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繼續爆發,涌現出多款年銷10萬輛以上的爆款車型,其中比亞迪宋、宏光MINIEV和特斯拉Model Y堪稱典型案例,其年度批發銷量分別達到47.9萬、40.5萬和31.5萬輛,從根本上撼動了年度中國汽車全量榜中燃油車穩固多年的優勢地位。
2023年度,隨著新車投放市場加速,各廠牌各顯其能,預計將會有更多的新能源車型邁入年銷10萬+門檻,一場大戲正在開場。
它們會是誰?第一電動編輯部為您認真梳理判斷,推出開年預測第一期: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爆款車型TOP25,為您的購買計劃提供參考。這25款車,是我們現在可以預測的2023年度批發銷量超過10萬臺的車型。
其中,爆款指數五顆星(年批發銷量過30萬臺)的車型有4款,爆款指數四顆星(年批發銷量過20萬臺)的車型有6款,爆款指數三顆星(年批發銷量過10萬臺)的車型有15款。
接下來,我們將為您詳細說明這25款車的推薦理由。由于篇幅較大,本期開年預測將分為六部分,在新春之際,順序為您呈現。
。
——? PART1 微型車 ?——
五菱宏光MINIEV(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萬8千8,宏光MINI開回家。”三年前,它隨著這句話橫空出世,震驚世界。
2022年度,它再度以超過40萬臺的銷量進入年度銷量榜前三,“國民代步神車”的形象深入人心。雖然市場中不斷涌現出仿照競品,但似乎沒有人能撼動它在微型車市場的王者地位。
這當然要歸功于它出色的產品力和性價比,也要歸功于五菱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更要歸功于產品和服務的良好口碑。
作為微型電動代步車的品類開創者,宏光MINIEV以極快的速度在擴張產品系列,三年時間里憑一己之力,搭建出一個相對完整的品類譜系。價格覆蓋了3萬到8萬區間,其敞篷版亮相后,更是受到萬千城市年輕人的熱烈追捧。
盡管如此,宏光MINIEV已經在2022年度遭遇了長安糯玉米的強力挑戰,2023年度,更加強悍的一個對手——比亞迪海鷗將加入戰局,與五菱繽果在宏光MINI頭頂展開戰爭,封死宏光MINI的向上擴展空間。
鑒于此,在微型車市場,宏光MINIEV遙遙領先、一家獨大的局面,在2023年度雖不至于顛覆,但長安糯玉米的進攻和海鷗的下壓,都會使它感到難受。我們預計,2023年度,宏光MINIEV能夠守住30萬臺以上的年銷量水平,但產品老化、平臺升級空間有限等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
五菱沒能在比亞迪、長安和吉利大舉進攻之前的2021-2022年,快速完成宏光MINI的產品平臺升級和市場網絡的全覆蓋,卻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做KIWI這樣的多元化產品,口惠而實不至,實在是一個嚴重失誤。
吉利熊貓mini(已上市)
爆款指數 ★★★
目前熊貓mini新春版已于去年12月底正式上市,售價為5.58萬元。這款車將是吉利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年度銷量擔當。
在同級市場中,熊貓mini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直流快充功能,在售價上也頗具競爭力。2023年,熊貓mini將有機會和長安糯玉米一樣,成為微型電動車市場中第二集團的代表車型,并有可能取得年銷10萬臺的成績。
熊貓mini采用了當前流行的小巧方正的造型設計,新車長寬高分別為3065/1522/1600(1610)mm,軸距為2015mm。車輛具備有手機互聯功能,還有手機App遠程控制功能。搭載了一臺30kW電動機,裝備由國軒高科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包。
熊貓mini擁有同級罕見的22kW直流快充功能,大約需半小時便可完成從30%到80%的充電,完全充滿需68分鐘。這使它有底氣對宏光MINI和長安Lumin說不。
長安Lumin(已上市)
爆款指數 ★★★
雖然長安Lumin(糯玉米)也是針對宏光MINIEV推出的代步小車,但它并沒有像有些競品那樣完全的照搬照抄,憑借著可愛Q萌的設計,和配置用料上的更加用心,將自己打造成為了一款“國民品質小車”,像是中控大屏、ABS+EBD、倒車影像等配置都沒有缺席,車輛售價區間為4.99-6.99萬元。
長安Lumin有三個版本,低配和中配都是30kW電機,高配是35kW電機,CLTC標準下,分別提供155km、210km和301km的續航里程。
