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萬眾期待的小米SU7正式上市,新車推出5款車型,包含2款創始人版(限量5000臺),售價21.59-29.99萬元。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新車基于小米自研的全新超級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搭載,CLTC純電續航里程最長可達830km,0-100km/h加速最快僅需2.78s。
值得一提的是,4月30日前大定,價值16000元的冰箱、豪華音響、真皮座椅免費贈送;價值18000元的小米智駕 Pro終身免費使用;價值22000元的冰箱、豪華音響、真皮座椅、電動尾翼免費贈送;價值26000元的小米智駕 Max終身免費使用。
此外,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小米SU7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根據此前規劃,小米汽車一期工廠的年產能為15萬臺,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
作為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小米SU7的外觀造型做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簡潔的車身造型搭配流暢的車身線條,營造出一種“科技風”。水滴形前大燈內部呈“米”字樣式,不僅富有創意,而且內部采用4透鏡+12像素的矩陣式ADB自適應燈組。
車身側面十分動感,這主要歸功于設計師采用了3倍輪軸比、2倍輪高比、1.36倍寬高比的設計手法。同時,溜背式造型、無邊框車門、無邊框外后視鏡、隱藏式門把手等元素也迎合了當下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外觀造型更兼顧了空氣動力學設計,全車采用8組風道,共計17個真實風口,配備16檔可調的AGS主動進氣格柵,風阻系數僅為0.195Cd,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尾部整體造型主打一個高辨識度,環形的貫穿式尾燈視覺效果頗具科技感,中間則標有“XIAOMI”品牌LOGO,尾廂上沿也配備了可電動升降尾翼,支持4檔可調,并提供130kg下壓力。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997mm*1963mm*1455mm,軸距為3000mm。
在個性化方面,小米SU7提供了9款車身顏色可選,包括海灣藍、霞光紫、橄欖綠、雅灰、流星藍、寒武巖灰、鉆石黑、熔巖橙以及珍珠白。同時,根據不同車型,小米SU7還提供不同尺寸和不同樣式輪轂可選,并搭配不同品牌和性能取向的輪胎。其中,低配車型采用19英寸低風阻輪轂+米其林e?Primacy低滾阻輪胎;中配車型采用19英寸運動輪轂+普利司通TURANZA 6輪胎;高配車型采用20英寸“五輻式梅花輪轂”+米其林Pilot Sport EV輪胎;21英寸熏黑運動輪轂+倍耐力P ZERO 第五代輪胎。
內飾方面,小米SU7集成了簡約美和科技感兩種特性。中控區域搭載了16.1英寸3K分辨率中控屏,內置高通驍龍8295座艙芯片,AI算力高達30TOPS。儀表盤則采用7.1英寸可翻轉式儀表盤,并搭載56英寸HUD抬頭顯示,最高亮度13000nit。
中央通道區域配備了一鍵啟動按鍵和四大按鈕裝置,分別為空調溫度調節、空調風量調節、電動尾翼調節以及空氣懸架調節。此外,中控屏的四邊均預留了Pin點拓展接口,即插即用,底部則配備了大量物理按鍵,保障了日常操作便利性。
在配置方面,根據不同車型,新車將提供運動風格Nappa真皮座椅、5.35平方米玻璃車頂、25揚聲器、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后排座椅加熱、頂棚麂皮絨材質、50W無線快充等。內飾顏色提供銀河灰、曜石黑、迷霧紫和暮光紅4種配色可選。
智能化方面,小米SU7搭載了澎湃OS智能車機系統,支持1000款小米智能生態設備無感上車,實現從軟件到硬件到全面共享生態,實現“人車家全生態”閉環。另外,小米SU7支持五屏聯動,應用生態涵蓋主流車載應用、平板應用和手機應用,支持CarPlay和airplay,同時支持蘋果iPad上車。
在智能駕駛方面,小米SU7搭載1顆激光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3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另外還搭載兩個英偉達Orin-X芯片,總算力508TOPS。對于城市NOA,雷軍表示4月開啟測試,5月正式開通10城,8月全國開通。
動力方面,小米SU7提供單電機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可選,其中單電機版電動機功率220kW,0-100km/h加速時間5.28s,最高車速210km/h;雙電機版電動機總功率495kW,提供Boost模式,瞬時提供0.95g加速度,0-100km/h加速僅需2.78s,最高車速265km/h。
續航方面,新車搭載來自襄陽弗迪的磷酸鐵鋰電池組(比亞迪)以及來自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分別為700km、800km以及830km。另外,5分鐘可將補能220km續航,15分鐘補能510km。
總結:
千呼萬喚始出來,小米SU7終于迎來了上市,大家最為關心的售價也落地了,主打20-30萬元市場。對于這個級別和售價的車型來說,特斯拉Model 3無疑是最大競爭對手,不過相比之下,小米SU7無論從內外設計、動力性能以及智能化體驗方面,都要超越特斯拉Model 3。更為重要的是,小米SU7的生態鏈已經實現“人車家全生態”閉環,智能化體驗直接拉滿。當然,作為初來汽車賽道的科技企業,小米也會面臨當今最為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因此未來還需在產品差異化、品牌建設、市場推廣方面做出努力,以取得更出色的佳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質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224568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質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