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題:
新能源全驅和四驅有什么區別?
網友回答:
天地過客1
在燃油車世界里四驅主要分為,全時四驅、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三種。全時四驅是指在行車過程中四驅始終介入工作,時刻為車身穩定和行車安全提供幫助,但這樣做會以明顯增加能耗為代價,多用于高性能運動車型。分時四驅是指當駕駛員認為必要是手動開啟的四驅模式,分時四驅一般分為兩檔,高速四驅擋和低速四驅擋,主要是為了應對惡劣地形、地貌。多在硬派越野車上使用。至于適時四驅,又稱“假四驅”,主要是城市SUV中應用的比較多,因為結構比較簡單,后驅一般僅能分到30%以下的動力,對于雨雪路面有所幫助,但效果非常有限。
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通常都是全驅,也就是全時四驅。電動汽車的四驅和傳統燃油汽車四結構大相徑庭。傳統燃油車只有一個動力源(一臺汽油發動機),發動機通過機械結構把動力施加在汽車的前軸或者后軸上,使得汽車的前輪或者后輪成為動力輪,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前驅車或者后驅車。要實現四驅,就需要再通過一個傳動軸把動力從主驅動輪傳遞到另一側沒有直接連接發動機的前軸或者后軸上,使得它們也能輸出動力。而電動汽車可以在前軸和后軸上分別布置一臺驅動電機,這樣就可以省去了結構復雜且需要占據一定底盤空間的轉動軸。
傳統燃油汽車四驅中最為復雜的結構是分動,分動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四驅的最終目的,把動力分配到路面附著力最好的車輪上,達到車子能繼續行駛的目的。
分動一方面是前后分動,普通燃油車因為是單一動力源,所以要設法把主動力輪軸的動力分配給非主動力輪軸,理想的結果就是可以在主動力輪軸完全沒有路面附著力的時候,將動力100%的分配給非主動力輪軸,使其運轉推動車輛前行。另一方面是左右分動,即在同軸的兩個車輪中,將動力進行分配。當一側車輪失去抓地力后,靠另一側車輪輸出的動力行駛。作為機械四驅車,要通過差速器、差速鎖等復雜的結構分析判斷出失去附著力的車輪并將其鎖住,以便將動力盡可能多的分配給有抓地力的車輪。這個過程從判斷到實施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電動汽車里的前后驅動電機沒有傳統軸相連接,因此前后輪動力輸出互不干擾,另外電動汽車都是所謂電子四驅,計算速度比傳統機械四驅快10倍。
當然和傳統 燃油車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全時四驅也會帶來能耗上的增加,因此同樣一款新能源汽車,裝備四驅續航里程通常比兩驅版短,例如榮威MARVEL X,四驅版續航里程370公里,而兩驅版則是403公里。
入相出將
Aion埃安LX定位中型SUV,基于廣汽新能源第2代純電平臺GEP打造,預售價格25-30萬元。新車車長4786mm,軸距2920mm,延續家族化設計基因,采用全鋁材質底盤、鋼鋁混合車身、鋁合金懸架連桿,采用“穿云箭”式豎列大燈+橫列尾燈,車頭LOGO下方配備前置廣角攝像頭、牌照下方配備毫米波雷達窗口,使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搭載寧德時代811三元鋰電池電池+永磁同步電動機,峰值扭矩350牛?米,電池組質保8年或15萬公里,官宣0-100km/h時間3.9秒。新車配備全車安全氣囊、胎壓顯示、后駐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自動駐車、陡坡緩降、全景天窗、電動記憶尾門、車頂行李架、無鑰匙啟動、無鑰匙進入、12.3寸液晶儀表盤、前排座椅電動調節+加熱、駕駛位座椅通風、12.3寸中控屏+GPS導航、語音識別、車聯網、OTA升級、LED自動組合大燈、32色氛圍燈、全車玻璃一鍵升降+防夾手、前排多層隔音玻璃、電動+記憶+折疊+下翻+自動防炫目后視鏡、感應雨刷、自動分區空調、PM2.5過濾等裝置。
解決各種電動汽車疑難雜癥,有問必答,歡迎評論留言吐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知識官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ask/1016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duoma@d1ev.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