2022年6月上市后迅速走紅,當年12月的銷量榜上,長安糯玉米交出了1.3萬輛的好成績,同級僅次于五菱宏光MINIEV。其造型、空間和做工,全面超越宏光MINI,我們預計,其2023年銷量很可能超過10萬臺。
奇瑞小螞蟻(已上市)
爆款指數 ★★★
盡管已經上市五年,但奇瑞小螞蟻在2022年仍收獲了接近10萬臺的銷量成績,比2021年12月上市的自家兄弟QQ冰淇淋多了1萬多臺。反映出這款車優良的口碑和性價比。
小螞蟻的優勢在于擁有快充能力、更長的續航和更高的安全性。車輛采用了小巧精致的設計風格,雖然也是2+2的布局,但車內空間表現不錯,另外也具備優秀的影音娛樂及語音交互能力。
在產品上市之初,小螞蟻就與宏光MINIEV一類的代步車有著明顯的差異化,其實算是很早一批的品質代步小車,有些類似當年的Smart for two能夠在滿足代步通勤的同時具備更高的品質感。
上市后歷時五年而不衰,體現出奇瑞新能源的產品設計理念超前性和品控能力。我們預計2023年小螞蟻還能夠收獲10萬臺左右的銷量,但2024年將進入其產品生命周期的尾聲。
——? PART2 小型車 ?——
比亞迪海鷗(4月上市)
爆款指數 ★★★★★
這是一款雖未上市,但網絡熱度極高的明星車型。
在海豚因大受歡迎,價格越級而上,進入緊湊型(A級)市場競爭區間后,比亞迪需要一款新的產品,在小型車(A0級)市場壓陣,阻擊五菱和哪吒的上攻。
海鷗并沒有采用海洋系列較為圓潤的設計語言,而是將外觀打造的更具棱角。新車長寬高分別為3780/1715/1540mm,軸距為2500mm。內飾則會延續海洋網的設計風格,采用大量曲線搭配中央觸控屏。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的申報信息中,還能發現海鷗Q和海鷗MINI,預計將會提供多種款式供消費者選擇。動力方面,海鷗將會搭載最大功率為55kw的驅動電機,續航里程或超過300公里,支持快充。
海鷗預計于2023年4月上市,將成為比亞迪占領8到10萬元市場的利器。
鑒于其優異的性價比、海洋網的密度以及比亞迪品牌的影響力,這款車在拉滿產能后,預計將成為比亞迪宋PLUS、特斯拉Model Y和五菱宏光MINI之后,第四款月銷過4萬的爆款神車。其年度銷量將有可能突破30萬臺。
五菱繽果(3月上市)
爆款指數 ★★★★
在“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思想指引下,五菱繽果就要來了。
這款車抹去了宏光MINIEV沒有快充、乘坐空間狹小、速度和續航有限等特點——這些特點把宏光MINIEV限制在中小型城市。五菱繽果將以更高的駕駛品質、更大的空間、更長的續航以及更優良的外觀內飾水平,于2023年3月上市,幫助五菱電動車進入到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
五菱繽果可以選擇30kW與50kW兩種不同的電驅系統,提供200+km以及300+km兩種不同的續航里程,其加速能力和駕駛品質將達到和比亞迪海鷗同級水平。
我們預計它的售價會在8-10萬元之間,與比亞迪海鷗持平。憑借著五菱多年積累的良好口碑,超高的產品性價比,以及強大的生產制造及分銷能力,繽果有可能在上市第一年就實現年銷20萬臺,與宏光MINIEV兄弟聯手,構筑起五菱汽車在10萬元以下電動車市場中的護城河,應對比亞迪海鷗的強力進攻。
哪吒V(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0年11月哪吒V上市時,沒有人意識到,它正在開創一個新的品類:A0級智能電動SUV。在它之前,北汽EC180和歐拉黑貓已經初步驗證了市場需求,但并沒有打出完整的品類標簽。
所以,當主打潮玩科技、提供401km長續航和301km標準續航兩種版本的哪吒V上市時,以遠超歐拉黑貓的空間和智能配置水平,標出5.99-7.59萬元的價格,可以想象,給市場帶來了怎樣的震動。
2021年,哪吒V迅速崛起,成為哪吒汽車逆天改命的頭號功臣。2022年初歐拉黑貓的突然停產,留給哪吒V巨大的市場空隙,使它在6到10萬區間純電動市場,幾乎處于獨享狀態。借這個機會,哪吒V相對從容地推出了系列產品,把主力產品價格提升到8到12萬區間,并以逼近10萬臺的年銷量穩居細分市場第一。
造型舒展、空間大、續航長、智能配置高,這些組合構成的超高性價比,是哪吒V的核心競爭力。
2023年度,它將面臨誕生后第一次真正的挑戰:海鷗和繽果來了。這兩大強勁對手,將與哪吒V展開激烈競爭,并有可能把A0級純電動的核心價格帶,重新打回到7-9萬元區間,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福利。
