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構思這個選題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第一,這些車長5米2的"三排六座大空間,冰箱彩電大沙發"巨無霸SUV本不是我的菜。作為偏愛操控小鋼炮的駕駛者,我更享受方向盤與輪胎的對話而非沙發按摩。
第二,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還堅持生二胎的家庭。我只能說:“大哥!你真有實力啊!”“小錢錢是怎么賺到的!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
大哥笑而不語,默默刷爆了購車訂單...
就拿現象級車型問界M9來說,這輛均價50萬的國產SUV去年狂賣17萬臺,把奔馳GLC、寶馬X5甩在身后,甚至讓賽力斯這家曾四年虧損的車企首次實現盈利。
余承東朋友圈曬戰績時,BBA銷售們大概正咬碎后槽牙——畢竟問界M9車主中,半數人原本是理想L9的意向客戶,更多人則是從BBA展廳"叛逃"而來。
中國車企猛然驚醒:50萬級市場的消費者,早就不care車標光環。產品定義夠狠,就能撕開市場缺口。
2025開年,領克900、騰勢N9、深藍S09等"9字輩"新秀磨刀霍霍,針對問界M9的"獵殺時刻"已然來臨。
#01
價格、尺寸、性能:誰在玩田忌賽馬,誰在硬剛性價比?
問界M9增程Ultra
優勢:華為光環+智駕雙王炸,50萬級“社交貨幣”
短板:價格最高,增程純電續航僅275km被對手碾壓
騰勢N9 DM 1300旗艦型
優勢:比亞迪三電機插混680kW,零百加速3.9秒暴力輸出,尺寸對標M9,同級少有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的車型
短板:騰勢品牌高端化屢戰屢敗,N9若再敗恐成“技術棄子”
領克900 2.0T Ultra
優勢:沃爾沃SPA架構背書,Super AI底盤玩轉原地掉頭、蟹行模式、靈巧轉向等功能,比亞迪易三方技術能實現的,領克900也可以做到。還有極氪MIX上同款的二排旋轉座椅,以及路虎攬勝同款的“天地尾門”是亮點
短板:設計過于激進,中年用戶可能被“蛤蟆臉”勸退
深藍S09四驅版
優勢:價格屠夫!華為ADS 3.0下放35萬級,搶M9用戶?中央可移動島臺設計非常討喜
短板:致敬理想L9痕跡過重,品牌力在這個價位段稍弱。
昊鉑HL 350 Max
優勢:350km純電續航破行業紀錄,二排豪華度叫板埃爾法
短板:廣汽新能源高端化魔咒,昊鉑恐成下一個埃安
小結論:
當深藍S09用M9一半的價格塞進華為智駕,當昊鉑HL拿純電續航打增程軟肋,問界的“技術護城河”還剩多寬?
騰勢N9和領克900堆料越狠,越暴露一個殘酷現實——國產車高端化,至今仍要靠“參數內卷”而非品牌溢價。
#02
續航、底盤:純電續航干到350km!是續航焦慮解藥,還是“偽需求”狂歡?
續航:
問界M9增程(275km純電/1300km綜合)玩的是“我全都要”,但純電續航被昊鉑HL(350km)吊打;
深藍S09增程(180km純電)和領克900插混(220km)卡位剛需,但對比M9無絕對優勢;
騰勢N9插混(200km純電)看似中庸,但比亞迪的易三方技術不是鬧著玩的,三電機插混架構實現680kW輸出和3.9秒破百,用電機矢量控制突破傳統插混性能邊界,這就是比亞迪賭的技術代差。
底盤:
問界M9的“途靈底盤”提供控制域六合一控制,以及CDC+空氣懸架支撐其高級感;
領克900的Super AI底盤和騰勢N9的云輦-P,能實現圓規調頭+蟹行模式等模式,真·百萬級硬件下放;
深藍S09和昊鉑HL底盤只能算及格,但勝在價格夠低——35萬用戶對“高級感”的閾值,可能比想象中低。
小總結:
一線城市用戶日均通勤50km,200km純電續航足以覆蓋,但到這個價位段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在我看來,大家已經形成了最單純的“火力比拼”,拼的是誰家的續航更長,誰家的底盤技術更厲害。
但至于技術過剩與用戶需求適合錯位,這好像從來不是高端車該考慮的問題。
#03
智艙、智駕:華為霸權下,后來者如何“偷塔”?
智艙:
問界M9的鴻蒙座艙仍是頂流,但領克900雙8295芯片+Flyme Auto已能分庭抗禮;
騰勢N9的騰勢Link強在生態整合(比亞迪車主基數),但弱在交互創新;
深藍S09照搬鴻蒙座艙,昊鉑HL強堆扶手屏——華為陰影下,后來者要么玩“魔改”和要么只能玩“模仿”這兩條路了。
智駕:
2025款問界M9的ADS 3.3依舊無敵,更別說加入了四顆激光雷達以及4D毫米雷達,最近達到了L3級智駕的硬件架構。不過領克900首發了Thor芯片值得讓人期待,而極氪9X的5激光雷達,也擺出“后來居上”姿態;
深藍S09用華為ADS 3.0打價格差,昊鉑HL的ADiGO 4.0主打保守安全——華為真正的對手,或許是英偉達和吉利。
小總結:
當智能駕駛進入“無圖城市”混戰階段,算力、算法、數據的三角博弈中,問界M9的先發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04
五車怎么選?
價格錨點:
昊鉑HL(31萬)<深藍S09(35萬)<領克900(43.5萬)<騰勢N9(45萬)<問界M9(54萬)
不難看出,雖然大家嘴上喊著對標M9,心里全在偷瞄M7/M8——畢竟50萬的門檻燙嘴,不如貼著它的小弟們玩田忌賽馬。
選購場景化建議:
商務精英:問界M9(品牌+鴻蒙生態)>騰勢N9(易三方技術背書)
多孩家庭:深藍S09(性價比+靈活空間)>領克900(安全+娛樂配置)
續航焦慮者:昊鉑HL 350km純電>問界M9 275km
性能控:騰勢N9 680kW>領克900 630kW
#05
最后加點料:
這場圍獵最危險的或許不是問界M9,而是所有模仿者——當理想用"場景定義"破局,問界憑"華為信仰"封神,后來者若只會堆參數、卷價格,終將暴露品牌力短板:賣得越貴,越顯底氣不足;參數越狠,越暴露技術焦慮。
真正的破局者,當如深藍S09用35萬擊穿智駕門檻,昊鉑HL用純電長續航奇襲增程腹地。畢竟消費者要的從來不是"第二個M9",而是"第一個自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2656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