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在個人微博透露了比亞迪漢EV<漢EV的一系列測試數據。
麋鹿測試成績80km/h、百公里剎停距離32.8米、能量回收里程近35%,使續航里程增至700km+、充電10分鐘可續航135km,25分鐘可將電量從30%充至80%......
官方消息顯示,比亞迪漢EV即將于6月正式登陸市場。趙長江此番如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式的營銷無疑為其打響了前哨戰。
從去年公布0.233的風阻系數,到今年早些時候的刀片電池,再到近期一大批媒體的實車靜態體驗,比亞迪為漢這款新品的營銷絞盡腦汁,投入了大批資源。
與此同時,比亞迪4月銷量數據顯示,相比于同比增長的燃油車,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卻同比下滑45.9%,1-4月銷量累計同比下滑63.8%,可謂觸目驚心。
至此,比亞迪重振新能源銷量和提升企業業績的希望皆系于漢一車。這一局面將使漢的定價變得尤為重要,尤其當特斯拉Model 3國產標準續航版的售價于近日下探至271,550元后,似乎留給比亞迪漢的定價空間更加狹窄了。
在探討比亞迪漢的定價策略之前,有必要先對特斯拉Model 3的定價策略做一番梳理。
因為,截至一季度,特斯拉的銷量已占據了我國電動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而占據特斯拉絕大部分銷量份額的Model 3自然是所有競爭對手的最佳標的。
4月23日,四部委發布了《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其中“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門檻為30萬元以下(包含30萬元)”這一條一石激起千層浪,外界普遍解讀為“特斯拉專屬條款”。
彼時,特斯拉Model 3國產標準續航版的補貼前售價為323,800元,剛好位于補貼紅線以上。如果在7月23日新政實施后,特斯拉沒有降低售價的話,那么失去補貼資格毫無懸念。
不過,在5月1日,特斯拉一舉將Model 3的補貼前售價降至291,800元。這樣不但滿足了新政補貼要求,更一舉將補貼后售價將至前所未有的271,550元低價位。
這一價格已經初步下探至電動產品主力銷售區間,給蔚來、小鵬、理想等一眾造車新勢力造成了足夠威脅。
但據業內專業人士分析,特斯拉Model 3的售價還有繼續下探空間。在不久前寧德時代的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高層公開表示,下半年特斯拉將會采用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這將使得特斯拉的成本繼續下降25%,勢必會傳導至產品售價端。
有心人發現了特斯拉降價的規律。在特斯拉Model 3國產前后的兩次調價中,每次降價幅度都為3.2萬元。如果下半年該車再次降價3.2萬元的話,補貼前售價為259,800元。按照補貼政策公式計算來看,補貼后售價將為239,550元。
這一售價將令國產新能源產品更為難受。
事實上,特斯拉近乎變態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僅體現在其產品精確到十位數的售價上,更體現在其定價策略和空間都極其靈活。
據專業人士測算,單臺Model 3的毛利高達10萬元左右。這讓特斯拉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自由調整售價,來獲取優勢地位。
而反觀自主產品,受制于研發制造,以及營銷、渠道、人工等成本大頭,毛利率遠不如特斯拉,定價空間和靈活性也遠遜于對手。
那么,面對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斯拉,比亞迪為漢制訂怎樣的售價,不僅將決定該車能否成功,更將左右刀片電池的命運。
可以預見的是,在7月23日補貼新政實施之前,特斯拉大概率會按兵不動,維持現有售價。
所以,Model 3國產標準續航版的271,550元售價已是一步明確先手棋,比亞迪漢的售價勢必會圍繞這個價位來制訂。
那么,到底漢的售價該比Model 3高還是低呢?高的話該高多少,低的話又該低多少呢?