我們預測,A00和A0級電動車市場,將在2023年度因為競爭水平提升和宏觀環境影響,保持快速增長。而哪吒V則會以更進取的姿態應對挑戰,并收獲10萬臺以上的銷量。
——? PART3 緊湊型車 ?——
歷來得中原者得天下,A級市場(緊湊型車)就是車市的中原地帶,規模最大、競爭最激烈。經過2021、2022兩年狂飆突進的發展,這個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呈現出清晰的特征。同時也預示著,更大的風暴即將到來。
比亞迪宋(已上市)
爆款指數 ★★★★★
沒有人能想到,比亞迪宋會在一年內把哈弗H6趕下王座,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全量車型銷量榜冠軍。2022年內發生的這一幕,不由得讓人感嘆:滄海桑田。
其實,比亞迪宋是一個家族,包括了宋PLUS、宋Pro、宋MAX、宋DM四個車系。但哈弗H6也有多個型號,被宋閃電般擊敗,不是H6本身的問題,是時代的問題。
據乘聯會數據,宋家族2022年度批發量達到令人瞠目的47.9萬臺,其核心主力車系是宋PLUS,年度銷量超過30萬臺。在15.48-21.88萬的價格區間里,如果想要挑選一款家用SUV車型的話,相信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會將比亞迪宋PLUS列入自己的購車清單中。
這款車能滿足絕大多數中產家庭的絕大多數場景需求:既可以家人市內通勤,也可以遠途自駕。造型舒展大方,能掛綠牌,有面子;空間大、省油、皮實,有里子。
經過時間驗證的DM-i超級混動+大容量刀片電池,是比亞迪贏得中產家庭消費者心智的核心法寶,也是宋PLUS攻城略地的超級大殺器。2022年超過30萬臺的銷量,進一步幫助它獲得了廣泛的口碑,有助于它把虎視眈眈的吉利、長城、長安等競品車型甩在身后。
2023年,我們暫時還看不到同級市場哪款車有絕對的實力去挑戰它的領跑地位,因此,預測宋PLUS仍然會維持30萬臺的銷量。但如果Model Y進一步降價,并且推出新款車型,勢必會迫使B級SUV跟進降價,宋PLUS將面臨激烈的攻防戰。
比亞迪秦PLUS (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1年中,我們曾經認為秦PLUS會在2022年超越日產軒逸登頂中國車市冠軍,彼時,秦PLUS已經顯示出快速增長的勢頭。但沒想到最后是宋PLUS登頂。
作為比亞迪最早布局在A級市場的戰略車型,秦系誕生至今已有近10年之久,期間經過多次升級換代,到秦PLUS這一代,終于成了氣候。
售價覆蓋11.38-16.58萬區間,秦PLUS包含EV和DM-i兩個系列,2022年都收獲了超過10萬臺的銷量,總量達到了30萬輛。其純電版和插電版平衡得很好,不像宋家族那樣,非常明顯的插電獨大,顯示A級轎車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市內出行;而A級SUV的場景,則要兼顧短途和中長途。
2023年,比亞迪將會對秦PLUS車型進一步升級,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65/1837/1495mm,軸距為2718mm。在新款秦PLUS車型上,多功能方向盤前方的全液晶儀表盤在尺寸上將會升級成為8.8英寸,車機也升級為最新的DiLink4.0系統,120km的旗艦車型還增加了座椅加熱功能。
和宋PLUS一樣,秦PLUS獲得消費者認可的表層理由,仍然是造型舒展大方,能掛綠牌,有面子;空間大、省油、皮實,有里子。而其內在理由也一樣:他們更愿意相信比亞迪的DM-i超混系統和刀片電池。
同樣,在A級市場,我們暫時也沒看到哪款車有絕對實力挑戰秦PLUS。但考慮到Model 3所掀起的價格戰,正在帶動一批B級電動轎車價格下探,進入到A級價格段,分走部分客源。因此預測,2023年度,秦PLUS(EV+DM-i)銷量將略有收縮,大概率可以守住20萬臺的年銷量。
比亞迪海豚(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1年11月上市時,海豚報價9.38-12.18萬元;去年底2023款上市時,報價已經到了11.68-13.68萬元。一年時間里價格上漲了1.3萬-1.5萬元,但并未阻礙它成為大熱車型,烈火烹油、量價齊飛。
比亞迪原本想讓海豚參與A0級市場(小型車)的競爭,但由于其強大的品牌勢能和性價比,使得海豚事實上脫離了A0級價格段,來到了A級(緊湊級)價格段,和比亞迪元PLUS、秦Pro、秦PLUS、宋PLUS一起,密不透風般占滿了10到20萬區間的每一個細分市場。一戰定中原,2022年比亞迪做到了,干的漂亮!
