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的同事總是說一句話:“開電車不遠游,游必近郊!”
但……我們踏上了從北京前往深圳的純電車之旅,2300+km的旅程估計會讓我對純電車型的出行得到一個全新的認識,而至于座駕,是比亞迪新能源車型的帶頭大哥——比亞迪唐EV。
出發的前一個晚上,跟曾經汽車界的老大哥打了個電話,順帶提起了第二天要開電動車前往深圳的事情,而他也給了一個很中肯的評價:”你做了什么錯事了?干嘛這么想不開……”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事實也證明了如今不管是媒體界還是消費者都對電動車遠行這種事情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就連筆者心里都有點含糊,2300+km的路程,3天時間究竟能不能完成任務?一路上的充電樁是否能滿足充電的要求?會不會一個休息區就要等上4、5個小時?抱著這些擔憂與疑問,在床上一直翻騰到天亮都沒睡著……
出發當天,我頂著深深的“熊貓眼”來到了北京亦莊附近的集合點,路邊停放的一排即將出發的唐EV在朝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靚麗。看到分車表后,筆者突然感覺心中的大石頭落地,為何?因為是頭車,而且整個車隊的駕駛教練會和筆者一臺車,加上同車還有一位來自愛卡的媒體老師,具有豐富的駕駛經驗,因此我……可以躲在后排先睡一覺養養精神,畢竟嚴重缺乏睡眠的后遺癥已經開始蔓延全身:肌肉酸疼,眼皮恨不得要用火柴棍支著……
下面筆者先來講講這回長途測試的主角——比亞迪唐EV。
這款車正式上市于2019年的比亞迪春季發布會上,價格區間在25.99萬~35.99萬元之間,它的電池容量達到了82.8kWh,NEDC續航里程超越了500km,快充時間從0~80%需要1.4小時。其實就從數據上來看,這款車已經站在國內已上市新能源車型的頂峰,不管是續航,亦或是動力,都比其他電動車型更適合跑長途,如果要是換一輛NEDC續航不足400km的車型跑這趟旅程,估計靠譜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
其實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龍頭企業,比亞迪確實在一些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就拿我們熟知的e平臺來說,該平臺推出的“33111”模塊,包括三合一電驅動、三合一充配電、多合一控制器、智慧旋轉屏幕、高性能電池,而唐EV則是這個平臺上誕生的旗艦型產品。
2300km,充電9次,真的好遠……
說白了,一輛車跑長途最重要的是什么?
舒適,舒適,舒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不管是任何一款電動車,動力再好、充電再快、配置再高,坐上去兩個小時就會腰酸背痛,請問您還會選擇這款車么?必然不會……尤其是如今的新能源界,大部分車型因為底盤電池安裝的問題,座艙都會抬高一塊,顯得比較擁擠,尤其是頭部空間非常局促,這時候有些工程師就會把后排座椅調整成一個詭異的角度,雖然剛坐上去不會有什么感覺,但時間一長就會發現,MMP,怎么腰椎這么不舒服……
其實筆者這回參加唐EV的長途測試也是頭一回駕駛這款車,所以對它的了解并不是很全面,尤其在舒適度上根本就是一無所知。而且筆者也認為,一款車座椅的軟硬度、支撐性都可以用“藝術品”來形容,如果這件“藝術品”不完善,那么長途的路上絕對有罪受了。其實正是因為擔心這個問題,筆者花掉了半個行李箱的空間帶上了一個超大的抱枕,以防不時之需……
由于出發的時候筆者還處于一種缺乏睡眠中的“神游狀態”,便沒有搶著坐到駕駛位上,而是老老實實的坐在了后排,扣好安全帶,先感受一下唐EV這款車的舒適性。其實從外觀來看,配備著超大輪圈的唐EV總感覺是一款更傾向于運動的車型,但事實上,非也……它的懸架支撐力的調校比較適中。首先在濾振上,唐EV的能力處于中上等,鋪裝路面上的碎振可以完全過濾,車內幾乎沒有任何感覺;但如果是硬坎,會有一部分振動傳入車艙內,當然不是運動車型那種“硬碰硬”的撞擊感,也不像非獨立懸架越野車那種猶如船艙式的上下顛浮。曾經筆者也和比亞迪的工程師在一起深聊過,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是懸架在運動與舒適的兩種調校上,并不是非黑既白的東西,隨著現在汽車工業的發展,所謂的“多級減振”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而今天筆者坐的這款比亞迪唐EV的乘坐感似乎已經開始有點這個意思,游弋于“非黑既白的灰色地帶中”。
隨著車隊進入高速,幾乎傳不到車內的路面碎振給筆者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然后不好意思,直接睡著了……
高速續航的能力得到認可
