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8日開幕的第44屆東京車展上,豐田、本田、三菱、日產、鈴木、雷克薩斯等日系品牌,高調在本土展出了自家的全新新能源汽車產品,可不要小看了有些“虛頭八腦”的概念車,那可都是日本未來技術趨勢和旗艦車型的代表。
日產汽車的電動駕馭樂趣
這幾年逐漸走向國際化的日產汽車,東京車展上在全球首發的Teatro for Dayz領軍下,展現出公司的最新技術和設計概念,期望民眾能對日產的純電動汽車有更多興趣。(吐槽一下:名字怎么都是英文,還那么那么長……還是看下去吧)
1.滿身盡是大屏幕!Teatro for Dayz全球首發
為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駕駛需求,擁有對開車門的概念車Teatro for Dayz,除了是一款電動輕型車,更借由新技術將所有信息呈現在觸屏面板上,儀表板上有,車門裝飾板和座椅上也有,還可以根據喜好改變配色。
Teatro for Dayz要傳達的是分享概念,和朋友之間的關系更密切,所以包含與手機聯動的網絡資訊、通訊裝置、社交網站乃至音樂等,只要現在智能手機有的功能,都會一并出現在Teatro for Dayz的觸屏面板上。另外,車身飾板、座椅也可依照個人喜好用手機控制進行變化。
動力是電池和電機的組合,目前尚未公布細節。
2.純電跨界 Gripz Concept
在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發布的Gripz Concept,是日產汽車公司展現最新設計風格的代表作,外觀造型由歐洲團隊負責,擁有歐式機械化身影,內飾則由日本總部設計團隊操刀,保留了日式的簡約。
Gripz Concept的靈感源于尋找新的運動模樣和創新駕馭感受,因此是一輛平日足以應付日常通勤,假日也能夠勝任越野冒險的跨界車。
外觀亮點是鑲嵌在霧燈座上的攝像頭,可連接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設計靈感與自行車頭盔上的攝像頭如出一轍,引擎蓋等部件都采用碳纖維材質打造,22寸三幅飛鏢式輪轂搭配普利司通特制低扁平比大尺寸輪胎,顯示出強烈的跑旅化身影。由于Gripz Concept沒有B柱設計,因此采用前上掀式、后對開式車門設計,方便駕乘者上下車。
內飾中座椅采2+2賽車座椅,儀表板設計靈感來自滑翔翼,中控臺僅留簡易按鍵,多數功能整合進觸屏中。
動力搭載來自于聆風(Leaf)的高效電機與電池組。
3.IDS自動駕駛概念車運用人工智能
巧妙融合日產的技術理念及最新設計語言的IDS概念車搭載了日產最先進的安全技術、駕駛控制技術和電動汽車技術,并運用人工智能(AI)將這些技術提升到全新水準,但并不是聆風的全新一代車型。
日產設計主管Mitsunori Morita表示:“日產IDS概念車搭載了自動和手動兩個驅動系統,我認為這恰恰能表達我們自動駕駛的想法。”
在手動駕駛模式(Manual Drive)下,駕駛者可直接控制車輛,真切體驗直線加速與轉彎的刺激。同時,IDS概念車的傳感器不斷監測路況并隨時提供輔助。如果遇到緊急危險,可以輔助駕駛者采取避險措施。
駕駛人員選擇自動駕駛模式(Piloted Drive)將駕駛操控交給汽車完成,但汽車在加速、制動及轉彎時,仍會模仿駕駛者的駕駛方式和喜好。日產IDS概念車的人工智能不僅可以學習駕駛者的駕駛習慣,還可以交流,提供交通狀況、行程及個人喜好等信息,創造舒適、愉悅、安全的駕駛體驗。
日產IDS概念車搭載了一塊60千瓦的電池,車身采用了碳纖維等輕量化套件。關于該車是否量產,日產汽車尚未作出明確規劃。[page]