海洋家族的設計語言為海豚增色不少,內飾無論是做工還是配置的豐富程度都堪稱同級標桿,動力充足,空間寬敞,車機系統也足夠靈活開放。小身材、大容量、高配置,關鍵是價格,在A級市場就是全國最低,沒有之一。
2022年度銷量20.5萬臺的成績,是A級市場增速最快的車型,越級而出的海豚一下子就成了電動車中的“飛度”,消費者口碑極好。2023年度,我們預計海豚很有可能延續出色的表現,達到年銷20萬臺的水平。
比亞迪元PLUS(已上市)
爆款指數 ★★★
比亞迪元也是一款歷史頗久的產品,誕生于2016年,最初的定位是A0級電動SUV。其后經過多次升級換代,改型到元PLUS后,進入到A級市場,定價13.98萬到16.78萬元,和宋PLUS形成高低搭配。
元PLUS同樣在2022年收獲了不錯的成績,上市10個月,全年總銷量達到了16萬臺。在這個價格區間里,它的產品力非常均衡,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內飾做工都堪稱優秀,Dilink 4.0系統也非常流暢。
但由于比亞迪在A級市場的布局過于縝密,海豚的越級而上,讓元PLUS略顯尷尬。考慮到整個A級市場將會因激烈競爭而下移價格中樞,元PLUS有可能被自家兄弟擠壓。因此預測,2023年度,元PLUS大概率會守住10萬臺以上的銷量,突破20萬臺難度較大,除非大幅降價——但那樣又會擠壓海豚、海鷗的空間。也許,盡快出海,尋求新的增長點,是比亞迪的另外一個戰略性課題。
AION Y(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1年4月AION Y的上市,是埃安品牌的里程碑。在此之前,由于AION S被廣泛用于網約車市場,埃安品牌被指“缺乏C端基因”,讓埃安管理團隊很不服氣,決心用一款強有力的產品,扭轉市場的看法。
AION Y就是這樣一款產品:超大且豐富多變的空間,新潮的造型,加上高水平的智能化配置,定價10萬起步,創造了當時A級純電市場的價格新標尺。
這款車從上市之前的產品定義,到其后兩年里的運營和服務,始終聚焦于年輕新潮群體,最終取得了突破:2022年,AION Y收獲了年銷近10萬臺的好成績,進入同級車型第一集團。并且是目前A級市場中,靠零售起家,唯一能和比亞迪家族抗衡的車型。
目前有AION Y和AION Y Plus兩款車型可選,CLTC工況續航為510公里以及610公里,售價區間為13.76-20.26萬元,比最初的定價區間高了3-5萬元,兩年時間里,產品定位和定價都發生了相當大的跨越。
在年輕人眼里,顏值高、空間大、高智能,是這款車的主要賣點。盡管很多大叔大嬸覺得它造型怪異,但架不住年輕人就是喜歡。在競爭更加激烈的2023年,我們預計AION Y的售價會適當下探,并將保持10萬臺左右的年銷量。
前文說到,得中原者得天下。看完本部分內容,您會發現,比亞迪在5款A級爆款車型中,獨占4款,且銷量遙遙領先,說明它成功地抓住了過去兩年市場爆發的機會,在眾多競爭對手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以閃電般的速度雙網(王朝+海洋)齊下,快速奪得了緊湊型車(A級)市場的絕對優勢地位。2022年度,這個市場為比亞迪貢獻了超過100萬臺的銷量,占到它年度總銷量的近三分之二。
但這一市場實在太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意味著,針對A級市場的激烈戰爭,將以更高的水平發生。這場風暴,正在來臨,我們將和您一起見證。
——? PART4 中型車 ?——
在PART4和PART5中,您將看到,造車新勢力在汽車市場的中高端區域發起的革命,已逐步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并正以這些根據地為依托,快速拓展其業務版圖。在它們日趨活躍的市場里,以BBA為代表的傳統中高端品牌,迄今仍蹤影全無。這種顯而易見的“時空錯位”,令人錯愕。
特斯拉Model Y(已上市)
爆款指數 ★★★★★
Model Y在2022年創造了多項銷售記錄:中國市場第二(31.6萬輛),美國市場第一(25.2萬輛),歐洲市場第一(14萬輛),在亞太、澳洲及南美市場,同樣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是一款名副其實的“全球車”。
相比于2017年上市的Model 3,Model Y有相同的底盤、相同的自動駕駛輔助,更大的空間、更強的驅動系統、更好的NVH表現。最關鍵的是,Model Y 2020年秋在美上市,迄今不過3年,“車齡”比Model 3短很多。這一切都使它更受歡迎。
2022年度,在中國的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Model Y都是銷量冠軍。2023年,它正在變得更有攻擊性:1月6日大幅降價后,Model Y后驅版/長續航版/高性能版分別降至 25.99/30.99/35.99萬元,均刷新歷史最低價。
很多人評論說這是因為訂單不足,這的確不假,但他們忽視了另外三個重要的變量:1、特斯拉上海工廠Model Y /3兩條線擴產均已完成,合并月產能達到10萬輛;2、一體化壓鑄工藝年內導入國產,Model Y前地板將變得如后地板一樣平整簡潔;3、4680電池將導入國產。馬斯克去年Q3曾說: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藝后,特斯拉整車生產成本將再下降54%。
把這三條和降價聯系起來看,就會發現,2023年的特斯拉,將以更大的產能、更先進的工藝、更低的成本,來實現更低的價格,以掌控市場的主導權。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高效的組織管理能力,本土品牌尚無人可與正面抗衡,這使它可以繼續遵循成本-利潤的平衡模型定價。
也就是說,如果需要,Model Y可以再度掀起價格戰,直到訂單足以支撐其產能釋放。在保持一定出口量的情況下,我們預計,Model Y在2023年度將有可能達到國內月銷4萬輛左右的水平,全年銷量逼近50萬輛。并有極大可能超越比亞迪宋PLUS、宏光MINI和日產軒逸,成為中國市場2023年度全量車型榜冠軍。
特斯拉Model 3(已上市、年內改款)
爆款指數 ★★★★
在光芒萬丈的四弟Model Y面前,曾經呼風喚雨的三哥Model 3,如今似乎正在變得落寞:2022年,它在國內的銷量不增反降,從2021年度的15萬輛跌至12.5萬輛。就在三年前,它剛在國內量產時,曾被稱為“堪比IPhone 4”的劃時代產品,上市當年(2020)就以年銷13.8萬輛的成績登頂當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榜冠軍。
從歷史地位看,Model 3肯定比Model Y強,但消費者不管這個。他們關心的問題是:車型首發至今已經6年,什么時候改款?
