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這是大家最喜歡看到的場面,因為接下來肯定會上映一場精彩好戲。如果強強聯合的主角是長安汽車、華為和寧德時代,那簡直就是個炸裂的天團,可以想象到,大家都會很期待這個組合能搞出點什么來,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了。會不會太高調了點?大可不必擔心,強強聯合就是為了要這種樹大招風的效果,不然你又怎么會注意到他們的首彈作品,這臺阿維塔11。
先來簡單介紹下背景,阿維塔,這是一家由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等公司共同持股的新造車公司,阿維塔11則是阿維塔品牌的首款車型。雖然是個全新品牌,但背景太猛了,聽上去簡直就是個理科生大集結,而且還是拔尖的理科生,把數理化全都占了,似乎一出手就能拿下高分。
阿維塔11定位為純電動轎跑SUV,新車基于CHN平臺打造,這個平臺很好理解,其實就是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這三家巨頭的首字母,也就是說大家都有出力,更有優勢的是,多種車型可以同平臺開發。阿維塔11在8月8號正式上市,除了一款限量的特別版,新車目前共推出3款車車型,售價34.99-40.99萬元。
很多人的下一個問題馬上冒出來了:我該去哪看這臺車呢?首家阿維塔體驗中心剛開業,在重慶,接下來在全國十大城市你都能看到阿維塔體驗中心,廠家的目標是要開出110家。其實在零售網絡方面,基本是不需要顧慮的,因為三巨頭里有長安和華為,各種前衛的或傳統的體驗元素都能給你玩轉。
還有個重要的事情要說明一下,試駕車我們是摸到了,但這是一臺試裝車,而且還是比較早期狀態的試裝車,上次我們已經在廠家安排的場地里簡單開過這批車(視頻在下方),這臺車的大屏和大部分的駕駛輔助系統都不能體驗,因為上面還沒有這些功能。另外在一些配置上,最終的量產車還會有調整,也就是會和今天看到的這臺試駕車有點不一樣。所以接下來我們主要看看設計、體驗下空間,以及把車開上路簡單感受下它的動態表現。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阿維塔11有著非常特別的設計語言,簡單來說就是你第一眼看過之后就會記住了,整個輪廓更像是個雕塑。
簡潔的前臉設計令人過目不忘,采用LED光源勾勒出的前臉結構看起來極具運動氣質,全新的分體式大燈組正是當下流行的設計元素,新車前臉僅通過線條勾勒,并沒有使用過多裝飾。
側面來看,新車通過流暢的線條營造出極富運動的設計風格,雙腰線設計和尾部隆起的腰線更是平添了幾分肌肉感。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80/1970/1601mm,軸距為2975mm。
毫不意外,這臺阿維塔11的車身布置了一堆傳感器,具體有3顆激光雷達、6顆毫米波雷達、13顆高清攝像頭、12顆超聲波雷達,總共是34顆,最顯眼的是3顆激光雷達,整個布局看上去并不突兀,反而增添了點科技味道,設計挺精致的,總之這一堆傳感器沒有讓阿維塔11的整個外形變得千瘡百孔。
獨特的溜背式設計擁有垂直后風擋玻璃,同時還配備有尾部機械升降擾流板。流行的貫穿式尾燈組也出現在新車之上。
說到充電,三巨頭里的寧德時代該發力了,首先阿維塔11目前有90kWh和116kWh兩種容量電池包,采用的是三元鋰電池,其中116kWh電池包能量密度高達190Wh/kg。最有殺傷力的是,國內首款高電壓三元體系2.2C快充電池最先裝車的就是阿維塔11,充電電壓范圍400V~750V。
另外,阿維塔將與能源企業bp共建高壓快充網絡。到時候這個高壓快充網絡單場站功率可達480kW,單槍最大功率可達240kW,充電10分鐘可續航200公里。這張網未來將在19個城市覆蓋,總站點在100個以上。這也是個很棒的體驗,等之后這個快充網絡落地之后我們一定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體驗分享。
輪圈設計不算特別有個性,但氣勢絕對夠,因為尺寸相當大,入門車型已經是21英寸輪圈起步,我們這臺試駕車畢竟還是試裝階段,因此它裝備的頂配車型上面的22英寸輪圈,實際的量產車應該是裝備21英寸輪圈。輪胎方面,它裝備的是馬牌PremiumContact 6輪胎,輪胎尺寸為265/40 R22,這款輪胎定位不低,它有低滾阻和優異的舒適度等特點,在提升彎道操控水平上也有不少幫忙,另外廠家介紹這款輪胎還特別有針對性地優化了剎車制動距離。
● 內飾和空間:復雜造型讓后備廂吃虧
來到內飾,最先吸引大家眼球的肯定是3塊屏幕,不過前面也說了,屏幕這次還玩不了,熱情一下子涼了不少。既然這樣,那就好好看看設計,新車采用環擁式感應座艙設計理念,位于中控臺中央的“Vortex情感渦流”設計十分新穎,其可以根據燈光演繹不同的主題模式。內飾配色方面,新車將提供青灰和勃艮第紅兩種配色,分別主打運動以及豪華感。
車機系統絕對會是一大亮點,因為這是華為負責的部分,采用的是華為HarmonyOS智能座艙車機操作系統,一芯多屏的設計玩轉了3屏之間的流暢轉換。另外華為在阿維塔11的“勢力范圍“還包括華為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和華為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只不過牌是打出來了,但實際效果只能等到我們試駕過量產車以后才知道。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平臺
