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開幕。本屆論壇以“新變局 新挑戰 新思路——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 求索突破之道,緊密圍繞“十四五”規劃,把控宏觀產業形勢,解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動態。
其中,在8月14日下午舉辦的“‘十四五’時期中國主流汽車集團發展策略與展望”分論壇上,中國主流整車企業規劃負責人華山論劍,展望未來發展,明確核心任務,透視行業最新發展路徑。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各加主流車企對“十四五”都作出了怎樣的規劃。
(大會現場)
結合國內外的現有政治、經濟及疫情狀況,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振波首先對“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做出預判,他指出,“對于汽車行業未來“十四五”,我們的預測更悲觀一些,明年可能恢復增長率6點幾以上,隨后的增長是自增長的狀態。到2025年“十四五”整個期間沒有辦法恢復到“十三五”2017年最高峰的點。”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廖振波
在整體發展思路方面,北汽奉行著從“十三五”期間開始“高、新、特”以及雙輪驅動,“新”就是代表新技術的發展方向,“特”是特殊的差異化產品以及特種商業車為主的產品發展,以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純電動化汽車的發展組成的雙輪驅動。在整個“十四五”期間,在純電動汽車發展方向,會逐步實現全面過渡。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項興初對“十四五”的預期相較樂觀,預計“十四五”期間受全球經濟復蘇和國內經濟起穩回升影響,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新一輪穩定發展期,乘用車市場增量有望逐漸回暖,同時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優質產品的供給,將為市場恢復提供內生動力。
關于未來的發展方向,項興初指出,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過去十年時間江淮汽車基于九代技術四代產品的迭代,形成了先進的技術平臺,在電池的熱管理技術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未來將推出高續航、高性能、高質量的產品,在輕型商用車方面,持續提升產品的經濟性、可靠性、舒適性、輕量化,大力推動智能網聯等技術的搭載應用,并打造先進的電動物流專用車平臺。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及商業規劃部總經理柳長慶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管理及商業規劃部總經理柳長慶介紹到,今年面對新冠疫情的巨大沖擊,在汽車市場需求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全體一汽人迎難而上、砥礪奮進,1-7月累進銷售175萬輛,同比增長5.2%,率先實現了正增長,紅旗品牌更是逆勢增長108%。
關于中國一汽“十四五”的發展策略和布局,柳長慶表示,“我們董事長最近一次的對外談話當中已經講,今年紅旗達成20萬輛的銷量目標應該沒有太大懸念,明年本來定的目標是30萬輛,董事長已經開始謀劃明年紅旗要再翻一番,挑戰40萬輛。2025年原來是60萬輛,現在董事長提出挑戰80萬輛,2030就要向100萬輛進軍。解放現在的市場份額達到25%以上。所以這里面奔騰品牌的挑戰還是巨大的。”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松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松指出,“十四五”期間廣汽集團將繼續堅持自主創新和合作不動搖,通過創新變革強化全價值鏈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具體包括:一是強化技術研發體系,加快智能網聯技術開發,構建自駕技術、智聯終端等五大平臺,掌握人工智能、AI、5G、大數據信息安全、整車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力爭2023年實現自動識別的區域示范運營。二是以市場需求和用戶體驗為核心,2025年實現自主品牌全系列產品電氣化。三是創新發展移動出行。四是構筑整車板塊發展的核心零部件體系。五是提高商貿金融服務競爭優勢。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齊凱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齊凱在演講中談到,整車業務方面,預計到2025年末全集團產銷量達到195萬輛左右,其中包括140萬的乘用車和55萬的商用車,華晨寶馬100萬輛,華晨新日10萬輛,其它整車大概在10萬輛左右。
零部件業務方面,規劃在2025年,將總目標提高到350億以上,其中70%來自于華晨寶馬。關于其他的具體業務,未來還將圍繞汽車的技術路線,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方面開展各項工作。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文彬
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吳文彬介紹了金龍汽車未來的戰略布局。將積極擁抱新形勢、新機遇,全力打造五個升級,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
第一、圍繞產業將著力于智能駕駛、云平臺、智能終端、輕量化等技術的研究,提供路端、云端等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提供無人駕駛多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第二、產業鏈升級。加快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建設。第三、項目總規劃是5687畝,按照高質量、高標準進行建設,著力打造綠色化生產新標桿。第四、市場布局新升級。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布局,通過海外項目投資、建設、研發、體系、國際化等人才建設方式,實現中國出口從走出去向強起來轉變。第五、人才建設升級。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青峰
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青峰首先分享了對市場增長的分析理解,他認為整個“十四五”乘用車市場規模會是一個規模化的提升,政策的穩定以及新能源市場的需求會形成強烈推動,從而重新激活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能源的高速增長,未來消費信心和消費趨勢的內心構建,更多將從高端市場帶動。
關于未來“十四五”會怎么發展,汪青峰談到:“第一,比亞迪一直在做探索,概括來說用九個字概括“向新而行,強大中國車”,新能源發展道路依然是未來發展的核心目標,并將以新能源、新技術為主動趨勢進行發展。第二,強大中國車,包括三個關鍵面,分別是科技自信、品質自信,民族自信。”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唐騰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副總經理唐騰則分享了嵐圖戰略,嵐圖汽車是東風旗下的一個新發展戰略的種子,不僅僅是一個電動汽車,也不僅僅是一個高端品牌,更是東風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創舉。東風致力于將嵐圖打造成中國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領先者。
為實現這一目標,東風汽車集團制定了嵐圖未來3-5年的發展規劃。在產品規劃上,嵐圖將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精準布局,實現覆蓋轎車、SUV等跨界高性能車,從2021年起,每年將向市場投放不少于一款全新的新一代汽車。東風嵐圖定位是造車新勢力,既嵐圖既可以充分整合成熟車企的豐富造車經驗,又可以運用造車新勢力的靈活創新機制,探索一種成熟車企加造車新勢力的創新融合發展模式,建立更加高效、創新、務實、扁平化的管理應用模式。
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劃部總經理潘吉明
上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規劃部總經理潘吉明指出,從技術趨勢來看,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汽車不再是產品,而是承載服務的平臺,原本低頻迭代的產品正在催生出高頻迭代的技術生態,讓汽車走向摩爾定律的時代。
上汽“十四五”的總體思路是牢牢把握新四化的大方向,以自主品牌發展為龍頭,以重大創新成果持續快速落地為驅動,以數字化轉型為支撐,實現制造與服務并舉發展,著力打造一個品牌更有影響力、體系更具競爭力、體制機制更靈活的新上汽。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小軍
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小軍指出,“后疫情時代已經到來,我們一直認為,輕型商用車的市場規模是比較穩定的,一直維持在350-440萬左右,每年持平穩增長的態勢。最近幾年皮卡因為限行的解凍,所以年復合增長率也在提高。”
關于“十四五”戰略,未來江鈴汽車未來將著重打造以下幾大核心能力:市場和客戶洞察能力;技術產品研發迭代能力;敏捷的供應鏈和精益制造的能力;現代營銷和服務的能力;精細化成本的控制能力。”
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陳政
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陳政指出,長安自主品牌計劃在2025年實現9.7%的市場占有率。并將持續聚焦5000多萬的粉絲,聯手向用戶做出誠信五大承諾,以標準客戶服務體系和產品標準體系,打造更加優質的體驗,確保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同時,會繼續促進產品發展,在兩個月左右對外宣布,高端品牌長安、歐尚實現一些品牌向上,在此基礎上,將繼續推進產品力的提升,產品均價也希望能夠提升15%。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zhanhui/12319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