答案是:就在2023年,并且,首先在中國上市。據海外博主曝光的諜照,新款Model 3大燈的頂部似乎新增了攝像頭,對于采用“純視覺方案”的特斯拉來說,新增攝像頭將進一步提升車輛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更有吸引力的傳言是,改款Model 3可能會采用Model S Plaid同款的17英寸中控屏,并可選裝Yoke方向盤。改款后,它的內飾可能會變成這樣:
1月6日降價后,Model 3 標準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價格分別為22.99萬元和 32.99萬元,同樣刷新歷史最低價,據說有效促進了訂單數量的快速提升。改款預計將于2023年秋季上市,這將更有效地刺激其銷量重回增長。
相比于Model Y的“四拳組合”,Model 3在2023年度將實施“五拳組合”進攻策略:新款+更大產能+更先進工藝+更低成本+更低價格。其目標不是單純攻擊某個競品,而是擴大基盤,向更多的消費者提供產品。我們預計,在保證其出口的情況下,2023年Model 3將達到國內月銷2萬輛左右的水平,年度銷量超過20萬輛。2024年德國工廠產能拉起后,國產Model 3不必再大量出口,其年銷量會上攻40萬輛水平。
比亞迪海豹(已上市)
爆款指數 ★★★★
在比亞迪所有已上市車型中,海豹是最漂亮一款,沒有之一。如果你有機會站在它的身邊,相信你也有這樣的感觸:驚艷。
沒錯,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海豹的外觀內飾比Model 3好看,這是在2022年取得成功的關鍵原因:它就是為PK Model 3而生的。當然,它還有其他的優勢:配置更豐富、座椅更舒服、價格低5萬(上市定價20.98-28.68萬元),比亞迪稱它是“e平臺3.0技術的集大成之作”。去年11、12月,海豹連續銷量過1.5萬臺,成功超越了Model 3。看起來,王傳福吹過的牛實現了。
但2023年元旦剛過,特斯拉大舉降價。海豹和Model 3的價格差一下子縮小到2萬——這時候年輕人會怎么選?一月銷量數據,很快會給出答案。
我們判斷,Model 3的“五拳組合”,特別是改款的推出,將給海豹帶來巨大壓力,迫使它價格下探,進入20萬以內,客觀上幫助它擴大銷售基盤。預計2023年度,海豹將銷售20萬臺以上,緊追Model 3(預計2023年度,Model 3將繼續輸送歐洲市場,出口量將超過20萬臺)。
與之相伴的結果是:
1、B級(中型車)所有競品,包括小鵬P7(2023款)、零跑C01、深藍SL03,甚至C級(中大型)相關競品,包括哪吒S、比亞迪漢,都將跟隨降價,并因此收獲不錯的訂單;
2、A級(緊湊型)所有車型,將因此承壓。受影響最大的,正是比亞迪,因為它已在A級市場占據統治地位(詳情見上集)。
這就是所謂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但無論如何,通過這場戰爭,海豹將咬住Model 3并站穩B級轎車老二的位置,對比亞迪來說,意義堪稱重大。
長安深藍SL03(已上市)
爆款指數 ★★★
這是海豹之后,又一款致敬Model 3的誠意之作。開過深藍SL03的人,一定會驚訝地發現:這款車的駕駛體驗,怎么和Model 3那么像?加速、制動、轉向、過彎,迅猛而精準,令人心潮澎湃。
和海豹相比,SL03的造型更銳利,內飾更簡約、科技范兒,很像Model 3。這三款車,都主打喜愛運動的年輕群體。
不同的是,SL03同時有純電和增程兩個系列,可以滿足市內交通和中長途出行多個場景的需求。深藍團隊把增程版做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你開起來幾乎聽不到發動機的噪音,甚至感受不到震動。其駕駛體驗和純電版幾乎沒有區別,但卻可以跑1200km。
當長安深藍把SL03售價定在17.19-22.19萬元區間時,大家就明白:長安準備大干一場了。即使Model 3大降價之后,SL03的起步價仍比它低5萬!但其空間更大,配置更高更豐富,續航更長,駕駛體驗不輸給Model 3——你還想要什么?
