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天津發布了”CATARC混合動力總成”和”三元材料動力鋰離子電池”兩個面向新能源汽車的新產品及其產業化項目。
據中汽研相關專家介紹,在國際混合動力汽車產品中,高電壓、高轉速、集成化、深度混聯是明顯的發展趨勢。多年來,缺乏性能優良的動力耦合執行機構及相應的控制技術,一直是困擾我國深度混聯混合動力汽車發展的技術瓶頸。為此,中汽研潛心研究八年,終于研制出雙行星排混合動力總成系列化產品————”CATARC混合動力總成”。該產品在成本、功率密度、電功率比、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與目前國內現有混合動力總成相比,在輕量化、高效化、集成化、節能化和實用化等五個方面具有優勢。
比如,在節能方面,”CATARC混合動力總成”應用于某SUV,按NEDC工況測量,城市工況下可節油40%、綜合工況下可節油28%;應用于某款12米公交車,可節油35%。在實用化方面,”CATARC混合動力總成”由于小而有勁,匹配12米公交車后,與國內現有”發電機+離合器+電動機”混聯結構比較,成本可下降8萬元左右。
另一款”三元材料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則是由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承擔的一個產業化項目。該公司是中汽研與日本知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企業————日本英耐時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企業。
該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具有如下特點:先進的材料體系、疊片式軟包裝工藝、安全性能高、循環性能好、比能量高、功率特性好、溫度特性優良、產品一致性好等。例如,該產品應用了特殊的隔膜材料,提高了隔膜的保液能力及孔隙率,減小了電池內阻,放電深度為80%的情況下進行測試,3000次循環后,容量仍能保持在85%以上。該產品重量比能量高達170瓦時/公斤,比磷酸鐵鋰電池高出30%以上,可以減輕整車重量,提高續駛里程。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表示,”CATARC混合動力總成”是基于國內的工業配套能力和加工水平設計出來的,所有部件均可在國內生產,比起國外著名品牌,產品加工更加容易,使用效果更好。
據悉,擁有知識產權的”CATARC混合動力總成”產品的總裝及核心零部件,將依據用戶需求的批量,由中汽研獨自或與中方企業合作或聯合戰略合作伙伴生產。而負責生產”三元材料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落戶于上海市嘉定工業區,占地3.5萬平方米,投資總額10億元人民幣,建成后將達到1億安時的產能。
( 編輯/劉文林 )
來源:汽車周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2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