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買一輛緊湊型SUV,相信日系品牌肯定是您躲不過去的一個坎,其中本田CR-V(參數|詢價)想必又是您肯定會去看的一個車型。從2004年開始引入到國內生產,CR-V憑借出色的口碑和出眾的產品力,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而東風本田也在不斷“進化”,近年來在燃油版的基礎上,順應市場推出了混動版CR-V,2月初,插電混動版CR-V銳·混動e+也正式和我們見面,這標志著CR-V成為緊湊級SUV中,首個包括了燃油、混動和插混三種動力系統的SUV車型。今天我們來到深圳,來感受一下CR-V銳·混動e+的魅力所在。
目前CR-V銳·混動e+共推出了3款配置的車型,補貼后售價區間為27.38-29.98萬元,CR-V銳·混動e+作為本田在中國推出的首款插電混動車型,搭載由2.0L發動機+電機組成的SPORT HYBRID e+系統,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85km,百公里綜合油耗1.3L。既然插混是CR-V銳·混動e+的重頭戲,那我們不妨就先從它的動力系統說起吧。
本田 本田CR-V銳·混動(詢價模塊,請勿手動編輯,如需刪除,請在圖片上右鍵刪除詢價)
CR-V銳·混動e+使用我們熟悉的2.0L自然吸氣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熱效率達到了40.6%,最大功率107kW,最大扭矩為175Nm。電動機方面的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315N·m。系統綜合最大功率為158kW(215馬力)。
CR-V銳·混動e+在電機系統方面進行了優化,制造工藝由傳統的圓形繞組方式變為方形線圈,這使得電機總體積中線圈的占比從原來的48%上升到60%,電機總體實現了23%的小型化,功率密度比以往提高至1.4倍,扭矩密度提高至1.3倍。
在動力電池方面,CR-V銳·混動e+使用松下提供的三元鋰離子電池,總容量為16.3kWh,NEDC純電續航達到了85km。
CR-V銳·混動e+依舊使用E-CVT變速箱,采用本田混動車型中常見的按鍵式換擋機構,使用起來更加直觀。
可見銳·混動e+相比之前的CR-V銳·混動車型,其動力系統最顯著的變化在于電池組的容量加大,雖說電池體積增大了,但因為是扁平化的設計,安裝位置也由后軸上方移動到了底盤下方,所以并沒有侵占車內空間,但油箱空間有所下降,僅為26L,而燃油版和混動版均為53L。但續航里程方面大家不用擔心,它依舊可以超過500km。
熟悉本田的朋友或許了解,本田混動系統的工作特點更偏向于增程式,CR-V銳·混動e+也不例外。它的發動機不直接參與為車輛提供能力,其動力則來自于驅動電機,所以大部分時間它都是由電機驅動,駕駛起來和純電動汽車更為接近。
電動機的優勢在于中低速時扭矩輸出更大,同時動力表現也更加流暢和線性,這些特點讓CR-V銳·混動e+在起步時變得非常輕快,這和燃油車型形成了鮮明的差異。另外因為有更大的電池組參與,所以CR-V銳·混動e+可以以純電狀態行駛更長時間,如果電量充足,這時是完全不消耗燃油的。
至于何時發動機會介入,理論上講是在遇到陡坡或急加速時,系統會切換到混動模式,此時發動機用于發電,和電池一起驅動電機,這時的動力表現會更加強勁。而從我們這次體驗來看,發動機的參與其實非常有限,只有當油門踩得非常深時,發動機才會參與工作,這個油門開度要比本田混動車型大很多。
長按中控臺上的“HV”按鍵,便可激活CR-V銳·混動e+的強制充電模式,此時發動機會為電池強制充電至60%。但其實這種模式并不常用,因為在踩下剎車或車輛滑行時,能量回收同樣可以為電池充電。
而說到能力回收,CR-V銳·混動e+擁有4種力度可以選擇,通過方向盤換擋撥片便可輕松切換,非常方便。例如在長距離滑行時,可以使用較弱的能量回收,避免影響乘坐的舒適性;如果前面遇到紅燈,可以將能量回收力度增加,盡快的降低車速。
CR-V銳·混動e+采用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結構,這和普通CR-V沒有不同。懸掛調校偏向于舒適,在經過細小顛簸路時,避震器可以吸收大部分震動,保證了良好的乘坐舒適性。另外由于底盤下方增加的電池組,也讓車輛的重心變得更低,穩定性也更好。
