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對中國多數電動車主而言,這是他們的愛車第一次迎來寒冬的挑戰。在論壇和社交工具上,關于冬天續航下降和充電時間邊長的抱怨已經沸反盈天。到底整體而言,電動車低溫環境下的表現如何?第一電動網在11月中旬發起了電動車冬季用車調查問卷,有95份有效車主問卷。調查發現,冬季電動車續航里程的減少、充電時間變長是普遍現象。近六成電動汽車開暖風后續航下降超過30%。超過一半的車主反映充電時長增加了10%以上。
半數以上受訪者入冬后續航里程減少20%-30%
在關于續航里程的變化上,參與調查的車主們呈現出來的是這樣一種狀態: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入冬前,電動車主續航里程中位數處于160km-200km的狀態;而入冬之后,在駕駛時不開啟暖風功能的狀態下,續航里程的狀態區間集中在了140km-180km上;如果開啟暖風,則進一步下跌到100-120公里區間。
隨著氣溫的降低,確實對續航里程有著不小的影響。在所有被調查的車主中,近一半電動車主在不開暖風情況下,續航減少10%,29%的車主認為續航里程減少20%。還有接近一成車主反映續航里程下降更多。由此看來,由于低溫導致動力電池充放電能力下降,是純電動車過冬時普遍存在的問題。僅有14%車主稱入冬后續航里程無變化。
極端個例也有,有一位車主在入冬后不開暖風的狀態下,續航里程竟然減少了60%,而且是未滿9個月的新車。如果這位受訪者所反映的情況屬實的話,小編在這里強烈建議:您盡快去4S店檢查一下您愛車的動力電池,可能存在單體電芯一致性差或損壞的情況。
若在行駛過程中啟動暖風功能,那么續航里程下降的幅度更大。近七成的車主選擇了減少20%-30%。可見,除了低溫給車輛續航帶來的影響,暖風功能造成的“自我消耗”使車輛的續航表現雪上加霜。如果以這種續航能里,純電動車在冬季,只能滿足城市單程80km左右的出行需求,還是要在目的地有充電條件的情況下。否則,出行距離只能減半。有一位車主選擇了開暖風情況下續航不變,這位車主,您是點錯了呢還是點錯了呢?
半數以上車主充電時間變長
在充電時間的變化上,半數以上的車主感覺入冬后,充電時長明顯增加。這與低溫狀態時,動力電池的溫度管理系統有關:基本上每個動力電池都有一套溫度管理系統,該系統的功能包括電池箱體內部溫度監測、電池散熱、電池加熱等。當電池箱體內部溫度處于4℃以下時,電芯由于溫度過低,是無法進行充電的,所以此時電池加熱功能會啟動,把電池溫度升高。當箱體內部溫度達到充電允許條件后,動力電池才進入充電狀態。所以入冬后,大家會或多或少的感覺到充電時間有所增加。
不過也有45%的車主稱入冬后充電時間沒變化。
在冬季充電時,有條件的話盡量可以選擇環境溫度較高的地庫進行充電,這樣可以有效減小充電時間的變化。
充電方式也影響動力電池充放電能力
在調查中小編發現,除了環境溫度影響電池的充放電能力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這項指標——充電方式。
在所有受訪者中,71.6%的車主以慢充為主要充電方式。這些車主中,有近六成的車輛只減少了10%-20%的續航里程。這就意味著,在動力電池充電時,可以有效的保證單體電芯的充電一致性。簡單來說,由于動力電池的單體電芯處于串并混聯的方式連接,而且電流就像河流一樣,是有方向性的,充電時,總有一些電芯處于充電電流的“上游”。在慢充的狀態不會使處于電流“上游”的某個或某幾個單體電芯處于大電流的極限充電狀態,這樣就大大減小了電芯充電能力的衰退。由于充電能力的保持,所以電芯可以存儲更多的電量,從而緩解了續航里程的減少。
調查結果可體現北方現狀
在參與調查的車型中,絕大多數為江淮和北汽的車型,占總比的72.7%。可見目前純電動汽車的主流車型還是以北汽、江淮兩大品牌。
參與調查的車主中,車輛購買時長在9個月以內的車主占到了近六成四的比例。說明這些車主的車輛狀態比較新,這也是他們經歷的第一個冬天。所以這份調查也可以反映出一些新車的冬季表現。
在收集到的95份數據中,北京市的車主為74人,其他省市的車主共21人。
其中北方的車主占到了近86%,因此問卷中關于入冬前后的數據,基本可以還原純電動汽車在北方的實際情況。
小編支招
續航里程不足,對于純電動車過冬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但由于目前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有限,暫時還無法徹底解決冬季續航里程變化大的問題。所以,建議廣大親愛的車主們,在冬季用車時注意以下幾點:
1、出行前做好規劃,包括單程距離,目的地是否有補電條件等;
2、駕駛時,盡量避免急加速、急減速;
3、勤補電,這樣首先可以避免由于電量不足造成您半路“趴窩”的情況發生,其次避免動力電池處于過放狀態影響使用壽命;
4、盡量使用慢充方式,這樣有利于保證電池的一致性;
5、暖風很費電,可以間歇性開啟。(詳見:漲姿勢:電動汽車開暖風那么費電,為什么?怎么辦?)
如果您有什么冬天出行保障里程和充電速度的招數或者體驗,也歡迎撰文來討論,請發送至xubo@d1ev.com。
來源:第一電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413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