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一臺家用轎車的需求是貪婪的,品牌、顏值、空間、性能似乎都不可劃缺;長期以來,合資品、牌在造車方面一直給我們留下優于自主品牌的印象,但在新能源領域,不少自主品牌有著更早的入場時間,更加了解國人的用車需求,新能源汽車甚至被賦予了彎道超車的寄望。這一次我們篩選出了雪佛蘭暢巡、北汽新能源EU5、廣汽新能源Aion S、威馬EX5四臺純電家用車,并進行了一次合資與自主的大混戰。
本文只針對與性能有關的部分,包括賽道體驗、性能測試以及續航測試三部分;有關于設計以及配置上的介紹,可以點擊《顏值、空間、配置我全都要!四款純電家用車大橫評》。
雪佛蘭暢巡作為合資品牌的代表,擁有扎實的品牌背書,豐富的造車經驗以及雄厚的技術儲備;威馬EX5則是自主品牌新勢力的代表,除了帶來更多互聯網思維的體驗之外,也是全場的唯一且深受消費者喜歡的SUV車型;廣汽新能源Aion S和北汽新能源EU5則是傳統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代表;其中Aion S無論是設計還是造車功底都讓人刮目相看,被看作是自主品牌新能源的向上力量,而EU5是網約車常客,主打的就是經濟實用,對于家用車而言,是最為看重的點。
賽道是性能最好的試金石
雖然家用車不會常下賽道,但賽道是性能的最好試金石,因此我們直接把四臺拉到賽道上進行一次全面的體驗。
四車賽道圈速&電能消耗情況
為了直觀地體現出四車的性能差異,我們還進行了賽道圈速計時,更加直觀地體現出四臺車的極限性能表現。
環境溫度:19.8℃
胎壓均為:2.2bar
從成績上可以看出,雖然暢巡的動力參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憑借著全面均衡發揮,圈速成績是最快的,它就像一個“水桶型”選手一樣。威馬EX5則由于SUV的特性,彎道表現明顯拖后腿,成績并不理想。至于廣汽新能源Aion S和北汽新能源EU5,兩者無論是性能參數還是最終獲得的圈速成績都非常接近。
對于電動車而言,高速以及激烈駕駛都屬于高電耗工況,除了記錄圈速之外,我們還記錄了續航消耗,讓大家更直觀地看出電動車在極端輸出下的電耗情況,同時也反映了四臺車的在高工況下的電池管理表現。
四臺車進行了三圈的計時圈,實際行駛里程均為4.2km,我們記錄出發前的剩余續航,以及三圈計時圈后的剩余續航,通過對比消耗的剩余續航,看出四臺車在賽道激烈駕駛的電耗情況。(三圈均為極限激烈駕駛)
在激烈駕駛的工況下,雪佛蘭暢巡與廣汽新能源Aion S的表現最為優秀,通過表顯剩余續航對比,消耗了28km;但北汽EU5和威馬EX5的成績也不算相差很遠,主要是負荷滿載的情況下,剩余續航消耗的上限幾乎取決于電機的輸出,而四車的電機參數差距并不大,因此差距并不算非常明顯。
性能測試
從動力參數來看,四臺車的數值都非常接近,其中雪佛蘭暢巡的總功率最低,但是扭矩卻最大;而北汽新能源EU5和威馬EX5的功率一樣,但扭矩有細微差別。總體而言,四車動力差距并不大,可以看作是同一水平的對比。
從最終的實測數據可以看出,四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非常接近,與動力參數的基本符合;對比于電動車而言,這樣的動力表現并不算強,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尋求效率最高也符合了它們的家用車定位。但是制動方面則有明顯差異,其中雪佛蘭暢巡和威馬EX5的表現較為優秀,而北汽新能源EU5的表現卻“遭遇滑鐵盧”。
續航測試
續航測試是電動車評測無法繞開的一個環節,也是大家買電動車必須關注的指標。為了更全面地體現它們的續航能力,我們進行了兩種工況的續航測試,城市低速工況續航與高速續航。
由于車源問題,威馬EX5和北汽新能源EU5在兩次續航測試期間換車,所以車身顏色不同,但版本是完全一致的,對測試結果沒影響
高速工況續航測試:
電池充滿至100%,以最經濟的駕駛模式行駛,同時能量回收等級調至最大,空調調至24℃,風量自動,強制打開AC,車上一名成年人,采用編隊的方式行駛。這次我們選擇的路線是從公司出發前往福岡賽車場,地圖顯示里程為105.3km(每臺車表顯有一點的差異),在高速上盡可能保持100km/h續航,由于高速前后有一小段城市路況,并且高速上也會遇到慢車,經過時間測算后,高速工況的平均時速約75km/h。
城市工況續航測試:
完成高速續航之后,同樣是滿電狀態下進行城市路況續航,車輛的設定依然是最省的“配方”。地圖顯示里程為104.5km,由于遇到上下班的高峰期,平均時速約為25km/h。
來源:太平洋汽車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116052
以上內容轉載自太平洋汽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