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廣匯汽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20日至2024年7月17日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終止上市條件。公司于2024年8月21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監管決定書,上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上市。終止上市暨摘牌日為2024年8月28日。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券終止上市后,將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的退市板塊掛牌轉讓。
昔日的經銷商巨頭,也淪落到被迫退市的境地。
圖源:公告截圖
廣匯汽車是國內頭部汽車經銷商集團,從銷售大通、通用和日系“兩田”開始,到收購寶信汽車、尊榮、鵬峰等同行,再到進軍豪華品牌、汽車融資和二手車市場,憑借銷售品牌之多和涉及服務范圍之廣,廣匯汽車逐步成為業界龍頭。數據顯示,廣匯汽車經營著735家經銷網點,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1615萬基盤客戶。2023年,廣匯汽車依然保持著千億級別的營收規模,凈利潤達6.29億元。
在今年5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發布的“2024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廣匯汽車以1379.98億的營收規模位居榜單前列,以713,467輛的銷量居百強經銷商集團首位。而經銷商百強榜單自2009年起至今已經發布了15期,廣匯汽車連續第13年登上“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這足以說明廣匯汽車在行業內的地位。
即便是行業龍頭,也難免被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干擾。2024年一季度,廣匯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77.9億元,同比下降11.49%;歸母凈利潤7094萬元,同比下降86.61%。廣匯汽車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將出現虧損,預計虧損5.83億元~6.99億元。廣匯汽車表示,行業競爭格局加劇,各大車企為搶奪市場份額大打價格戰,使得公司新車銷售規模和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
從整個行業來看,經銷商的處境均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經銷商銷售完成情況分化得非常明顯,只有不足20%的經銷商完成了既定的銷售任務,超八成汽車經銷商未完成任務,這其中,甚至有13.5%的經銷商,任務完成率不到五成。
殘酷的銷量數據致使經銷商的盈利能力也在快速下降,數據顯示,上半年僅有27.3%的汽車經銷商實現盈利,這一數據在3年前超過了50%,而2023年,能夠實現盈利的汽車經銷商占到總數的37.6%,從這樣的走勢不難看出,經銷商的處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國內汽車市場加速向電動化轉型的背景下,汽車銷售也逐步呈現出兩種新業態,一是傳統的4S店模式,二是特斯拉引入的直營模式,這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
在傳統4S店模式時代,經銷商更多的是借用售后維保來獲取更多的利潤,但新能源車的售后利潤很低,難以支撐整個4S店的運營。并且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純燃油車的保有量正在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傳統4S店的盈利能力。
而直營模式對車企的現金流提出了極大的考驗,在行業競爭逐步加劇的情況下,騰勢、阿維塔都開始引入投資人,以此來降低整個銷售渠道的成本。
圖源:廣匯汽車
在行業變革的新形勢下,廣匯汽車也在積極求變,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網絡的發展建設,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廣匯汽車已經與賽力斯(AITO)、阿維塔、嵐圖、猛士、長城歐拉、哈弗新能源、小鵬、奇瑞ICAR、奇瑞星途星紀元、奇瑞風云、吉利銀河、長安深藍、路特斯等20多個主流新能源品牌建立了密切的聯系。截至2023年底,廣匯汽車已成功申請54家新能源門店授權,建成并投入運營26家,正在申請15家。
雖說廣匯汽車在積極擁抱新能源車型,但這并未助力其形成很好的盈利能力,再加上車市價格戰此起彼伏,經銷商哀鴻遍野的宏觀背景,令資本市場對廣匯汽車能否持續盈利產生了憂慮,進而形成了股價持續下跌,最終被迫退市的局面。
從廣匯汽車的狀態來看,經銷商叫苦并非他們不努力,而是激烈的價格戰已經損害了行業的生態,再加上燃油車市場份額下降,維保收入降低,新能源車利潤微薄等諸多因素,致使整個行業陷入了越發被動的境地。汽車銷售、維保等產業究竟要走向何方,是行業值得思考的難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4230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