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電混合混合動力汽車作為燃油車與電動車過渡的橋梁,既能滿足節能減排需求,亦可實現長途續航,可謂一箭雙雕。想要跟上大趨勢的潮流,當一名新能源車主,又擔心純電車型續航里程不夠,那插電混動車型就是目前非常理想的動力組合方式。這不,就是這樣一個選題思路吸引到一位車友進行深入交流,而它換車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于此,如何選擇緊湊型插電混動SUV<SUV,價格最好控制在20萬元內,則成為了他給我的一個考題,今天就為他從茫茫車海中挑選出幾款比較主流的自出品牌插電SUV來聊一聊。
補貼后售價:17.58-20.78萬元
推薦理由:純電續航60km/綜合油耗1.6L!能用電不用油
作為長安汽車SUV系列的支柱車型,CS75自2014年推出至今,累計銷量已經突破80多萬輛。隨著汽車排放法規的日漸嚴格,越來越多車企將目光轉向新能源行業,而CS75 PHEV插電混動車型為長安產品線注入了新鮮血液。
設計方面,長安CS75 PHEV并沒有采用全新CS75 PLUS那樣動感的身形以及更凌厲的設計角度,相反還是保留了老款硬朗穩重的造型,在中網以及進氣口處增加了藍色飾條進行點綴,搭配18英寸低風阻輪轂,可以一眼便知的新能源車型。同時,真雙排氣尾管、專屬尾標再次強化了新能源車的獨特身份,又將汽車打造回金屬朋克風的質感。整體尺寸為4650/1850/1705mm,軸距為2700mm。
來到車內,2020款最大的升級莫過于內飾配色,增加藍色、紫色兩種不同款式車型設計。綜合而言基礎的淺藍色比較耐看,搭配流線設計的仿木飾板,整體設計辨識度極高。
空間部分,歸功于2700mm軸距以及4650mm的車長,CS75 PHEV內部空間在同級別中都是比較出色的。后排地臺純平設計擁有兩拳的膝部空間以及一拳四指的頭部距離。雖然驅動電機被安放在車尾,但行李廂空間并沒有受到影響,后排座椅依舊可以4/6比例放倒,并且能與后備廂形成一個平面,空間實用性不錯。
配置方面,長安CS75 PHEV標配前排側氣囊、前/后排側氣簾、胎壓顯示、前后駐車雷達、倒車影像、車側盲區影像、定速巡航、自動駐車、電動天窗、車頂行李架、無鑰匙進入/啟動、遠程啟動、多功能真皮方向盤、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仿皮座椅、全LED大燈、自動頭燈、LED日行燈、車前霧燈等,而此次推薦車型為精英版,在標準配置上增加了主動剎車、自適應巡航、腰部支撐、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主駕駛座椅加熱/通風、老板鍵、7色氛圍燈、后視鏡倒車下翻、感應雨刷、車載空氣凈化器等配置。
最后便是動力方面,新車采用符合國VI標準的1.5T發動機+前70kW/后80kW驅動電機組成的混動系統,搭配容量為12.96kWh三元鋰電池電池組,純電續航為60km,綜合功率為346馬力,綜合扭矩為605牛·米,慢充時間為3.3小時。
補貼后售價:16.98-21.98萬元
推薦理由:百公里加速6.5秒!雙擎四驅技術加持
前幾天才剛剛作完宋Pro EV車型與Aion V車型的對比,而此次就重點介紹起了比亞迪宋 Pro DM車型。這也說明了比亞迪宋Pro新能源系列車型無論是純電還是插混都有很高的關注度。接下來我們就深入聊聊它。
設計方面,Dragon Face2.0龍顏設計加持。搭配全LED燈組,同時燈腔內三組造型神似龍的瞳孔的日行燈會由內而外逐一點亮,仿佛一只猛獸正從沉睡中蘇醒。
整體車身尺寸為4650/1860/1700mm,軸距為2712mm。結合下沉式的腰線設計,銳化了凌厲的角度,相對車身側面曲率顯得更加修長。
尾部貫穿式尾燈組設計,拉寬了整車的視覺效果,黑夜點亮可提升辨識度。
來到車內,最直觀的便是12.8英寸可旋轉的大尺寸中控屏,這種布局也成為家族化設計的一部分,簡約不失時尚。相比之下,宋Pro DM的用料給了我不少驚喜,整個中控臺基本是由軟質材料覆蓋,而且鍍鉻飾條的妝點也恰到好處。
其中,車內大量翻毛皮材質的加持也使車內高級感得到進一步提升。并且,車內擁有多達22處儲物空間以及520-1340L的行李廂空間,后排支持純平放倒,實現最大程度空間擴展。
實際乘坐感受方面,前/后排乘坐表現都表現的不錯。尤其是后排座椅以及座墊對腿部支撐到位,靠背可進行一定的角度調節,即使是長途出行久坐也不容易那么疲累。
接著我們來說說配置方面,此次推薦車型為四驅性能版豪華型。該車標配LED 自動大燈、LED 日間行車燈、貫穿式 LED 尾燈、流水式 LED 轉向燈、無鑰匙進入/啟動、電動調節外后視鏡、8 英寸星耀科技全液晶儀表、4G上網、遠程尋車、Auto Hold自動駐車、CCS定速巡航、全景天窗、主駕座椅8向電動調節、手機無線充電以及19英寸運動輪轂等配置。
動力方面,此次宋Pro DM車型推薦車型采用1.5T發動機+后置120kW驅動電機組成的混動系統,搭配容量為15.7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純電續航里程為81km,最大綜合功率為323馬力,峰值扭矩為525牛·米,百公里加速6.5秒。
