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一款 BYTON Concept 概念車,拜騰在剛剛過去的 CES 2018 上可謂大出風頭,而北京時間今天早晨,他們又敲定了自己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給這張華麗拼圖繼續補上可觸碰的一角。
這個合作伙伴, 就是在硅谷頗具神秘色彩的 Aurora。
拜騰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畢福康博士說:“拜騰是為自動駕駛時代而生,我們很高興能夠與 Aurora 成為合作伙伴,Aurora 非常專注于他們的使命——安全、快速的在全球范圍普及自動駕駛汽車,改善人們的出行體驗。”
根據雙方的達成的計劃,未來兩年之內,拜騰都會在測試車輛上安裝 Aurora 提供的 L4 級別的無人駕駛方案,最終研發出拜騰量產的 L4 無人駕駛方案,并繼續探索向 L5 級別發展的可行方案。
與大家耳熟能詳的 Mobileye、NVIDIA、Apollo 比起來,Aurora 還有點神秘,的確,它真的很神秘。
要是讓大家說出你心中在自動駕駛、電動車、共享出行三個領域最牛的廠商,我想很多人都會給出:Google、Tesla、Uber 這樣的標準答案。而 Aurora 的厲害之處,就是他的三個創始人分別曾擔任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團隊負責人(Chris Urmson)、Tesla Autopilot 項目負責人(Sterling Anderson),和 Uber 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Drew Bagnell)。
這樣的團隊算不算大牌云集?而 Aurora 其實剛剛建立于 2016 年,讓其名聞天下的還得感謝 Tesla,由于 Tesla 起訴 Aurora 侵犯了競業條款去挖角 Tesla 的員工,這家公司才浮出水面。
頗為有趣的是,Aurora 始終表示自己對制造自有品牌的汽車不感興趣,甚至對制造硬件也沒有太大興趣,Aurora 更多中心放在自有軟技術的平臺建設上,這樣 Aurora 就可以適配更多的傳感器,用在更多的汽車品牌上,并通過自己的算法對獲取到的數據進行更高效的整合和利用。
正因為如此,Aurora 也獲得不少大廠的青睞,拜騰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早在它之前,大眾和現代都已分別宣布了和 Aurora 的合作。
由于自動駕駛的特殊性,特別是 L3 級別(以人為主)和 L4/5 (車輛主導)之間天然的技術分歧,使得現階段車企必須采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探索漸進式的 L3 技術,另一方面為 L4/5 做準備。
在國內新造車企業中,拜騰的量產車時間是相對較晚的,這或許也讓人們對拜騰在技術層面的期望值提的更高。
與競爭對手在 L4/5 層面具體解決方法語焉不詳的狀況相比,拜騰此次公布的合作伙伴恰恰是針對 L4/5 的痛點而來,這讓業界對于拜騰在 L4/5 層面的技術實力儲備,以及相關技術的可交付能力上更具信心。
拜騰并沒有提供明確的技術細節,考慮到在 CES 2018 拜騰技術人員曾解說到的“無人駕駛硬件可升級能力”,預估量產車到時候會根據不同售價和發售時間具備不同能力的自動駕駛硬件。
同時拜騰也介紹了自己在 L3 級別自動駕駛上的努力:“首款量產車將搭載拜騰自主研發的 L3 級別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目前正在推進與全球頂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相關戰略合作。我們將利用其基于大量自動駕駛路試數據的成熟技術,最大程度確保技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希望再見 BYTON Concept 之時,已有無人駕駛可試。
來源:愛范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daogou/62516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范兒,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