本田Clarity氫燃料電池車 3分鐘充滿續航700km
本田發表的全新Clarity氫燃料電池車不同于過去氫燃料電池車受限于電池體積與氫氣貯存必須犧牲車室空間的設計,打造了足以輕易容納5人乘坐、卻擁有700km續航里程的新能源車。
本田1999年推出最早的氫燃料電池動力車FCX,隨后通過2002年的FCX小型三門掀背車完成氫燃料電池動力量產化,2007年第二代氫燃料電池量產車FCX Clarity在洛杉磯車展展出。2015東京車展所發表的新一代氫燃料電池車則舍棄過去一直沿用的FCX名稱,改名本田Clarity,強化潔凈、無污染理念,更進一步奠定了本田在氫燃料電池車界的領先地位。
Clarity車身尺寸為4895×1875×1475mm,屬于中大型車,經過空氣力學設計的流線車身處處能見專為節能而生的精巧呈現。
當然,本田Clarity在動力方面也擁有許多進化,氫燃料電池模塊比舊款車型在體積方面縮小33%,卻依然擁有100kW以上的電能輸出,搭配馬力輸出達174hp(130kW)的電機,確保絕佳的車輛加速反應與暢快駕馭感受。氫氣貯存槽采用70MPa高壓貯藏,整體氫氣容量在日本JC08測試下能提供超過700km的續航里程。
而在全新電動思維下,Clarity也具備相當獨到的功能性,通過氫燃料電池產生的電力會貯存在車內鋰離子電池中,通過搭配推出的Power Exporter 9000電力交換器,能大量供應戶外電力使用需求,Clarity頓時化身為大型行動電源,不論是野外郊游、露營甚至天災導致斷電,都能通過Clarity與Power Exporter 9000提供七天的家庭日常用電需求。
本田Clarity預計在2016年3月采用租購方式在日本上市,售價達到766萬日圓(約41萬元人民幣)。
東洋法拉利!本田NSX確認2016春季量產
全新一代本田NSX在歷經漫長等待之后,確認將搭載3.5L V6雙渦輪增壓引擎,輔以三臺電機,通過難以匹敵的日系細膩思維開創東洋超跑的全新局面。2015東京車展開展,NSX也首次以量產規格姿態登上舞臺。
NSX具備讓人驚嘆的侵略性外表,展現出不同于歐系跑車的柔美線條,呼應本田投注的尖端科技。車身使用鋁合金、碳纖維等材質打造,通過精心空間配置確保重心落在極低位置,對于駕馭感受與操控表現方面都有助益。
動力布局上,NSX以中置3.5L V6動力為基礎,通過后軸的九速雙離合器變速與48hp輸出的電機,共同驅動后輪締造無可比擬的加速感受,前輪部分則左、右輪各通過一臺36hp動力輸出的電機,相互搭配形成SH-AWD四驅系統,綜合馬力達到580hp、可在3秒內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高達307km/h。此外,這套復雜的動力系統也具備純電模式,純電續駛里程為2公里左右。
當然了15萬美元的起價一點也不親民,本田NSX預計將在2016年春天開始量產。[page]
豐田再引節能潮流
1.日版第四代豐田普銳斯
說到混合動力(Hybrid),相信沒有人不知道豐田,2015年8月時創下銷售800萬輛的佳績,其中普銳斯(普銳斯)首當其沖,1997年第一代車型問世以來不斷改變消費者的用車習慣,2015年已邁入全新第四代車型,繼法蘭克福車展全球首發后,現在回到了日本于東京車展發表了日版普銳斯。
事實上,無論是歐版、美版還是日版,在不同市場的車輛外型,豐田并不會過多著墨。而新普銳斯令人印象深刻的車頭三角形輪廓包含了先進、情感、設計、結合等眾多元素,造就了第四代普銳斯的獨特模樣。顏色也是強調普銳斯動感的一環,全新車型這次新增三種顏色,共有九種任君挑選。
新普銳斯中控儀表的設計,遵循人性化布局,給予駕駛者或乘客更多的空間和更低的使用位置,利用中置儀表及多功能顯示屏,傳達新普銳斯的科技感。
