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0年前汽車發明到現在,人類對車的至臻追求一直都在不斷進化,他們始終希望能擁有一臺更大、更快、更實用、更舒適的汽車。
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對于傳統內燃機時代的汽車來說,想同時擁有以上四點,并且全部達到極致體驗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一輛車如果擁有超跑的速度,那么它必然不可能擁有SUV一樣的車身尺寸與特征,也很難擁有像超豪華轎車一樣的乘坐舒適性。
然而在電動時代,這些看似無法完美融合的矛盾體,卻第一次有了成功的可能性,而且有一家來自美國的初創電動車公司,似乎已經快要將這些可能變為現實。
FF首款量產車
這家公司就是Faraday Future(簡稱FF),一家源自硅谷的智能互聯電動車企業。自今年初其首款概念車FF ZERO1亮相以來,這家公司就一直是汽車界熱議的焦點。
最近,FF首款量產車的信息得到了密集曝光。超過5米的車身長度、Crossover的跨界造型、或將搭載激光雷達等黑科技配置以及超越Ferrari 488 GTB的加速能力,每一次的信息曝光都在向公眾傳達著這款全新劃時代產品的不俗實力,而且還有更多的未知遠未釋放。
再繞回到之前說的話題,為什么電動時代的來臨會將之前說的速度、尺寸和乘坐舒適度的完美融合變為可能呢?
首先來說速度,電動車的初始滿扭矩爆發特性讓其擁有先天的加速優勢,尤其是在城市道路,這種駕駛體驗更為明顯。在之前被公眾普遍認知的“3秒超跑俱樂部”,對于電動車來說似乎并不是什么遙不可及的事情,就比如FF的首款量產車可以輕松秒殺Ferrari 488 GTB,而且上限還未可知。
再來說說車身尺寸和設計,由于電動車的動力傳輸部分相對結構簡單,因此傳統內燃機車冗繁的發動機艙設計對于電動車來說就不再成為壁壘。更接近未來、更具想象力的設計可以被更多的應用到車輛的設計中來。再加上電動車的動力完全取決于電機和電池的能力,并且車輛底盤也并沒有傳動軸的設計,因此車身尺寸的選擇也不再是一大難題,只要在保證電池組安全的基礎上做到足夠大扭力的動力輸出,拖動動輒5米甚至更大的車身對于電動車來說也并不困難。而且FF還在底盤設計方面推出了名為VPA的可變電驅動底盤架構,讓車輛的尺寸、設計和電池選擇更為靈活。
未來車身的材質選擇方面也在像更加輕量化的方向發展,大量鋁合金、鎂鋁合金的材料選擇讓車身自重較目前會有大幅度的降低,所以傳統意義上的“大則笨重”的理念未來也將不再成為困擾電動車的難題。
最后再來聊聊舒適性,電動車與傳統內燃機車相比,舒適性方面最直觀的體驗就是安靜。因為沒有了發動機和傳動組件建所帶來的機械噪音,因此僅有輪胎噪音和風噪會傳入車內。再者因為沒有了車底傳動軸,所以車輛底部可以被設計的更為平整,不論是腳踩舒適度還是乘坐的感覺都會更為愜意。
再來看看FF的首款量產車,因為其擁有超過5米,甚至更長的車身長度,因此其車廂內部的體驗必將會更好。車廂內可以擁有接近頂級商務車的乘坐和實用空間,而且此前FF發布的首款概念車FF ZERO1配備了包括零重力座椅在內的多種舒適配置,相信也會在其首款量產車上有所體現。此外,作為傳說中的超級豪華旗艦產品,座椅按摩、車內空氣凈化系統等功能想必也將成為標配,尤其是FF對環保的極致追求。
預計FF會采用時下比較流行的車內凈化空氣解決方案,在監測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之后,該系統能夠立即關閉進氣口,并促使車廂內潔凈的空氣進行重復循環,同時通過選用最頂級的空氣濾芯,可以最大化的過濾外界的污染源,為用戶營造一個最為健康的駕乘環境。
FF與其戰略伙伴樂視的深度融合,也會將很多車載娛樂、內容等移動互聯舒適性體驗帶入車內。可以大膽猜測,未來FF首款量產車的車內空間將會是一個小型的放映廳,在密閉的環境中,不受外界的紛擾,乘坐在無比舒適的座椅中,去欣賞一場直播的球賽或者是觀看一部剛剛上映的電影,而這些在以往的傳統車型中你都是很難想象的。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FF首款量產車就是這樣一款“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新物種,其擁有秒殺超級跑車的速度、媲美SUV的通過性、堪比頂級商務車的實用空間以及超越奢華旗艦座駕的乘坐體驗,而且這個衡量標準遠沒有上限,FF首款量產車能帶給我們的或許會是更多。
明年1月3日,FF首款量產車將在拉斯維加斯正式全球首發,屆時這個被稱作“新物種”的超級旗艦“怪獸”到底能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顛覆和驚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47645
以上內容轉載自,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