去年夏天上市后,盡管遭遇疫情管控,SL03還是頑強地把12月交付量沖到了1.1萬臺。本來,這個產品天時俱備:強大產品力+強大制造能力+強大銷售網絡,理應在2023年度沖擊20萬臺以上銷量,進入Model 3和海豹組成的B級轎車市場第一集團。
但好看的孩子誰都想抱,長安集團內部關心深藍的人和機構太多,導致決策緩慢、朝令夕改。戰機稍縱即逝,七大姑八大姨都抱一圈,很多事就涼了。這種局面如不改變,我們只能遺憾地預判:2023年度,SL03銷量將超過10萬臺……
小鵬P7(已上市,年內改款)
爆款指數 ★★★
在小鵬G9去年9月那場“災難式”的發布會后,小鵬P7也開始打起了哆嗦,銷量一路下滑,從8月的5000多臺,快速跌到12月的1000多臺。
很多人就此評論說:小鵬不行了。他們忘了,小鵬汽車擁有國內最大的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和最強的自動駕駛研發水平,擁有國內僅次于特斯拉和蔚來的專屬充電網絡,賬上還趴著400多億現金。其創始人何小鵬,身體和心智都很正常。這個公司的基本面,沒有任何重大變化,怎么就不行了?
必須向這些人提醒一點:國內第一個站出來公開挑戰特斯拉的品牌,正是小鵬汽車;第一款公開叫板Model 3的車型,不是海豹而是小鵬P7,其上市時間和Model 3國產化的時間一致,2020年3月,迄今已經3年。它面臨和Model 3一樣的問題:該升級換代了。
2023款小鵬P7預計將于3月上市。與老款最大的不同,新款P7將搭載兩顆激光雷達在車頭左右大燈組處,延續了U型燈帶搭配封閉前臉的布局,運動化的下包圍得到保留,同時換用了遠近一體的大燈。
新款P7將采用G9同款的平底方向盤,懸浮雙聯屏的尺寸更大,同時動力系統也會得到增強,并將對XNGP高階智能輔助駕駛系統進行升級。
經過改款升級之后,小鵬P7將會獲得新生,自動駕駛輔助將變得更強,同時運動性能也得以強化:單電機版本最大功率由現款196kW提升至203kW;雙電機性能版最大功率由現款316kW提升至348kW。
2021年底P7銷量逼近1萬臺之后,小鵬汽車發生了什么,外界一直有各種猜測,到現在也沒有準確的信息。2022年10月后,小鵬汽車進行了大規模的組織調整和人員調整,相信對解決問題有直接幫助。特斯拉官宣降價11天后,小鵬宣布全系降價,給市場傳遞出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殺伐果決的小鵬汽車,回來了。降價后的P7售價為20.99萬-24.99萬,起步價比Model 3低兩萬,但自動駕駛輔助遠高于現款Model 3(FSD暫不能在國內落地)。
鑒于其產品和企業組織的快速迭代,我們預計小鵬P7在2023年有望實現年銷10萬臺目標。
蔚來ET5(已上市)
爆款指數 ★★★
這是蔚來家族第一款有望月銷過萬的產品,兩位創始人李斌和秦力洪都對它寄予厚望,為此不惜放下重話:2023年ET5銷量將超過寶馬3。
開著ET5在大街上跑20公里,你會徹底愛上它。外觀、內飾、用料、做工、甚至駕駛,都比Model 3高級。它的空間和續航,都超過Model 3很多,軸距2.88m,100KWH版標稱續航710公里。其定價也高很多:32.8萬-38.6萬。
起步價比Model 3高10萬,不在一個區間里競爭,所以蔚來官宣的競品是寶馬3。但ET5車身尺寸的確是中型車(B級),廠家也的確相信它銷量能過10萬臺。
這臺車的唯一短板,也許就是為了支持換電,而使得坐姿較高。但如果你體驗過蔚來的換電,就不會再挑剔這一點。去年12月,它的銷量已接近1萬臺,2023年度限制它銷量超過寶馬的唯一因素,可能就是國內中產家庭會不會進一步捂緊錢袋子。但我們不是應該響應號召,對未來充滿信心嗎?所以,預計新的一年里,蔚來ET5能沖擊年銷10萬臺目標。
比亞迪唐(已上市)
爆款指數 ★★★
作為家族的旗艦SUV車型,比亞迪唐擁有EV、DM-i和DM-p三種車型,售價區間為20.98-34.28萬元。與比亞迪漢一樣,唐的單車售價并不算低,但在2022年比亞迪唐依舊輕松斬獲了超過10萬臺的銷量,在中型SUV銷量榜上僅次于特斯拉Model Y。
比亞迪唐不僅具備出眾的動力系統,在影音娛樂,空間表現和用車成本方面都堪稱同級最具性價比的存在,這是其銷量的保障。
