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近年來一直在測試新車的能耗大小和續航里程,并據此對車輛評級,2020年最新一期電動車能耗排行榜也已經公布。
報告顯示,同2019年相比,特斯拉Model 3取代現代IONIQ成為第一,此外前5名中特斯拉從去年2席增加到今年4席。
而新增的奧迪e-tron、保時捷TayCan純電等新車型包攬了倒數前3名,特別是號稱“特斯拉殺手”的保時捷TayCan,綜合能耗居然是Model 3的兩倍多。
看到這份報告的第一眼,大家的反應是什么?
特斯拉、現代牛逼,保時捷、奧迪垃圾?
但當我把這張表轉化了一下,排位順序未變,新增加了3項指標,取每項指標中最優和最差前5名,按照碰撞測試標示法,優秀標綠色,糟糕的標紅色,再來看看,有什么新發現?
比較巧合的是,各項指標最好和最差的基本都集中在固定幾款車型上。
這里,
低速節能率=(綜合能耗-城市能耗)/綜合能耗;
高速續航折損率=(高速能耗-綜合能耗)/綜合能耗;
高低速能耗差=高速能耗-低速能耗。
一般來說,電動車城市低速行駛能耗更低,那么節能率越高,說明低速相對行駛里程更遠;高速續航縮水越嚴重。反之,高速續航折損率越高,說明高速續航縮水越嚴重。
同時,高速續航縮水越少,高低速能耗差越小,說明續航受速度影響越小,即續航更穩定。
從表中可以看出,日韓系車,現代Kona、起亞Niro EV、日產LEAF三款車型低速節能效果相對更好,但高速續航縮水嚴重。
特斯拉Model S/Model X、奧迪e-tron、保時捷TayCan純電版都是性能版車型,低速并不怎么省電,但高速續航縮水也少,續航更穩定。
而對于電動車來說,續航的穩定性代表著技術的成熟性,比如一些國產電動車,實際跑10公里表顯續航要掉15公里,但特斯拉實際跑多少表顯續航掉多少,這就是差距。
從這里也能看出,能耗雖然代表著環保時代的訴求,但并不代表車企的技術實力。例如排名最后的保時捷TayCan、奧迪e-tron、特斯拉Model X/Model S雖然能耗更高,但整體續航也更穩定。
就像在燃油車上,我們不能說保時捷TayCan的油耗比現代Kona(國產昂希諾)高,就說TayCan技術不如Kona。對于保時捷TayCan、奧迪e-tron來說,性能比能耗更重要。
當然,從整體來看,確實還是特斯拉最強,不但能耗低,所有車型續航也相對更穩定。
綜合能耗前5名中,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就包攬了4個。反觀傳統車企捷豹、奧迪、保時捷居然墊底,這里并不是誰電機功率大誰就有理,例如Model 3長續航版,最大功率220kW(299Ps),可比奧迪e-tron最大功率230kW(313PS)大不少,能耗卻不到其2/3。
我想原因除了特斯拉極低的風阻系數,例如Model 3風阻才0.23cd(奧迪e-tron風阻系數0.28cd),而一般車型都在0.3cd以上;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特斯拉在電控,能量管理方面確實做到了行業頂尖水平。
讓人意外的是現代IONIQ純電版躋身第二名,而它的車身長達4470mm,不折不扣的緊湊級轎車。所以原因可能就是它的風阻系數確實低,才0.24cd;其次車也不重,電池才28kWh,標準續航250公里。
車小不一定就能耗低
值得一提的是,在綜合能耗中,我標注了雪佛蘭Bolt、寶馬i3、菲亞特500e、MINI Cooper SE等5款車型,你有沒有發現,它們都是小車,也不是以性能見長的車型,但能耗卻都不低,甚至比Model Y性能版都費電,這是什么原因?
我想除了可能有技術原因,剩下的就是,這幾款車造型相似,所以它們風阻比較大?
最后還有一點讓我不解的是,保時捷TayCan純電兩款車型低速能耗居然比高速要高,這是不是有點違背常理?它打破了“電動車高速更費電”的理論啊,所以如果不是官方手滑填錯了數據,我真想不出合理的解釋。
你覺得是什么原因?
來源:Autolab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13929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