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本田這個在坊間充滿魔力而頗具傳奇色彩的汽車品牌,最為廣大粉絲們所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其曾經叱咤F1車壇的“魔鬼”渦輪發動機,以及由其所衍生出來搭載在民用車型上的一系列高轉發動機。當解開VETC封印時,那瞬間爆發出的“冠軍”迷人聲浪則將本田推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買發動機送車”一句戲言卻正道出了本田的品牌精髓,即在以發動機為代表的汽車核心機械部件領域,本田始終憑借著自身的堅持和力量攻克一個個難關,并樹立起了許多技術里程碑。其實,在為車迷們所膜拜的性能層面之外,本田發動機的高效燃油經濟性和產品卓越的空間實用性也始終是其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和研發終極目標。
當i-MMD銳混動系統于這兩年來逐步被引入并鋪開至本田在中國銷售的更多主力車型時,其憑借良好動力體驗和燃油經濟性的優異協同效應,助推本田于蕭索車市中逆勢上揚。而本田顯然更加著眼于未來,面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具活力、最具創造性的汽車市場,決定將SPORT HYBRID e+ 插電混合動力系統也引入進來。
無限趨近于EV的PHEV
2018年,本田于日本本土發布了一臺名為clarity的PHEV車型,而此前clarity于2017年剛剛亮相時,本田為這臺車同時規劃了三種不同的動力路線,即EV、PHEV和FCEV。要知道,不同的動力路線其產品底層架構也往往不盡相同,而本田選擇一個產品架構可以兼融三種動力,首先就說明了其架構的通用性和兼容性已經足夠優秀。
其次,雖然SPORT HYBRID e+ 是一套插電混動系統,不過依托于i-MMD混動系統的強悍能力和成熟設計,本田并沒有選擇完全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i-MMD混動系統的基礎上通過部件的加強和結構優化來搭建新的PHEV系統,有效節約了系統開發成本和車體結構研發成本。
再次,本田這套PHEV混動系統的工作原理與i-mmd系統十分類似,然而得益于所搭載高達17kWh的高功率鋰電池,clarity可以以純電方式行駛多達113KM,并且純電時速最高可達160Km/h。如此卓越的純電續航使得搭載本田PHEV系統的車型可以輕松應付日常城市通勤需求,而由此帶來的成本將比混動車型降低更多。
事實上,很多廠商都在近一兩年內推出PHEV車型,由于國內一些大城市的政策限制,這些新能源車型也愈加成為了想要成為有車一族消費者的首選之一。而對比同類產品,本田PHEV車型得益于其依托強悍成熟的i-MMD混動系統而搭建,所以在遠途以及高速等工況下,其動力體驗和續航體驗要更加優秀。一方面源于其油電系統配合無間親密的協同能力,另一方面則在于這臺1.5L自然吸氣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所具備的高達40.5%的強悍熱效率。而在此熱效率的基礎上,該發動機配合系統雙電機能發揮出最大功率135千瓦,峰值扭矩315牛米的強勁動力。
所以,當你駕駛著加滿油的clarity以巡航狀態而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成都和西安間的800公里高速時,傳統燃油車或再也難入法眼了。
最后,一向被譽為空間魔術師的本田為了賦予clarity更為寬裕的乘坐空間,以及減少整套PHEV系統對于空間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在人力可及的范圍內將三電控制系統體積縮小。比如:
電機的制作工藝由以往的圓形繞組方式變為方形線圈,這使得電機總體積中線圈的占比從原來的48%上升到60%,而電機總體實現了23%的小型化,功率密度比以往提高到1.4倍,扭矩密度提高到1.3倍。
高功率大容量電池組被安放在了底盤位置,降低了車輛重心。這種低重心的布局設計,也提高了車輛的行駛性能,車輛更具操控感。同時IPU(智能動力單元)更加薄型扁平化,使車輛實現了更寬敞的座艙和行李箱空間,大大提升了駕乘舒適性。
在優化布局的同時,本田對于整套系統的安全性也極為重視。電池系統采用了水冷方式,既有效利用了空間,又確保了出色的冷卻效果。綜合水冷系統還采用了略過切換回路設計,有效冷卻電池和高壓組件,提升了電池的耐久性,使得在汽車正常壽命周期內無需更換動力電池。
以上種種,構成了本田SPORT HYBRID e+PHEV系統的優勢所在,而在如此理論層面的優勢下,搭載該系統的clarity究竟表現如何呢?
