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踏步前進的沃爾沃
徹底拋棄柴油發動機,提供100%純電動版本……這是沃爾沃為旗艦SUV車型——全新第三代XC90制定的新時代技術路線。這款全新XC90預計將在2022年推出上市,而生產地則是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SPA平臺”工廠。
時間進入到2020年,從現在開始,歐洲的絕大多數汽車廠商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盡快拋棄大排量發動機,推出盡可能多的混合動力或者純電動車型。
SPA平臺打造的三排座XC90
如果不這樣來拉低在售車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量值,那么將會在2021年到來時,接受歐盟巨額的“生態懲罰”。
最近我們時常提起一組數字:95g/km!這是歐盟對汽車廠商下的死命令。
為了達成巴黎協定的碳排放約束,“舊大陸”的汽車廠商別無選擇。大眾集團借MEB純電動平臺拉開了史無前例的電動車戰略序幕;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則憑借在電動技術方面的積累,開始利用PHEV和EV兩條腿走路;而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都宣布了各自的電氣化戰略,多達幾十款新車將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推出。
XC40 Recharge P8 AWD
對于以“環保”為名片的沃爾沃來說,有什么應對95g/km的措施呢?
在過去的2019年,沃爾沃曾提到,將在2025年之前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為此,在進入EV時代之前,沃爾沃就已經開發了PHEV插電混合動力技術,在國內銷售的車型上,則以“T8 E驅混動”命名。
為了繼續深化電氣化轉型,在2019年10月,沃爾沃在歐洲推出了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車——XC40 Recharge P8 AWD。這款緊湊型SUV一方面可以應對歐洲人對SUV的青睞;另一方面則順應時代,成為一臺“新能源車型”。而Recharge,或許也將成為沃爾沃電動車的后綴名。
XC40 Recharge底盤結構
電動版XC40的性能指標也處在主流水準上,前后軸電機的綜合功率高達300kW,最大扭矩600Nm,78kWh的鋰電池在WLTP規則下續行里程為400km。而充電部分,快充模式下,40分鐘可充80%的電量;快充完全充滿,則需要3小時20分鐘。
目前SPA平臺的電氣化架構
有了電動版XC40打前站,XC90 Recharge則有了一個可以參照的模板。根據接近沃爾沃的消息人士透露,現階段瑞典哥德堡正在開發下一代XC90,其中就包括純電動版本。這款全新旗艦SUV將基于沃爾沃的SPA2平臺開發,像XC40 Recharge一樣,電池組安裝在車廂地板下。
不過就目前來說,我們尚不清楚XC90電動版會使用何種型號的電池,但根據猜測,其綜合性能不會低于XC40 Recharge,大概綜合功率和續航里程會看齊XC40 Recharge甚至表現更好。至于柴油機,下一代XC90不會使用了,內燃機選擇有且僅有汽油混合動力。
針對銷售問題,沃爾沃也提供了參考數據。
比如在2020年,沃爾沃預計PHEV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將占到20%左右;而到2025年,純電動車型的銷售占比會達到50%。這不僅是一個瑞典豪華品牌的理想化模式,實際上也是大多數歐洲豪華品牌的努力方向——電動車更安靜、動力表現更好、單位碳排放更低。
至于溢價、充電、電池壽命等等問題,這些則是在發展中需要花時間慢慢解決的問題。
廉價品牌的明天在哪里?
對于豪華品牌來說,電動車可以透過裝備、氛圍、設計和性能來體現溢價,但是對于廉價品牌來說,未來的電氣化有應該是什么樣的呢?雷諾達契亞顯然是另一個現實案例。
歐洲人對于達契亞的定義,就是Low-cost。這個詞組近一年多里在歐洲被多次提及。一個是關于雷諾旗下廉價車品牌達契亞,另一個則是關于雪鐵龍——PSA集團正在借雪鐵龍品牌在印度研發Low-cost小型車:SC21和SC24,基于CMP平臺打造,包括電動版和汽油版。
雷諾電氣化車型規劃
事實上,雷諾曾在2月14日的財務業績新聞稿中透露,達契亞品牌將在2021年推出100%電動化的小型車和SUV車型。
對于達契亞來說,生存之道就是超低的準入門檻。其暢銷車Logan,起售價不到8000歐,對于歐洲的低收入者是一大誘惑——來自雷諾的動力系統,小巧的車身和硬塑料內飾都是實用主義的價值取向。但對于部署電動車來說,低價格又是最大的障礙,有可能會顧此失彼。
雷諾對此作出過解釋:羅馬尼亞品牌將提供盡可能便宜的產品,這是第一標準。這樣的說辭,不免讓人對于產品規劃產生一些聯想。
雷諾的Z.E.電動化車型系列
從本質來說,雷諾品牌是技術主體,繼Twizy、Zoe、Fluence之后,雷諾還有Kangoo、Master等LCV(輕型商用車)電動版車型。而在Clio、Megane以及Captur上,雷諾又在賣力推廣E-Tech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兩種新技術。那么,對于達契亞品牌來說,大概會成為一個廉價電動車的“傾銷”品牌。