其用料和做工,在Model Y面前,并不占太大優勢;駕駛品質的差距,也比較明顯。Model Y大幅降價后,導致唐的定價已高于Mdoel Y,勢必會影響唐的訂單。
所以,盡管2022年12月唐的月銷過2萬臺,我們不認為它有潛力保持這一銷量水平,預計2023年度,唐家族有望守住10萬臺的年銷量。
——? PART5 中大型車 ?——
比亞迪漢(已上市,年內改款)
爆款指數 ★★★★
2020年7月比亞迪漢上市的時候,本土化半年的特斯拉Model 3正在快速攻城略地,打遍天下無敵手。比亞迪因此喊出了“2021年,用漢單挑Model 3”的口號,但當時相信這句話會實現的人并不多。
2021年比亞迪的確沒做到。但到了2022年,漢EV+漢DM兩大車系,合并批發量27萬輛,遠超Model 3。與此同時,漢的價格中樞從2020年的21萬,悄悄上移到了28萬,已經和Model 3形成了區隔。
漢以逼近30萬的價格拿到20萬銷量,成為C級(中大型)新能源車市場的老大,給了比亞迪巨大的信心。
疏朗大氣的外觀,雍容的內飾,大空間、長續航、好操控,比亞迪漢有點像電動車時代的奧迪A6,吸引了很多家庭的大叔,來做增換購升級。這個定位,實在是獨樹一幟,同級市場還看不到對手。
到今年7月,漢也三歲了。按道理,它也將迎來生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推出改款。有消息稱,2023款車型將會以中期改款的方式推出,上市時間預計為4月。近期比亞迪已經為2023款漢EV做了申報,尾燈造型依舊保持了中國結造型,其他配置進行了一些減配,電機最大功率為150kW,額定功率為65kW,相比現款有所減弱,0-100公里加速時間為7.9秒。
挑戰還是來自于特斯拉,它是這屆本土車企無法擺脫的宿命:Model 3和Model Y的降價(2023年內還有可能再度發生)以及改款,會不會把客源吸走?會不會導致漢跟進降價?我們覺得大概率會。
基于以上原因,我們預測,2023年度漢將維持20萬臺左右的銷量,站穩C級新能源汽車市場老大的位置。
理想L7(2月上市)
爆款指數 ★★★
即將于2月8日上市的理想L7,是L系列最新的一塊拼圖,但不是最后一塊。它和L8、L9一起,力圖完整覆蓋34萬到46萬價格段、中國城市中產家庭主要出行場景:上下班、接送娃、購物、接送老人、一家人出游。
它們實在長的很像,尺寸接近,難以分辨。L7相對容易辨識,它是5座,側面造型的比例看起來更協調一些。還有什么區別?如果都用Max版來比的話,L7只比L9少了六樣東西:車載冰箱、香氛、負離子發生器、第二排小桌板、第二排腿托、第三排座椅,而價格差了8萬。
所以,如果L9、L8都能月銷過萬,L7就更應該如此。畢竟,多娃家庭是少數,三代同堂的家庭也是少數。對于大多數三口之家來說,L7更具性價比。
但無論如何,“套娃戰略”能夠取得成功,都是一件讓人目眩的事件:理想僅憑定價的差別,就能把不同需求的家庭用戶吸引到外觀內飾配置幾乎完全相同的三個車系里,這種操作史無前例,發生在今日更加匪夷所思:難道用戶不是在變得更加個性化嗎?
這么做的第一個明顯的好處是,極大降低了供應鏈管理和品控難度,從而有效提升生產制造利潤;另一個好處是團隊只需要盯住一款車做好定義,然后放到其他系列車型上,有效提升了產品推出的節奏和密度。
這套操作的效果,很難不對同行構成誘惑。但他們得先找到一個如李想一樣的產品經理,把產品定義做到讓目標用戶“欲罷不能”的程度。
盡管更看好L7,但我們并不準備神話李想。“套娃戰略”2023年是否會遭遇挑戰?我們認為,只要其中任何一款,被競品挑戰成功(標志就是銷量被超越),整個產品陣列都將陷入困境——傳說中理想產品無敵的神話,被打破了。
這種級別的挑戰會在2023年發生嗎?目前看不到。鑒于2023年經濟環境,我們預測L7能實現10萬臺年銷量。等到它的小弟L6出來時,銷量應該可以上一個臺階。
極氪001(2023款1月已上市)
爆款指數 ★★★
“招黑體”極氪001在2022年底,把銷量沖到了1.1萬臺/月,順利完成年銷7萬輛目標,并成為30萬以上純電車型銷量冠軍。
這件事將成為吉利集團進入2020年后的戰略轉折點:聰聰不僅再次證明了自己,書福哥懸在半空的心也終于托了底。在此之前,有一朵陰云始終漂浮著:面對新勢力,吉利到底還能不能打?
