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零跑這個品牌,現在網絡上的聲音恐怕還是以嘲諷為主。在2017年,新勢力品牌零跑正式推出了首款車型——雙門跑車S01。在雙門跑車這個細分市場,中國品牌至今沒有成功的案例,而零跑S01(參數|詢價)無論是設計還是動力都不具備扭轉這種局面的實力,市場表現也證明了零跑S01是一款徹徹底底的失敗車型。和經濟上的損失相比,貿然做跑車對零跑品牌的傷害還要更大一些,因為這會被普遍認為是不懂汽車、不懂市場的表現。
偏見因產品而產生,也只能靠產品去解決。零跑的第二款車T03務實了很多,主攻10萬元以下的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銷量。現在,零跑的第三款車C11也已正式發布,并將在9月量產、四季度交付,它擁有極高的性價比,很可能成為扭轉零跑品牌形象的真香車型。
一、新能源身份報告
辣評:5秒破百、550km續航、價格不到20萬的中型SUV,還有誰?!
姓名:零跑C11(參數|詢價)
性別:純電動中型SUV
國籍:中國
出生日期:2020年12月28日公布售價,2021年四季度開始交付
屬性:零跑首款針對主流市場的車型
零跑汽車 零跑C11(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誕生至今一直被質疑所環繞,零跑面對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好在零跑把壓力轉化為了前進的動力。在新車C11上,所有人都能看到零跑的進步,S01就像個玩具,T03算是入了門,C11則是一款非常正經、非常成熟并且會被競爭對手認真看待的車型。根據之前公布的信息,零跑C11共有豪華版/尊享版/性能版三個型號,它們的補貼后售價分別是15.98萬元、17.98萬元、19.98萬元。
二、車型賣點
作為一個比較弱勢的品牌,零跑要想在主流市場站穩腳跟必須在保證綜合性能的基礎上擁有自己的長板,而零跑C11的長板就是超高的性價比。以補貼后售價19.98萬元的C11性能版車型為例,在動力方面,它的雙電機四驅系統性能強勁,百公里加速時間不到5秒;在續航方面,它的表現也不弱于競品,NEDC工況續航里程550km;在空間方面,2930mm的軸距賦予了它很強的實用性;在智能化方面,它搭載了高通驍龍8155智能座艙芯片和凌芯01 AI處理器芯片,擁有新一代智能語音交互以及22項ADAS駕駛輔助功能。以上每一點單拎出來都不會弱于同價位的競爭對手,這些優勢集合到一款車上,讓零跑C11擁有了明顯的性價比優勢。
不過,買車不可能全看數據和性價比,設計以及做工用料都是非常重要的。零跑C11在設計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它一改前作的廉價形象,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并且符合當下審美的設計語言。整車的線條圓潤、形面飽滿,最重要的前臉造型簡潔而不單調。零跑C11的外觀設計肯定不會拖后腿,在大部分消費者眼里應該是加分項。
零跑C11的車身尺寸為4750mm×1905mm×1650mm,軸距達到了2930mm,它是一款中型SUV車型。在15-20萬元細分市場,零跑C11的競爭對手大都是軸距2700mm-2800mm的緊湊型SUV,體型的優勢能夠讓它能夠贏得更多家庭用戶的青睞。
進入車內,零跑C11的內飾走的是簡潔科技范兒。它采用了時下流行的三聯屏設計,包括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12.8英寸中控觸摸大屏、10.25英寸的副駕駛觸控屏幕。在這三塊屏幕的背后,有目前最強大的智能座艙芯片高通驍龍8155作為支持,讓我們絲毫不必擔心應用的流暢度。車內各處采用了皮質、塑料飾板和復合材料等多種材質,座椅更采用了Nappa高級皮質和進口麂皮絨材質,用料和做工符合這個價位車型應有的水準。
三、動力與續航
前面說過零跑C11在動力和續航上有一定的優勢,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看。
通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入門的豪華版車型搭載單電機和較小的電池組,動力和續航中規中矩;中配的尊享版車型搭載單電機和大電池組,NEDC工況續航里程達到了600km,相比競品有一定的優勢;高配的性能版車型搭載雙電機和大電池組,雖然續航里程降至550km,但是動力提升明顯,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4.8秒,是20萬元以內加速最快的SUV。
難能可貴的是,零跑C11在看不見的地方也下足了功夫,它的底盤采用前雙叉臂加后五連桿獨立懸掛組合,為車輛的駕乘舒適性和行駛品質帶來保障。
四、競品分析
在目前的市場上,零跑C11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存在,沒有與它完全對標的車型,比較接近的是廣汽埃安Aion V(參數|詢價)。
AION V是一款以大空間為優勢的緊湊級SUV,補貼后售價為17.76-23.96萬元。它的車長為4586mm,軸距為2830mm,這兩項數據都小于零跑C11,但是它的車內空間很可能比零跑C11還要大。
另外,AION V在續航里程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中低配車型售價17.76-18.68萬元,NEDC工況續航里程500km;中高配車型售價19.96-23.96萬元,NEDC工況續航里程600km。
至于動力,依然是零跑C11的優勢項目,性能版車型的雙電機優勢在20萬以內是難逢對手的。AION V全系采用單電機,只有更高端的Aion LX(參數|詢價)才配備雙電機,但價格就要貴出不少了。
由于我們還沒開過零跑C11,所以只能對這兩款車進行紙面對比。大致看來,AION V和零跑C11都是比較適合家用的車型,前者有空間和品牌的優勢,后者則有更強的動力、更高的性價比。具體孰優孰劣,大家可以等零跑C11到店之后在進行比較。
五、一點感想
從零開始造車,需要多久才能成功?蔚來的第一款車ES8有不小的爭議,第二款車ES6就完全稱得上成功了;小鵬的第一款車G3沒有掀起多大的水花,但是第二款車P7讓它坐穩了新勢力頭部企業的位置;理想比較厲害,第一款量產車理想ONE(參數|詢價)就大獲成功,但是在這之前還有胎死腹中的SEV。這樣看來,獲得了最多投資、吸引了最多人才、掌握了最多輿論資源的“蔚小理”尚且需要兩款車型才能成功,二線新勢力恐怕要摸索更長時間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么多新勢力都倒掉了:第一款車賣不動就難以為繼了。
零跑的優勢在于有比較強的背景,母公司大華能夠為它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所以它對融資的依賴程度較小,也能夠承受初期的虧損。有了前兩款車的經驗和教訓,零跑現在對市場和產品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所以C11起碼在定位和設計上不會犯錯,這也是它有潛力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
編輯點評:在C11這款新車上,我們看到了零跑的蛻變,它已經從一個愣頭青成長為了一家真正的車企。不過,距離零跑C11的交付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零跑也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希望最終量產版車型的表現能夠不負大家的期待。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張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151011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