我們在名為《2020加速電氣化進程,雷諾將推九款新車》的報道中也明確表示,達契亞將在2021年春季在歐洲市場推出一款入門級的電動車,而這款車正是雷諾在中國市場投放的“e諾”——City K-ZE。
e諾這款車,按車身尺寸來劃分屬于微型車范疇,車身設計類似于SUV的樣子,但實質上是一臺Crossover。其較小的車身限制了電池的體積和容量,當然也為低價做了一些鋪墊。
e諾(City K-ZE)的原型車:
印度市場的Kwid
中國版的e諾在性能上也只是處于入門的狀態,比如電機最大功率33kW,最大扭矩125Nm;電池容量26.8kWh,續航里程271km,最高車速只能跑到105km/h。以這樣的表現,只能作為城市中遮風避雨的代步之選,毫無任何享受可言。
不論怎樣,實惠是e諾作為雷諾在中國推出的首款電動車最大的特點。中國版補貼后起售價6.18萬元,最貴也僅為7.18萬元。若是起售價換算為歐元,為8168歐元,和Logan的起價相差無幾。
東風雷諾e諾
假設定價為10000歐元起售,相比大眾、標致、歐寶以及MINI等品牌動輒一兩萬歐的電動車,優勢顯而易見。
不管是價格相比燃油車會更貴一些,還是后續大量貼牌雷諾的電動車型,這個羅馬尼亞的廉價汽車品牌都會在2020年拉開其電氣化轉型的大幕。畢竟純粹靠低價取勝的時代已經變了風向,95g/km也是達契亞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議題。
盯準高檔車消費人群的需求
作為歐洲的新晉汽車品牌,DS相對于“舊品牌”顯然沒有那么重的歷史負擔。首先,DS品牌獨立運作僅僅六年時間;其次,品牌旗下車型數量較少;最后,依托于PSA集團的技術支持,DS裝車的都是集團的最新技術,比如PHEV插電混合動力和EV純電動。
因此,DS的轉型比任何品牌都要快。僅僅一年多時間里,法國人就推出了DS7 Crossback E-Tense 4x4,和DS3 Crossback E-Tense。正如我們前文所提到的,前者是PHEV車型,后者是EV車型。
DS甚至宣布,以后推出的每一款新車,除了有傳統內燃機選項外,還會有“新能源”選項。也就是說,現階段基于EMP2平臺打造的新車,會使用PHEV插混技術,比如DS7 Crossback E-Tense,純電行駛里程為58km,而二氧化碳排量僅為30g/km。而基于CMP平臺打造的小型車則會提供純電動力系統。
對此,DS的首席執行官易博豐(YvesBonnefont)曾對此解釋過,他表示“對于DS品牌而言,電動化是一種高端的動力總成”。他進一步提到,“你不會因為沒有選擇而購買電動汽車,你之所以選擇電動車,是因為對電動車會感到興奮。”
這個所謂的興奮應該是來自于全新的駕駛體驗:一系列的ADAS駕駛輔助系統、數字化駕駛艙以及暢快的加速,而不是在于需要充電或出現故障的時候。
對于DS這個年輕的汽車品牌來說,在歐洲已經透過第一輪產品建立了一個初步的高端印象,但距離梅賽德斯-奔馳、BMW甚至奧迪第一梯隊的豪華品牌還有一段距離。但即便如此,DS仍然堅信,透過“面向未來”的電動車能撬動一部分藍海市場,即從BBA處挖墻腳。
法國人之所以會針對DS3 Crossback推出E-Tense純電動版本,是因為DS盯準了購買人群的生活方式。
CMP平臺的電動車架構
首先,這幫人通常住在城市區域,擁有較好的收入和居住條件。其次,城市已經越來越多地對內燃機,尤其是柴油機進行限制。最后,在法國購買電動車會有6,000歐元的補貼,其購買成本低于同配置的汽油機版本。
為此,DS還拿出了一個數學模型。根據計算得出,E-Tense電動版每月使用成本469歐元,其中425歐元屬于還貸的資金;而汽油版本因為要加油,每月使用成本高達512歐元,但其中有395歐元屬于還貸資金。從成本來看,電動版的優勢更明顯。
除此之外,DS品牌還為電動車用戶考慮了諸多使用場景。比如,可以為車主在車庫安裝充電盒;開發了MyDS應用程序來解決遠程控制和車輛信息匯總的問題;另外,在沒電的時候,車載地圖還可以推薦最近的充電設施。
來自全球知名咨詢機構IHS Markit的預測數據顯示,DS品牌計劃在2020年生產8,000輛DS3 Crossback E-Tense,這將占到該系列車型總產量的10%。
而易博豐此前還透露,高端小型SUV的車主,每天開車出行的距離為40公里左右,所以電動車顯然更適合他們。而DS3 Crossback E-Tense的WLTP續航里程為320公里,可以滿足這部分歐洲消費者幾天的出行需求。
大概會有人質疑DS品牌的發展策略,比如其在中國的策略已經徹底失敗。不過對于DS品牌來說,守住歐洲在當下更具有現實意義。我們可以看到,在歐洲的二線豪華品牌中,捷豹、雷克薩斯、DS的銷量相差不大(只說品牌格局,此處不討論產品)。
捷豹在過去的2019年賣掉了76,839輛新車,市場占有率0.49%;雷克薩斯賣掉了55,801輛新車,市場占有率0.36%;而DS的銷量則為52,597輛,市場占有率0.34%。從產品線來看,DS僅有兩款車型售賣,在體量上不如兩個競爭對手,但銷售勢頭保持增長。
所以電氣化是DS的機會,后續DS9,還有新一代DS4上市后,市場份額應該會進一步擴大。毫無疑問,早轉型早受益。
來源:天天汽車
作者:艾斯帝夫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09614
以上內容轉載自天天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