異域來客
大眾侃車此次幸運地得以于clarity PHEV這臺并非面向中國市場的產品近距離接觸,來體驗本田SPORT HYBRID e+ 插電混合動力系統的特性和魅力。
這臺身形尺寸與思域相仿的異域來客,其外觀設計依舊散發著濃厚的本田氣息,全車多以鍍鉻飾條來起到裝飾作用,但又不顯庸俗,而是恰到好處。車內則是一幅典型的日系溫馨家居畫面,簡潔的中控搭配細膩的木紋裝飾,仿佛讓人置身于nitori的賣場。
不過,當把clarity開上賽道,其駕駛體驗展現了與其設計完全不同的風格,“靜若處子,動如脫兔”或許是對其最好的評價。
雖然此次體驗車型為右舵的日規版本,但是只要稍加熟悉變不會有什么不適。并且,clarity即便在低速模式下那毫無虛位的轉向也時刻提醒著駕駛者打起100%精神,用我們日常的話來形容,這臺車的轉向很賊,其實這恰恰是偏向于運動化的轉向調校。而這樣的調校如今在國內本田在售車款上已經很難有機會體驗到了。
基于本田PHEV系統可以全域純電行駛的特性,如果按照日常的駕駛習慣來駕駛的話,clarity在90%時間表現的都像是一臺安靜的EV車型。在安靜的車內環境中,駕駛者可以敏銳的捕捉到底盤傳來的細微震動和對于不同路面的反饋,異常細膩。就在不知不覺中,時速已經突破了100Km/h,然而整體加速過程并沒有純電汽車的突兀,而是潤物無聲般的舒適。
不過,當需要急加速的時候,clarity的PHEV系統還具備一個隱藏功能,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有著燃油引擎加持的系統。將油門踩到底,在明顯的感覺到一個開關被打開后,封印隨即解開。發動機會隨著怒吼聲與電機一起全力驅動車輛向前,依然是本田的感覺。
有計劃地走向未來
百年汽車工業,一幅鴻篇巨制。在汽車剛剛誕生的時候,電動車曾與燃油車共同問世,然而最終燃油車成為了主流,電動車則銷聲匿跡。百年之后,純電汽車已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在業內外的共識中,又一次登上了宏大舞臺。
從這點來看,無論是HEV還是PHEV,在通往EV的道路上,都只是過渡方案。那么過渡方案的主觀和客觀存在時間,則取決于政策和市場共同推動下的汽車電氣化速度。
從近年來的政策來看,在汽車新能源大的發展戰略下,國家已經從單一電解液電池汽車方向改變為包括燃料電池、增程式電動等多種路線共同發展戰略。而雙積分法規則或許因為宏觀經濟形式的不確定性至今沒有真正落地。
所以,對于本田這樣看似新能源產品推出較慢的企業而言,政策法規的壓力并沒有坊間傳聞那么大。其當下所采取的依然是主打i-MMD混動產品的戰略,這不但符合其自身產品迭代速度和研發節奏,也在目前純電汽車依舊受到里程、充電等眾多客觀因素限制的狀況下,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而在2020年,本田決意引入其PHEV車型到國內則是對其新能源戰略短期規劃的補充和對一二線市場需求的反饋。屆時,本田將形成以i-MMD混動家族為主,PHEV產品為輔的新能源陣容,而這樣的陣容目前看來將在未來的數年內擁有較強的市場需求和競爭力,而本田的EV車型則可以伺機而動,在市場渴求時有計劃地被引入。
基于國家對于上綠牌車輛的法規要求和市場真實需求,SPORT HYBRID e+PHEV是一個現階段極佳解決方案。既免除了用戶長途駕駛的里程焦慮,又免除了限號限行的尷尬。在某種意義上,真正實現了本田追求的“提供更加自由的移動樂趣”。
來源:大眾侃車
作者:羅逸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00574
以上內容轉載自大眾侃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