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都是新能源汽車的第一大消費市場,關鍵是得益于新能源車的政策扶持,對于車企和消費者都是利好。尤其是在疫情之后,雖然打亂了車企發布產品的節奏,但這對于車企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畢竟老話說的好,天時、地利、人和方能成事,這或許是奇瑞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而經過數十萬消費者票選而命名的奇瑞新能源純電中型SUV——螞蟻,能夠真正實現彎道超車嗎?我們接下來詳細的聊一聊。
何為“螞蟻”?名字接地氣好“養活”
其實。對于這款奇瑞新能源全新中型SUV—螞蟻,我是有疑問的,如果按照尚處于諜照期間的-eQ5或是代號S61的名字豈不是更好,至少在名字上不會那么過于“土氣”。但對于這款車的記憶點,似乎并沒有多少,這也讓我在收到實拍邀請時一度在想“螞蟻”究竟是哪款車?
而當我看見實車時,我覺得這個名字與這輛車的契合度還是很高的。官方稱是表達螞蟻雖小,卻擁有比自身更強大的力量,他們團結、奮進,更重要的是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不懈努力的精神。而作為奇瑞新能源“螞蟻家族”的第二款車型,不僅承接了“小螞蟻”的廣大受眾也為后續的“大螞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遞進作用。
但我覺得奇瑞新能源—螞蟻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好“養活”,比如“哈弗大狗”、“歐拉白貓、黑貓、好貓”等等等,哪一款不是博得的很多好感度,而螞蟻的定位亦是如此。
奇瑞新能源-螞蟻競爭力如何?
內飾部分,采用了類似于游艇檔桿的造型設計以及多種內飾顏色布局,結合大量木紋飾板以及啞光銀色飾條,提升了內飾的質感。整體車內布局更加年輕化。
并且,時下流行科技化配置,奇瑞新能源自然是少不了的,配有全新Pilot2.5自動駕駛平臺,實現 L2+級自動駕駛輔助,AEB主動剎車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LKA車道保持、ACC自適應巡航、APA自動泊車等近20項駕駛輔助功能。同時,奇瑞新能源螞蟻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510km定位為中型SUV,它的競爭力還是有的。
競品會是誰?直指造車“新勢力”?
但它的競爭對手又有哪些呢?當然是直指小鵬G3、威馬EX5這些國內造車新勢力,可想而知,奇瑞新能源螞蟻想要殺出重圍談何容易;很明顯奇瑞新能源作為傳統企業,螞蟻又是奇瑞新能源真正意義上的一款極具消費潛力的車型,但作為新能源車型首次進入到這個細分市場,品牌力還是稍顯吃虧的,但在產品力而言,實拍時簡單體驗了一下整車配置,大面積軟包材料的細致做工以及更為人性化的設置是與當下造車新勢力相區隔開來的。
同時,續航方面現在威馬EX5還是小鵬G3 NEDC續航方面都是520km,但價格方面17萬元起跳,還有消費者所反饋的續航不“實”等多種問題,我認為如果在定價方面能夠更具性價比,我想奇瑞新能源螞蟻的銷量和認可度將會有一個“質”的變化。
螞蟻的“核心”殺手锏有哪些?
說完奇瑞新能源的競品有哪些,我們探究下螞蟻真正的核心“殺手锏”是什么?在“新四化”浪潮下,奇瑞新能源在智能化技術上的打造是沒有問題的,配備奇瑞新能源Pilot2.5自動駕駛平臺,實現 L2+級自動駕駛輔助,但在當下新能源市場,專屬的造車平臺才是真正的“殺手锏”。
具體來說,專屬的造車平臺是能夠針對純電動車的特點來設計車身,從而在設計上控制整車質量分布,以實現前后配重比的平衡,最終讓車輛的操控性能指標得以提升。在NVH工程、碰撞安全設計、乘員艙空間布局等方面,同樣可根據純電動車的特點進行相應的優化來提升性能指標。這也是為什么消費者買車要認準純電專屬平臺的重要原因。
奇瑞新能源—螞蟻則正是基于奇瑞專屬LFS純電動車平臺升級之后的“綠色智慧模塊化平臺”誕生的首款車型。其中,LFS平臺架構純電平臺是通過采用比例高達93%航空級鋁合金材料和復雜斷面設計,輔以高強度鋼板B柱組成環狀路徑車身結構,車身減重的同時更加提升車輛剛性,盡可能的實現節能與安全的平衡。而在安全性方面,較之傳統汽車減少近40%的車體重量,從而用更少的電量獲得更高的續航;而全新的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在保留LFS平臺架構的優勢基礎上,將輕量化純鋁車身優勢更大的發揮出來,并將整車剛性進一步升級,同時也隨之提高整車操控性以及耐沖性。
綜合來看,奇瑞新能源—螞蟻的造車底蘊同樣充足,如果說LFS純電平臺完成了奇瑞新能源1.0時代的使命,那從LFS純電平臺到綠色智慧模塊化技術平臺的轉變,將會給未來產品帶來更多技術上的突破。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未來車型提供有力的保障;不過這些也同樣需要新車上市后得到消費者的有力驗證。
總結:其實奇瑞新能源—螞蟻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它擁有相比跨界車型更動感的身形,凌厲設計之中還有一些穩重,相較小鵬G3的浮夸造型,它更顯得符合年輕群體的口味。而且,在我們實拍期間就有很多游客問我這是什么牌子?對于他們來說,奇瑞能夠造出這樣有個性的車型有些驚訝,而且大家問我最多的問題—價格是多少?但我反問他們希望是多少時,他們的價格基本都在20萬元左右,顯然這個設計以及定位是成功的,接下來就要看看這款車的實際價格以及真實的動態水平了。如果您對我的看法有相同或不同意見,歡迎您在留言區踴躍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金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12411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