自2021年4月正式發布,極氪001用了20個月,跌跌撞撞闖出今天的局面,全憑底子好。它的兩大底層法寶:浩瀚純電架構+高級底盤及車身設計,前者由吉利投資200億自研,后者源自沃爾沃。由這兩大法寶衍生出的來的高安全、大空間、極致操控、高水準車機和輔助駕駛配置,在30萬區間幾無對手。
剛于1月上市的2023款,全系配置升級:標配電吸門、標配真皮座椅、標配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記憶功能、標配全車座椅電動調節。此外NZP高速自主領航輔助系統也將于1月全面開啟測試。定價30-38.6萬。
極氪001的銷量是一步一步爬上來的,口碑也是一點一點熬出來的,期間多次因為各種問題被用戶批評甚至維權,但由于其無法抗拒的產品力和快速迭代的組織體系,最終挺過了危機。鑒于2023款配置升級和NZP開啟測試,我們認為極氪001 2023款有望實現銷量超10萬臺目標。
哪吒S(已上市)
爆款指數 ★★★
C級車市場中新登場的“卷王”,哪吒汽車推出的第二款逆天改命利器。
去年7月上市,但正式批量交付去年12月開始。從操控上說,這款車就是大號深藍SL03,或者說是大號Model 3,可以下賽道去飆車那種。但它的車身更修長,造型更流暢,車內空間更大,后排坐姿更好,使它又具備了兼顧商務出行或家庭出行的能力。
四驅版純電車版0-100km/h加速3.9s,增程版0-100km/h加速6.9s,增程版純電續航達到300公里,全市場僅此一家。關于場景,它比深藍SL03考慮的更完整細致:純電300公里續航,基本滿足上下班需求,你用不著加油。當你要出游時,滿油滿電,保你一口氣從北京跑到上海。
能把場景切換、駕控素質和顏值、空間、智能化等要素平衡配置,做到哪吒S這個水平,并且把起步價控制到20萬以內的,絕無僅有。
有消息稱,為應對特斯拉掀起的價格戰,哪吒S準備推出一款150公里純電續航的增程版,把價格下探到16-17萬區間。我們預判,哪吒S將有望在2023年沖擊10萬臺以上的銷量。
理想L8(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2年12月,理想L8月銷超過1萬臺,實現了李想之前的預言。前任總裁沈亞楠在離任前說:他預判2023年,L8和L9的穩態月銷量在1萬臺左右。對于奇跡的創造者,我們找不到反對的理由:因為暫時找不到可以向理想發起挑戰的產品。
詳細的分析,在L7那部分已經說過了,不再贅述。我們預測,2023年理想L8有望實現10萬臺年銷量。
——? PART6 大型車 ?——
理想L9(已上市)
爆款指數 ★★★
2023年度,大型車(D級)中唯一的爆款候選車型。在消費者的印象里,理想L9是一臺沒有里程焦慮、配置很高又可以帶著一家人集體出游的、足夠舒適的SUV。注意,它已經可以為一家人撐面子了,不僅因為定價來到了45.8萬,更應為它是理想產品陣列里的頭雁和旗艦。而這個陣列正在創造銷量奇跡。
相比而言,我們更看好L7和L9,它們的定位更加精準,而L8就尷尬一些,未來會更容易被攻擊。如同L8,詳細的分析不展開。預計2023年,理想L9有望實現年銷10萬臺目標。
寫在最后
行文至此,第一電動編輯部推出的開年預測第一期: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爆款車型TOP25,就要結束了。我們用了六部分的篇幅,來為您順序呈現這些爆款車型,分別介紹它們的前世今生,它們的特點和可能遇到的挑戰。
現在,我們為您做一下總結。
1、這是本土品牌的盛宴。25個爆款車型,23個出自本土品牌,2個出自特斯拉。這并不意味著市場被封閉了,而恰恰說明,在智能電動車這個賽道上,中國市場的競爭水平,已經引領世界。
2、四個強勢品牌,已經出現。第一是五菱,10萬以下價格區間,它擁有兩個超級爆款:宏光MINI(五顆星)和五菱繽果(四顆星)。
第二是比亞迪,10萬到20萬區間(A級市場)的絕對王者,細分市場市占率已經超過50%;更可怕的是,它在A0級、B級、C級市場,也分別擁有一個超級爆款:海鷗(五顆星)、海豹(四顆星)、漢(四顆星),顯示出全市場通殺的潛力。
第三是特斯拉,它的兩個超級爆款Model Y(五顆星)和Model 3(四顆星),已經是中國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的銷量冠軍。但最關鍵的不是這個,它和本土品牌“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維方式不同,它在充分運用它無與倫比的創新能力和組織能力,以更大的產能、更先進的工藝、更低的成本,來實現更低的價格,并掌控市場主導權,牽一發而動全身。
第四是理想,在C級和D級兩個市場里,理想用“套娃戰略”實現了三個爆款:L7/L8/L9,都是三顆星。
這四個強勢品牌里,理想和五菱各守一隅,已形成局部優勢,正覬覦中原;比亞迪和特斯拉,則正在逐鹿中原。比亞迪勝在人數眾多,特斯拉則勝在戰力神武。
3、目前市場的競爭邏輯,是成本。在這方面,特斯拉是大BOSS。它用材料、工藝和管理創新,來不斷壓縮成本,以擴大用戶基盤。在市場高速擴展期,這個邏輯至關重要。本土品牌目前尚無人可與正面抗衡,因此,特斯拉事實上掌握了整個市場的定價權。只要自由競爭的規則不變,市場的競爭邏輯不變,規模最大且利潤最厚的市場,它將是王者。但我們也注意到,本土品牌也在開創自己的競爭邏輯,比如蔚來的服務和社區邏輯,這使它一定程度上免于價格戰。
據說,本年度要投放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型,高達100款,中國消費者有福了。這100款新車里,會不會出現新的爆款(銷量10萬+)?完全有可能。我們現在的預測,只是基于目前能夠掌握的信息,相信一定會存在不少謬誤和疏漏,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假如2023年度出現了真正的黑馬,不僅出乎我們的預測,而且能夠在特斯拉之外打出自己的邏輯,并贏得市場的認同,我們會為它擊節叫好。
祝您一帆風順,兔年大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1945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