轉向方面,考慮到CR-V銳·混動e+的城市定位,它的力度反饋比較輕柔,駕駛起來非常輕松,這或許會犧牲一些路感,但愜意的駕駛感覺才是目標人群更為看重的。
CR-V(參數|詢價)銳·混動e+與普通CR-V最大區別來自于前臉部分,插混版使用了更多的橫條狀鍍鉻飾條,并貫穿車頭并兩側大燈相連,視覺上起到了拉寬車頭的效果。保險杠在細節方面進行了一些修改,底部梯形格柵周圍加入了貫穿的鍍鉻飾條,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精致。
在車身顏色方面,CR-V銳·混動e+共有4種供消費者選擇,分別為晶耀白、彩晶黑、雅韻金和星曜藍,其中星曜藍為銳·混動e+車型專屬的配色,也是這次我們實拍車型的顏色。
車身尺寸方面,CR-V銳·混動e+的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94/1861/1679mm,相比燃油版在長度和寬度方面有所提升,但軸距沒有變化,依舊是2660mm。
CR-V銳·混動e+的充電口設計在后翼子板右側,使用交流充電樁或家用220V電源便能進行充電,理論上最快充電時長約為3.5小時。
車尾方面,CR-V銳·混動e+在下方加入了更多的鍍鉻飾條,和前臉進行了很好的呼應。同時增加了PHEV的尾標,進一步突顯了插混版的動力屬性。
在內飾方面,CR-V銳·混動e+延續了現款的設計,中控臺布局功能分工明確,讓人一目了然。在配色方面,則新增了灰白色座椅,也是圖中所拍車型的搭配,顯得更加高級典雅。
因為電池容量更大,所以儀表盤左側的電池電量表“格數”相比混動車型也更多,儀表中間的Power Charge表則可以實時顯示車輛驅動狀態,例如在藍色刻度區域就是純電行駛狀態。
多媒體系統雖然只有7英寸,但使用了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它特別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優化,例如導航功能強化了實時路況信息、根據語音進行系統控制、通過支付寶完成在線支付等。
CR-V銳·混動e+的電池組布局在座椅下方,整體呈扁平化設計,所以對車內的乘坐空間幾乎沒有侵占,那么具體乘坐表現是怎樣的呢?
圖片中體驗者身高175cm,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后,頭部還有一拳空間的距離。
相同體驗者來到后排,保持前排座椅不變,此時后排的頭部空間為兩拳,腿部則超過兩拳空間,CR-V大空間的優勢在銳·混動e+車型上同樣得到了傳承。
銳·混動e+的后排座椅進行了優化,例如頭枕進行了加厚處理,靠背角度的調節幅度也更大,同時還采用了高回彈高阻尼的海綿,大幅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隱藏式后排坐墊小桌板也是銳·混動e+特有的,這可以讓后排乘客更靈活的放置物品,很適合家庭出行的使用。
雖說銳·混動e+增加的電池組并沒影響乘坐空間,但行李廂卻難以再保持一個完整的平面,前后有明顯的高度差。
為改善這種情況,工程師在后儲物格中設計了支架,打開支架配合可移動的擋板后,也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平面,方便運輸大件物品。最終銳·混動e+的行李廂空間容積為479L,相比CR-V的HEV車型的503L并沒有減少太多。
編輯總結:和CR-V銳·混動e+一天接觸下來,其90%的時間都是在使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輛,發動機工作的機會少之又少,可以說你完全可以拿它當一輛電動汽車來使用。當然目前來看CR-V銳·混動e+的售價或許會成為很多人難以擁有它的理由,但我想對于本田來說,這輛插混的CR-V更具有戰略意義,也是本田未來實現更廣泛電動化的必經之路。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王天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shijia/142944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