等醒過來的時候車隊已經停在了京港澳高速石家莊東服務區,從同車媒體老師的筆記中發現,我們現在開出的行程達到了255km,用時2小時50分鐘,車內電量剩余里程還有138km,除了高速收費站以及在上高速前堵了10分鐘車以外,基本以115km/h的車速前進,超車時最高車速達到過135km/h??傮w換算下來,唐EV的高速表現讓我確實挺驚訝的,以115km/h的平均車速前進還能讓續航里程達到400km,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換算根本不對,什么能跑400km,我看300km都跑不到就沒電了,因為充滿電時唐EV顯示的剩余里程應該是500+km,但你們跑了255km就剩下138km,也就是說這輛車掉了接近370km的電量……”
這里筆者要詳細解釋一下,唐EV的電量里程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剩余,也就是傳說中的NEDC續航里程,另一種是動態剩余,其實就是根據當前50km的行駛狀態以及耗電量,來計算出剩余的電量還能跑多少公里,而我們一路上也一直在使用動態剩余,也就是說這個數字是相當準確的,如果我們按115km/h的車速繼續行駛,再跑130km的里程完全沒有問題,如果以最節省的60km/h車速來跑,那再跑200km都沒有太大問題,畢竟車內的電量剩余清楚的顯示還剩下38%。
令人滿意的充電效率
下面來談談唐EV的充電,在整個三天下來,我們經歷了整整9次充電,而這9次當中,有兩次是在晚上入住的酒店進行充電,其余7次是在途中搞定的。而這7次中,有5次是將電量補滿,而2次則是短暫的補電。從這7次的補電時間來看,我們總共也花掉了將近9個小時,不過這就是純電車型在這個時代的不足之處,想解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幾次的充電測試中,在北方高速路中的國網直流快充樁比較穩定,基本可以達到57kW/h的平均充電速度,在湖北武漢附近的休息區我們甚至看到了66kW/h的峰值充電速度。但進入廣東后,南方電網的充電樁的充電速度相比要慢了不少,我們只看到了45kW/h的最高充電速度。雖然總共花了9個小時的充電時間,但其中有7個小時是和吃飯休整時間并行的,如果論干等,基本也就在2個小時以內,個人感覺完全可以接受。不過讓筆者感慨的是,比亞迪的高壓三合一確實做得不錯,充電速度相當給力,如果有人覺得慢,確實也因為唐EV的82.8kWh電容量太大,而如果想繼續提速充電,不僅是車的技術要進步,就連電網都得跟上節奏,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次筆者的頭車從9%充到100%僅用了1小時37分鐘,充電量達到了73.4kWh,這個效率在業內絕對稱得上是屈指可數。
當然車隊在一路的充電中也碰上了不少小插曲,譬如說充電樁有一些有故障不能使用,有的電樁經常斷電、甚至讓人更無奈的是有一個電樁充完電后不解鎖,讓我們白白多等了40多分鐘的時間。(我們連敲帶拔,換手N次,最終憑借著工具界的神器——改錐,將充電頭撬了下來,看來高速上的一些充電樁確實應該重新保養了……)
駕駛,就是這么智能
說到駕駛,唐EV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方便,而這個方便也源自于它的智能化很出眾。比如說利用“你好,小迪”來進行語音控制,在駕駛中完全不用做任何手動操作,就可以選取想聽的歌曲。當然,這一路上為了提神,大部分時間大家都用來聽相聲了……
不過,對于長途駕駛來說駕駛員最怕什么?最怕腳脖子抽筋……畢竟一直踩著油門不松勁兒,很容易讓人變得“斯巴達”(焦躁、易怒),我也不例外……曾經筆者看到一本文獻,專門是講路怒癥的,而路怒癥的緣由大部分來自于腳踝部分緊繃帶給大腦神經的電荷指示,不知不覺就把一個溫文爾雅的文化人變成了一個易爆炸的文化流氓,所以說一直踩油門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幸虧,唐EV有自適應巡航,而且還可以隨時調整與前車的間距,前面加油咱就給電,前面剎車咱也剎車,前面停車咱就把它撞出去,額,我的意思是打個方向從左側超過去即可……當然,這套自適應巡航是可以完全跟隨前車的速度直到剎停,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來不及剎車的事情,電腦完全幫你搞定。
寫在最后:
也許有人會問我:“你咋一點都沒提這車的加速或者是推背感怎么樣呀?”我的回答很簡單:“您覺得哪輛百公里加速時間僅有4.4秒的車型推背感弱,幫我介紹介紹……”這種沒必要的測試可有可無,除非要測個極限,看看能不能超越4.4秒這個官方數據才算的上有價值。
不得不說,從比亞迪唐EV這款車的長距離駕駛來說,筆者覺得該車企已經進入了一種“野蠻生長”的階段,不管是產品的技術,亦或是車輛的調校,再或是整體的修飾與工藝,和前兩年相比,不知道跨上了多少個臺階,相信在未來的日子中,比亞迪還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讓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走上新的高度。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許凌峰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pingce/9100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