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企業高管下場打造“個人IP”的風潮可謂是愈演愈烈。近日,哪吒汽車創始人、CEO張勇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了自己對此現象的看法,引發網友熱議,再次將其推上了熱搜。
在廣大網友發揮“奇思妙想”猜測其本意之時,張勇在社交平臺上發言澄清,并公開感謝周鴻祎對哪吒汽車的幫助:“我們內部復盤一致認為L這款車的成功,一半功勞是老周的。”同時,他還表示:“在老周的幫助和支持下,哪吒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提振了產品的訂單增長。”
追求流量本無過錯 能否變現才是關鍵
張勇與周鴻祎這對“歡喜冤家”,為汽車圈貢獻了不少熱門話題,而在這其中,周鴻祎的功勞確實是無可厚非。無論是他身著紅衣坐在車頂的照片,還是之后990萬元拍出他的邁巴赫,都成為了流量爆棚的熱門話題。在4月的北京車展,網友甚至一致認為,車展上有兩大自帶話題的“流量”,一個是綠衣雷軍,另一個則是紅衣周鴻祎。
對于周鴻祎帶來的“潑天流量”,哪吒汽車算是接住了,剛上市的哪吒L在銷量方面表現亮眼,訂單量迅速突破了三萬臺。對此,張勇也在社交平臺表示:“哪吒L上市之后,無論是線索量、關注度還是訂單量,都是2022年年底以來,處于一個最高水平。”至此,市場中來自四面八方對哪吒L的“看衰”也就不攻自破。在營銷層面上不斷改變打法,哪吒汽車在今年的車市中的表現確實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實際上,這種打造“企業高管IP”的傳播方式,打破了以往汽車行業的營銷模式,面對注意力碎片化的時代,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傳播營銷的方式需要隨之改變。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引來了相當大的爭議,近期知名媒體人與張勇的隔空喊話,也代表了行業中的另一種聲音。
但其實,追求流量這件事本身本無過錯,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如何有效吸引用戶有限的關注,是放在每個車企面前的一道課題。因此,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等車企高管紛紛入駐抖音、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其中不乏車企CEO、董事長級別身份的人物加入了流量爭奪戰。可以說,“車企CEO下場做IP”確實是當下市場環境下,一個行之有效的營銷打法,但“創始人IP”、“流量戰”并非萬能藥,在車企老大們紛紛下場的今天,真正將流量變現的,其實也僅僅就哪吒、小米等少數車企。
流量僅代表獲客能力,硬實力才是成交的關鍵
正如張勇所言,“哪吒L這款車的成功,一半功勞是老周的。”那另一半的功勞,又該歸功于誰?大家看到的是流量,是話題,但是哪吒L能夠做到這個銷量,光有流量顯然是不夠的,“硬實力”才是王道。
哪吒L定位為“家庭智能超級增程SUV”,是全球唯一純電續航超過300公里的增程SUV,也是首款搭載40度寧德時代電芯閃充大電池的車型,綜合續航1300km,這對于那些有續航焦慮的消費者來說,是一枚有效的“定心丸”。上班通勤當電車,周末出游當混動,用戶想去哪就去哪,據說可以做到“一周一充電,半年一箱油”。
放在以前,“冰箱彩電大沙發”大多只能在奔馳的邁巴赫、勞斯萊斯旗下的豪華車型上才能享受到,理想將“冰箱彩電大沙發”拉到了三十萬級市場,而哪吒L則一步到位,把“冰箱彩電大沙發”直接拉入15萬級市場,實現“舒適體驗平權”,加上哪吒L的安全和智能等“多邊形戰士”屬性,這款新車怎么看都像是今年車市中的“黑馬”,只要營銷做到位,成為爆款也只是時間問題。
此外,哪吒汽車專屬大模型“乾坤圈”也即將上車,將以OTA形式,推送給廣大哪吒L車主。屆時,哪吒L將成為15萬元級別首個搭載大模型的智能電動汽車。
產品力到位,是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的關鍵。對哪吒L目前的用戶畫像分析,我們了解到,有超過95%的用戶選擇了哪吒L 310閃充紅衣版,也就是頂配車型。在過去,哪吒汽車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容易產生類似“低價跑量”的認知偏差,而哪吒L的用戶畫像則是以事實證明,用戶內心認可的實際上是哪吒L的產品力,而并非只是“平價”。
超過95%的用戶選擇頂配,這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就連張勇本人也沒想到,他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現在有點后悔對哪吒L的銷量預測保守了,對車型品種結構預測也不準。”因此,在交付速度上,哪吒L似乎有些“力不從心”。
據了解,哪吒汽車對此迅速推出了相關的補貼:用戶在下定哪吒L之日起,超過30天未完成交付,將獲每天50元的補償,上限為3000元。不僅如此,張勇還在社交平臺表示:“紅衣版車型由于米其林輪胎產能有限,將由一套國產輪胎替代,半年之內,將免費換上米其林輪胎,且國產輪胎不回收,免費送。”
對此,不少網友打趣道:“紅衣哥給你的‘家當’,全讓你‘送’出去了。”這話乍一看,可能會有所誤解,但明眼人都知道,網友這是在側面稱贊張勇對消費者的大方。
據了解,哪吒汽車目前已渡過由于預判錯誤而引發的交付問題,現在正在加大馬力加班加點保交付,消費者將以更短的時間與自己的愛車見面。
拒絕“獨斷主義”,多維度思考值得車企深思
面對消費者的建議,車企“聽勸”是讓其脫離本位視角的一種方式,但是其中應該有個“度”,這個“度”如果把握得不好,同樣也會產生相反的化學反應。
平心而論,哪吒汽車在“聽勸”方面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面對消費者、網友的質疑以及建議,張勇坦然且大方地表態,比如“全網召集令:喊你來當一天CEO!”、“哪吒是否要改名”、“迅速回應哪吒L雞屎焊問題”等等。
不得不說,哪吒汽車是真的懂得吸收消費者的建議,十分親民,確實做到了“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以用戶思維,去不斷優化產品體驗。而張勇在消費者以及網友眼中的形象,也算是車企CEO中的一股“清流”。工科出身的他,“更懂產品,更懂技術,態度誠懇,沒有CEO的架子”,這些都是網友對張勇的評價。
對車企而言,技術和流量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代表技術的“理工直男”張勇與代表流量的“紅衣大叔”周鴻祎,兩者看似“毫不相干”,但實際上是“天作之合”。張勇所代表的實際上是所有車企人的視角,對設計、技術、產品等領域的理解都相當專業,而周鴻祎作為一個完全不懂車的角色,他的視角恰恰可以起到一個“互補”的作用,他可以從一個純粹的乘客角度,為哪吒汽車的產品體驗提出可靠的建議。或許正是因為周鴻祎的加入,哪吒汽車曾經被“詬病”的產品節奏混亂得到了有效改觀,新車型也在緊鑼密鼓地推出。
如何站在不同的位面去看待產品,值得所有企業去學習和思考。總而言之,拒絕“獨斷主義”,走出那個蘇格拉底所說的“洞穴”,企業才能擁有更為完善的產品體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2335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