電池超級工廠,但并未披露工廠的具體規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宇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3699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