各方都想窺探的新普銳斯動力數據,豐田也一并公開。新普銳斯搭載改進后的代號2ZR-FXE、排氣量1797cc、直列四缸DOHC汽油引擎,經過增加進氣量、修改活塞形狀及提高點火效能后,加上EGR(廢氣再循環)燃燒輔助,不僅預先實現汽油引擎40%的最大熱效率,動力維持在98hp/5200rpm馬力,搭配72hp馬力電機輔助,以及CVT無級變速系統驅動下,在日本JC08油耗測試中,新普銳斯達到傲人的40.0km/L平均油耗佳績。
在安全科技防護上,豐田也賦予新普銳斯最高等級的TSS-P(豐田 Safety Sense),包含碰撞預警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遠光燈自動輔助切換、行人偵測功能、雷達巡航控制系統等。日版新普銳斯在東京車展亮相后,預計12月起開始銷售。
2.次世代氫燃料概念 豐田FCV Plus現身
2014年11月,日本豐田全新未來(Mirai)氫燃料電池車上市,不僅宣告豐田20多年來的氫燃料電池研究成果,而且有信心借混合動力的成功,讓氫燃料電池車成為下一階段替代能源車的主流。2015年東京車展上,豐田則以FCV Plus概念車一展未來藍圖,打破電動車只能不斷充電,讓電機消耗電能提供動力的舊思維,讓氫燃料電池車成為意想不到的移動電源。
既然身為概念車,FCV Plus當然具備前衛的造型設計,明亮的大面積前擋、車側玻璃,極度簡化的中控臺與操作界面,匹配流線的車體設計,造就電動車所需的低風阻/輕量化,還具備四人乘坐的空間布局。
受惠氫燃料電池與電驅動系統的簡化,盡管FCV Plus的大小僅有3800mm×1750mm×1540mm,但電機獨立置于四輪內,并盡可能推向角落的設計,造就了3000mm的出色軸距。而氫燃料儲存罐則被設計在后軸,燃料電池位于前方,如此一來即能創造寬敞的空間,且還能有出色的前后比重。
氫燃料電池由氫氣(正極)及氧氣(負極)在內部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電,省去電動車需要漫長的充電時間,反應后的廢物也只有水。因此,FCV Plus不但能產出驅動車輛所需的電力,還可以當作發電機供應電力給遠端或家庭用電。
雷克薩斯LF-FC概念車 氫燃料電池+四門轎跑
LF-FC概念車展現了雷克薩斯未來旗艦般的氣勢,同時也描繪了雷克薩斯更多車型陣容的可能。
提到雷克薩斯旗艦車型,當然是問世至今已經25年的LS,2012年推出過小改款,面對歐系高級車紛紛推出迭代產品,且動力、科技、豪華層面均有躍進,雷克薩斯 LS太長的產品周期似乎已力不從心,因此LF-FC的亮相也算是替新LS的發表鋪路。
LF-FC被定調為時下流行的四門轎跑,擁有流線的跑車線條,車身尺寸為5300mm×2000mm×1410mm,車頭雖然同為招牌紡錘格柵,但低趴的身形卻展現出從未曾有過的霸氣,加上雷克薩斯稱之為L-finesse的全新設計語匯,無論哪個角度都能展現轎車的優雅一面。
LF-FC是集豪華與科技于一身的未來旗艦,內飾率先以未來駕駛舒適性作考量,同時保有高效能的駕駛功能,雷克薩斯將座艙拆分為頂部與底部,以駕駛者導向為主,后座為了提供大老板座駕所需,配置多向可電動調整斜倚功能,通過感應設備,按照中控面板上的圖示操作,便可由手勢進行音頻系統和空調的操作。
鑒于豐田未來(Mirai)成功打響氫燃料電池車的名聲,LF-FC自然也搭載了氫燃料電池系統,通過安置于后輪的輪轂式電機創造四輪驅動;高科技方面也導入了自動駕駛,并結合車聯網概念將交通標志識別及預判系統納入,朝向無交通事故的愿景邁進。[page]
日野燃料電池巴士 前進2020年東京奧運!
