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起亞現在已經有了兩款電動汽車,分別是Soul電動版(國內版稱秀兒)和起亞Niro電動版(國內版稱極睿),但它們與大眾e-UP!一樣,都是通過燃油車平臺打造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電動汽車。隨著S計劃的發布,起亞首款專用電動汽車即將正式粉墨登場,展示起亞下一代充電技術和專為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家族打造的全新平臺。這些新技術不久的將來也會逐漸滲透到起亞產品陣容中更多的主流車型上。
據悉,起亞首款專用電動汽車內部代號為CV,基于2019年日內瓦車展全球首發的Imagine概念車,將是第一款基于現代集團全新E-GMP專用電動平臺的量產車。這款全新電動跨界SUV將利用起亞最近與克羅地亞電動車超跑品牌Rimac的合作來提供強勁的性能,續航里程達到480公里,具備超快充電技術,競爭對手鎖定為Model Y,預計將于2021年下半年全球首發。
按照起亞美國公司產品戰略總監史蒂夫·科索夫斯基(Steve Kosowski)的說法,起亞CV最大續航里程約為480公里,充電時間不到20分鐘。同時,E-GMP平臺還將采用與保時捷Taycan相同的800伏技術,并將配合IONITY(歐洲電動汽車充電網絡供應商,起亞也有入股)350kW快速充電網絡使用。雖然起亞并沒有完全透露E-GMP平臺的技術細節和性能規格,但是我們確實知道該平臺具有可擴展性,可以為不同尺寸、不同車身樣式車型提供技術支持。
實際上,盡管起亞CV將是未來的核心車型,但它不會成為起亞直接的旗艦車型,不一定是最大或最貴的,而是技術最先進起亞汽車,相反Tururide SUV和K9豪華轎車才是旗艦。起亞的首席設計師盧克·唐克沃爾克(Luc Donkerwolke)在2019年日內瓦車展上推出Imagine概念車時曾將其稱為“情感旗艦”,并建議概念展車與量產跨界車幾乎不需要做出任何改變。
從曝光的效果圖來看,起亞CV的造型的確完全借鑒了起亞Imagine概念車,前臉設計如出一轍,起亞經典的虎嘯式進氣格柵進一步進化,現在變成了一個橫跨全寬的完整LED燈組,包括發動機蓋上的線條、車身側面腰線與車頂線都完全保留了下來,只是做了一些實用的調整,比如下進氣口以及側面鍍鉻飾條,側面防擦條一直延伸到輪拱罩以及前后保險杠的底部,并采用了與車身不同顏色的黑色設計,同時搭配設計更漂亮的大尺寸鋁合金輪圈。
轉到尾部,起亞CV雖然也能看到起亞Imagine概念車的元素,比如緩傾斜度的后窗,但明顯有所區別,畢竟概念車展示的線條與造型足夠漂亮但不夠實用。新車的尾燈同樣采用一體式設計,造型則借鑒了起亞Stinger轎跑,又結合了Imagine概念車的側面條狀設計;后備箱蓋的設計看起來實用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增加了一個小尾翼。
按照起亞S計劃戰略布署,未來五年內起亞電動汽車的數量將從目前的2款增加到11款之多,很明顯基于起亞Imagine概念車的CV將一馬當前,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力爭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不包括中國)中占據6.6%的份額,同時使電動汽車達到同期銷售額的25%。起亞CV的更多消息,敬請關注新浪汽車的后續報道。
來源:新浪汽車-編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14713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浪汽車-編譯 ,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