此前,趙長江曾公開表示,比亞迪漢的市場定位將直指BBA的C級、3系和A4L,售價或將處于25-35萬元以內,可以參考唐EV版和DM版的售價。
結合唐新能源24.84-37.79萬元的售價區間來看,如果比亞迪漢的售價與其大體一致,那么風險將不可控。
誠然,坐擁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擁有600km+的續航里程,以及趙長江親自證實的多項亮眼測試數據。可售價如果偏離了軌道,即便產品力出類拔萃,消費者仍不會欣然買賬。
數據顯示,2019年唐新能源累計銷量達39,421臺。其中唐EV版銷量僅為5337臺,月均銷量僅不到500臺,其余銷量皆是插電混動的DM版本車型。
這客觀上證明了消費者對比亞迪產品售價的接受程度,存在著天花板。
實際情況是,在唐EV版29.79-37.79萬元的價位預算中,消費者不止有蔚來ES6這樣的純電競品可選,更有數十款產品力優異的燃油車可選。
對于那些處于限牌限購城市,以追求上牌為首要目標的消費者而言,選擇價格更低的插電混動產品更加劃算,也更加務實。
另外,比亞迪漢也將同步推出EV版和DM兩種車型,DM版的售價更低,也勢必會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但比亞迪漢在銷量之外還肩負著推廣刀片電池這一重任,畢竟比亞迪希望借刀片電池切入供應鏈市場,來增加新盈利渠道。
可刀片電池的優勢在PHEV上難以凸顯,混動結構決定了電池的配角身份。而EV車型才是刀片電池大展拳腳的最佳平臺,但如果定價在30萬元以上的話,不免同唐EV一樣,落得個曲高和寡的局面。
看來,如果比亞迪強行賦予漢高端定位,定價比特斯拉還高,直接對標BBA的話,前景并不樂觀。
那么,如果定價比特斯拉還低呢?
最近,網絡上有人發帖說已經到4S店預定了比亞迪漢,并支付了訂金。銷售給予的答復是DM版本售價大概在22-24萬元,而EV版本的售價大概在25-27萬元。
不難看出,有一部分消費者認可這個價格,認為比亞迪漢的產品力值這個價錢。但是這卻帶來了其它問題。
銷售給出此價格,我們料想有兩種可能。
其一,是其個人猜測。如果最終售價與其預測大致相同,相信可以順利成交。否則,客戶大概率會退訂,因為售價超過了其此前預期。
其二,比亞迪已經就最終售價提前和經銷商通過氣。這就說明,比亞迪已經推翻了此前賦予漢的高端定位。或許,在漢的上市準備期內,特斯拉Model 3售價的下調成了此舉的直接推手。
好在,如果是這個價位的話,比亞迪漢上市前期會吸引一部分消費者關注和下單。但比亞迪出招后,特斯拉仍有后手。
事實上,隨著特斯拉零部件國產率的逐步提升,其成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下降是可以預見的。那么,當7月23日新政開始施行后,特斯拉是有可能將Model 3國產長續航版的價格也落到30萬元之內,享受補貼的。而這樣一來,自主新能源產品勢必會承受更大壓力。
如果特斯拉Model 3國產版的售價與比亞迪漢EV持平,甚至低于后者,消費者選擇誰相信不用再多言。
畢竟,品牌力是決定消費者買車的首要因素,對于20萬元以上的產品更是如此。
近日,乘聯會發布了4月車市銷量快報。數據顯示,特斯拉Model 3該月累計銷量為3635臺,相比于3月份突破萬臺的成績,驟然下滑。
外界普遍對此解讀為,特斯拉近來的“簡配”、“連番調價”等操作傷害了消費者的感情,致使其銷量受損。
不得不承認非議始終伴隨著特斯拉,但拋開輿論和馬斯克的個人影響力來看特斯拉的產品,確實十分優秀。
事實上,自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車型以來,還未提車的大部分意向消費者已經轉而下訂了新車。而按照特斯拉的交付計劃,長續航版本要到6月中旬才會開始正式交付,可以預見的是,不止4月,5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仍難有明顯改觀。
對于特斯拉,消費者更愿意購買售價更高的高配車型。這一情況不僅源于高配車型更佳的產品力,更源自于品牌力。
在一個云集了廣大年輕人的泛話題網絡社區中,針對近來火熱的比亞迪漢,不乏有網友提出一些如“特斯拉和比亞迪誰更好”、“特斯拉Model 3和比亞迪漢買哪個更好”等熱門話題。
在后續回帖中不乏有人對兩個品牌各抒己見,列舉兩臺車的各自優勢。但凡是涉及到最終下單的話題,選擇特斯拉的人明顯占據多數,他們給出的答案也大體一致:特斯拉更酷、更有科技感、品牌價值更高。
這樣的答案已足具說服力。即使比亞迪漢是一臺歷經5年,集所有創新技術于一身的重磅新品,無論于外型設計,還是智能科技,亦或是底層技術,均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但比亞迪品牌價值始終未能有實質性突破,是其產品售價難以提升的最大掣肘。
或者,比亞迪漢的售價只有大幅低于Model 3,銷量才有望達到預期。但是,這又與比亞迪想借助漢完成銷量和品牌雙提升的愿望背道而馳。
來源:網新社Xnews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16037
以上內容轉載自網新社Xnews,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