豐田旗下商用車品牌日野推出了全新一代燃料電池巴士Fuel Cell Bus,期望能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大顯身手。
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時,日野就曾打造8輛燃料電池巴士作為會場接駁車使用,時隔10年后,日野在2015年1月于豐田市投入大眾運輸公交車試運營,此次東京車展發表的Fuel Cell Bus,擁有10525mm×2490mm×3340mm的車身尺寸,造型比Blue Ribbon巴士更具未來感,除了配置面積更大的車窗玻璃,后輪采用半隱藏式設計,借此降低風阻系數提升續航。
動力以氫燃料電池為主,同時具備外部發電機,能以自給自足的方式運行。雖說Fuel Cell Bus目前是概念車,但幾乎所有量產條件都已具備,要搭上2020年東京奧運列車應該不是問題。至于加氫站等的建設,東京市政府已和豐田展開合作,在2020年之后將有機會見到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在東京穿梭。
三菱汽車eX Concept 100%純電動SUV
三菱汽車公司帶來一款百分百純電驅動的小型SUV——eX Concept。以歐藍德PHEV在歐美日等市場獲得的成功,看來三菱汽車對于新能源的發展相當重視,eX Concept顯然昭示著攻入純電動SUV市場的野心。
新車外貌與近年來三菱陸續發表的概念車,2013年東京車展的Concept XR-PHEV、2015年日內瓦車展的Concept XR-PHEV II有相似之處。內飾極為簡約,中控臺完全被兩個液晶顯示器取代,副儀表板區域也采用了觸屏式的控制面板,科技感十足。
eX Concept不同于那幾款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而是采用100%純電動,搭載四輪驅動系統,并結合自動駕駛技術、車聯網概念、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等。eX Concept前后軸分別安置70kW的電動馬達,搭載45kWh鋰離子電池組,續航里程可達400km。
鈴木全新Ignis滿足工作與玩樂
鈴木在東京車展火力充足,一口氣推出三款概念車,這正是2015年接掌品牌負責人的鈴木俊宏8月提出的“NEXT 100”新中期經營計劃的落實。
NEXT 100計劃中,預計五年內推出20款新車,在今年3月日內瓦車展發表的鈴木概念車iM-4,在東京車展正式定名為Ignis。
全新Ignis采用鈴木創新小車底盤平臺打造且采用全新動力,算是重新出山的第二代車型。擁有靈活小車及輕度跨界定位的Ignis,車身尺寸為3700×1660×1595mm,內飾維持一貫的簡約風格,中控臺通過觸屏將很多按鍵精簡化。
動力延續鈴木的GREEN Technology,由排氣量1242cc的直列四缸DUALJET引擎作為動力來源,并配置輕度混動系統,通過輔助電機協助引擎,結合動能回收系統回充至鋰離子電池,變速箱搭配CVT,為了雪地需求也提供四驅選項。
鈴木Ignis Trail Concept的輕度越野本色
不同于量產版新第二代Ignis追求簡樸實用,鈴木也同步發表了概念之作Ignis Trail Concept,注入了時下流行的跨界元素,即便是都市小車也能輕度越野。
Ignis Trail Concept在外觀方面以鮮明的橘紅色飾條點綴,加上鋁質車頂架與尺寸更大的胎圈,展現出更為狂野的一面。在尺寸上為應對越野需求也作了調整,Ignis Trail Concept是3700×1690×1620mm,車高增加30mm、車寬多了25mm。
內飾則維持相同設計,不過材質及配色上仍以概念車為出發點,動力則與Ignis無異。
編輯小結:
看完這么多的車車,想必機智的你已看穿一切,日本車企在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條路線上都沒放松,各色前瞻技術都在儲備了,國內的車企得加加油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4074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