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電氣化浪潮,中國品牌迎來了歷史上的高光時刻,“彎道超車”從夢想變為現實。另一邊,海外品牌也沒有放棄努力,近年來積極推出新能源產品。其中,大眾無疑是最積極的一家,ID.家族產品線迅速鋪開,市場表現初見起色。在2021成都車展上,上汽大眾帶來了全新純電動車型——ID.3(參數|詢價)。上汽大眾ID.3(參數|詢價)能否突破重圍,在中國品牌主宰的20萬元以內純電市場站住腳跟?就讓我們請出國貨代表廣汽埃安AION Y,看看對壘結果如何。
作為緊湊型車,大眾ID.3是ID.家族定位最親民的車型。不同于ID.4和ID.6的雙車戰略,國產ID.3僅在上汽大眾投產。上汽大眾ID.3目前已啟動預售,并將于今年9月公布售價。雖然具體價格未知,但主力車型售價“1字頭”毫無懸念。廣汽埃安AION Y是一款跨界風格的緊湊型SUV,補貼后售價10.46-14.86萬元。
ID.3和AION Y隸屬于不同級別,車身形式、造型風格也不盡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不必然,兩部電動座駕都有著時尚屬性,售價也很可能呈現“雞頭鳳尾”的交叉局面。誰更適合你?就讓我們從外觀說起。
外觀部分,上汽大眾ID.3和廣汽埃安AION Y都算得上“時尚達人”,但設計手法截然不同。只要看上一眼ID.3,你就能感受到無限洋溢的熱情,這對于德系品牌十分罕見。AION Y延續了Aion V(參數|詢價)的機甲風格,造型見棱見角,相信不少斜桿青年會喜歡這種后現代主義設計。
內飾部分,上汽大眾ID.3(參數|詢價)和廣汽埃安AION Y求同存異。ID.3(參數|詢價)延續了大眾品牌一貫的務實取向,內飾設計簡約明了,只可惜用料不太符合身價。AION Y表里如一,內外設計都選擇了硬朗風格。同時,AION Y舒適性配置和多媒體配置豐富,體現出中國品牌“皮薄餡大”的特點。
本屆成都車展期間,不少同事近距離體驗了上汽大眾ID.3。新車的內飾設計理念備受認可,人機工程學設計也體現出大廠風范,只是“滿眼”硬塑料讓人略有微詞。在內飾用料和配置設定方面,廣汽埃安AION Y更懂國人需求,這是中國品牌的一貫強項。
外觀和內飾部分,上汽大眾ID.3(參數|詢價)和廣汽埃安AION Y分別走出了自己的路。兩款車雖然風格不同,但最終都呈現出時尚感和未來感。空間表現存在一定差異,AION Y憑借車身尺寸優勢小勝ID.3(參數|詢價),特別是頭部空間要寬敞一些。如果您的后排使用率較高,或許AION Y是更合適的選擇。ID.3坐姿更合理,座椅舒適性也經得起推敲。
編輯點評:國內純電動車市場呈現杠鈴型分布,入門和高端大放異彩,中檔區間(10-20萬元)則略顯暗淡。正因如此,車企們選擇了差異化競爭。你主打空間,我就強調駕控;你堆砌配置,我就突出設計。上汽大眾ID.3和廣汽埃安AION Y正是這樣一對“歡喜冤家”,二者各具優勢,誰也無法替代誰。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確自身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TA。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胡劭顏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155509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