同時,宋Pro DM四驅性能版,基于第三代雙模技術的P0+P4雙擎四驅動力架構,四驅性能版百公里油耗僅1.3L,降低用戶用車成本,用新能源的解決方式,滿足了消費者對于性能節能的雙追求。
廣汽傳祺GS4 新能源
補貼后售價:16.38-19.38萬元
推薦理由:GPMA架構打造!1.5T三缸米勒循環加持
此次推薦車型同樣不是全新車型,整車延續了上一代車型的設計,采用了“光影雕塑3.0”設計的傳祺GS4新能源,整體視覺相較于上一代車型要來得更加年輕,也更為動感。其中,鍍鉻亮條被替換成了黑色飾條,并添加了兩根代表其混動車型身份的藍色線條。更大面積的黑色部分也讓其顯得運動感更強。
燈組造型依舊保持為漂亮的“雙星巡航”大燈,內部造型精致,點亮后的效果也非常出眾。
車身側面,廣汽傳祺家族標志性的三腰線設計賦予了極強的俯沖感。后視鏡采用了雙色設計,造型圓潤簡潔,集成了LED轉向燈、電動調節/折疊、電加熱等功能。整車尺寸為4545/1856/1700mm,軸距為2680mm。
車尾部分設計與燃油版車型完全一致,而最大的變化在于品牌LOGO內部加入了藍色元素以及右下角帶有PHEV字樣。
來到車內,廣汽傳祺GS4 新能源內飾也繼續沿用了燃油版車型,這套內飾整體設計和做工用料看起來看是比較扎實,當然,最為吸引眼球的還是兩塊尺寸12.3英寸的液晶顯示屏。并且,車內大面積使用了軟性材質包裹,也讓質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此外,該車在科技化方面有一定提升,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提供語音控制導航、娛樂、車輛控制、系統控制等生態化服務。此外,廣汽傳祺GS4 PHEV中控區域依舊保留了大量物理按鍵,倒是多了些許層次感。
配置方面,此次推薦車型為傳祺GS4新能源的至尊版車型,配備了主/副駕駛安全氣囊、前/后排頭部氣簾、胎壓監測、制動力分配系統、剎車輔助系統、牽引力控制、后駐車雷達、360度全景影像、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上坡輔助、陡坡緩降、全景天窗、電動尾門、無鑰匙進入/啟動、遠程啟動功能、雙12.3英寸屏幕、自動頭燈、大燈延時關閉、LED日間行車燈。安全部分,集成了多項ADAS智駕輔助功能,包括:FCA前碰撞預警制動系統、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等。
空間部分,傳祺GS4新能源采用一體式座椅,但頭枕可以上下進行調節,座椅填充物軟硬也適中,提供了不錯的舒適性表現。同時依照本人175cm身高,頭部擁有兩拳頭部距離。后排頭部擁有一拳四指剩余空間,腿部剩余空間超過兩拳。
后排座椅及地臺平坦,座墊的長度和角度都也是剛好,靠背角度還能夠小幅度調節。
最后便是動力方面,傳祺GS4新能源采用帶有米勒循環的1.5T L3發動機+130kW的G-MC機電耦合系統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匹配容量為13kWh的三元鋰電池組,純電續航里程為61km,綜合油耗為1.3L/100km。
其中,G-MC就是將“油”和“電”兩種動力混合起來再根據不同工況分配動力的部件。G-MC結構簡單、緊湊,高效地將雙電機系統和傳動系統、離合器集成于一體,能夠實現A、B平臺的共同使用。同時,它具有純電模式、增程模式、混動模式和制動能量回收模式等四種動力模式。
編輯點評:
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產品開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今天推薦的三款車型在我看來是滿足的。同時,它們在配置、空間、動力方面的表現都各有所長。如果想要更加均衡的動力輸出,在保持油耗不變的狀態下,長安CS75 PHEV能夠輕松展現這方面應有的水平;想要更大的空間以及更遠的純電續航 宋Pro DM能夠充分滿足,百公里6.5秒的成績依然十分出色,即便放在同級2.0T的陣營也足夠出彩,加速依然是它的一大優勢。最后便是廣汽傳祺GS4新能源,基于GPMA打造的首款插電混動車型,新車可實現百公里綜合油耗1.3L,整體定位于更偏于家用的純電車型。取舍掉部分強悍的加速性能,弱化發動機對動力輸出的直接干擾,用電驅方式保證不同工況下的動力完善性。綜合來看,三款車型都有自己的優點以及擅長的領域,至于您怎么選,歡迎下方留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金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11886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