除了大家都能看到的三塊大屏,其他配置上,這臺車還有最大功率50W的手機無線充電和全系標配14揚聲器+1個12通道的外置功放,配備RNC(Road Noise Cancellation)主動降噪和ASE(Active Sound Enhancement)主動聲浪技術,其可模擬發動機、飛機起飛以及賽車等音效。
配置還有不確定的地方,但空間基本是定型了,來看看它的表現。首先第一印象肯定是不錯的,因為座椅看上去很帶感,它采用Nappa真皮與麂皮材質拼接而成,還是桶形設計,運動感滿滿。另外座椅的配置很到位,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和按摩都有了,來到后排,全系都可以選后排獨立座椅,也就是變成4座車型,然后還可以繼續選裝座椅加熱、通風和按摩功能,享受上一下子和百萬行政級大型車看齊。
乘坐感受也不錯,支撐和包裹都到位,但空間表現一般,特別是后排,腿部空間沒有優勢,后排中間座椅也沒有頭枕。
儲物空間表現給力,實用性沒問題。
作為一臺中大型SUV,這個后備廂還挺出戲的,感覺就像是站在一臺中型轎車的后備廂前,內部空間也一般,后排座椅放平之后和后備廂還有個不小的落差,影響了實用性。那該怎么解決呢?阿維塔11的答案是讓你跑到前面,它的前備廂倒很不錯,容積達到95升,可輕松容納一個20寸登機箱。
● 操控:動力夠強身手敏捷
動力方面,阿維塔11搭載華為雙電機系統,前電機最大功率195千瓦,后電機最大功率230千瓦,綜合最大功率425千瓦,最大扭矩650牛?米,車重前后配比50:50。是的,動力部分也由華為來指揮帶兵,華為帶來的DriveONE三合一電驅單元集成電機、電控及減速器,高集成度帶來一個緊湊的模塊,動力系統采用油冷散熱,同時也兼容兩驅車型,劃重點,阿維塔11后面還有兩驅車型實錘了。
這臺車的運動人設在上次的場地試駕里已經很好地展現了,來到開放道路,它也不準備“老實”起來。只要加速踏板稍微深踩一點,你就一定不會質疑官方公布的,不到5秒的“破百”成績,所以剛上手的話還是要冷靜一點,要不還是先從節能模式開始吧。
還是熟悉的劇本,爽快的動力輸出響應給大家帶來的第一印象肯定不會差。加速踏板給人感覺就是聽話,起步出力那一下還有點小暴力,這樣的起步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足夠給出一個面露笑容的表情。
加速踏板深踩下去,力量馬上就釋放出來,很多時候前輪還會打滑響起來,有點潑辣的味道,這樣的爆發力同樣給人留下挺深的印象。
對待加速踏板穩著點開的話,順滑的動力輸出質感相當討喜,連貫的提速動作自然讓人感覺舒服,流暢程度可以說是做到了隨心所欲,這里確實很難讓人吐槽。
節能、舒適、運動三種駕駛模式中,我覺得舒適模式最適合日常使用,動力響應、動力儲備都可以滿足一般駕駛需求,同時相比運動模式而言,舒適模式還能兼顧一定的能耗表現。
剎車的腳感挺好適應,但偏軟的懸架調校在這塊就給人感覺不太滿意了,因為只要剎車踩深一點,你就能感覺到比較明顯的車身俯仰,一晃一晃地不怎么淡定。
阿維塔11的懸架結構為前鋁合金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其中副車架、轉向節、控制臂均采用鋁合金材質,至于這個級別很火的空氣懸架配置,阿維塔11上面倒是沒出現。不過它的身手很快會把輕視的聲音干掉,只要把這臺車放在場地里,它會迅速地讓你嘗試到它那不低的極限,這是同事上次試駕的感受。
那就從運動性聊起,這次來到開放道路,環境簡單多了,但還是能感受到懸架不錯的支撐性,感覺就是靈活。短板可能就是方向盤圈數有點多,將近3圈了,好在實際的轉向表現又扳回來,感覺一點也不模糊,車頭跟進挺快,很能給人信心。
至于濾振方面,它的表現ok,感覺它有一種化零為整的功力,細碎的振動處理得很好,也保留了一定的路感。面對較大的坑洼,前排的感覺也不錯,濾振很到位,反饋回來的沖擊不生硬,還挺整,但后排感受到的沖擊比較直接,砰砰兩聲非常干脆,有厚重感但不夠韌勁。
帆式主動升降尾翼具備“隨車速感應”功能,當車速大于90km/h時自動升起,最高可升起17.5°,梳理后部氣流,增大車尾下壓力并優化風阻;車速小于60km/h,尾翼自動收起。
阿維塔11裝備自主研發的RNC(Road Noise Cancellation)主動路噪消減系統,這是一套效果更強,成本更高的降噪系統,阿維塔11的獨門招式就在這里,同級別對手都沒有這個配置。它通過麥克風和震動傳感器來收集路面信息,從算法、嵌入式開發到整車匹配優化,100%全自主研發。不過,試駕車同樣還沒有裝備這套系統,實際感受又只能留到下次再聊了。談談這車現階段的隔音表現,感受還可以,畢竟廠家在這方面做到挺到位,增加了不少吸音棉,對降低路噪有不少幫助。
● 總結:
在球場上,三巨頭的第一個賽季并不會被很多人看好,因為三巨頭各有鋒芒,湊到一起難免會互相“扎“到,需要先磨合下。不過,在阿維塔背后的三巨頭里,我看到的是齊心協力,三巨頭之間的溝通很順暢也很實在,因此,他們的第一波攻勢,阿維塔11就已經使出不少猛招。可惜的是,今天的試駕只能感受到它的基本功,那些猛招還要等到量產車試駕才能體驗到,好在它的基本功沒有讓大家失望,動力和操控更是個驚喜,下次的量產車深度體驗就更值得期待了。(圖/文/攝影 汽車之家 王子平)
來源:汽車之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shijia/18196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之家,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