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橫濱,日產追浜工廠附近的封閉測試場地淫雨霏霏,我在這里試駕了全新一代日產聆風(e-Powertrain),并重點體驗了它的ProPILOT Park(自動停車)、Pro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和e-Pedal三大科技配置,這篇文章將以“技術原理”、“操作步驟”和“體驗感受”結構分別介紹上述四處內容。
希望了解新一代聆風車型圖解的同學,點擊下圖即可
文章伊始,我們先不講駕駛部分,因為駕駛牽扯的技術很多,放在最后說。我們先從自動停車技術說起。
首先是實現ProPILOT Park的技術原理分析,新一代聆風總共裝配了如下探測設備,用以完成360°全景影像的輸出和自動停車功能。
當你啟動ProPILOT Park功能時,分布于前后左右的4個攝像頭,會先進行白色停車線的捕捉,成功捕捉之后用聲納探測器檢查靠近汽車周圍的物體,定義這一區域的停車范圍。
▼然后,開始實時監測停車位空間,不斷調整軌道,準確定位目標位置。
▼在停車過程中,聲納系統始終監測周圍物體,一旦監測到有碰撞風險,系統自動剎車停止。
技術原理不難,在實際操作中,稍微有些復雜,卻是設計人員的良苦用心。在說自動停車操作前,不得不提試車現場的一個小插曲,見下圖。▼
所以,本次試駕體驗活動,現場照片極少,還請見諒。說回正題,操作自動泊車第一步需要按下如圖AUTO P鍵。▼
第二步,按下如圖“カメラ”(攝影機的意思)按鈕,調取360°全息影像。▼
確定停車模式之后,要長按AUTO P鍵,直到車輛完全停在目標停車位上。期間,油門踏板失效,撥轉方向盤、踩踏剎車均會終止自動停車,繼續停車則再長按AUTO P鍵,在完成停車后系統有和藹可親的女聲匯報停車已完成(日語)。
在同行記者里,有人認為長按AUTO P有點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我反而認為這是設計師在通過這個動作確定駕駛者注意力是否集中,系安全考慮。
這里提一句,新一代聆風裝備了流媒體后視鏡,在倒車的時候開啟,車況全掌握。▼
最后說說感受:對于老司機的我來說,完全無感的技術……不過,還是很好用,對新手司機、部分女司機和老年司機來說,絕對是福音技術,可以省卻很多自己和別人的麻煩,棒。
Pro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技術原理和ACC差不多,只不過在此基礎上能夠實現沿車道轉彎,這一技術只適用于高速,在城市路口無法使用。
操作上,也與ACC大同小異,如下圖。▼
值得提醒的是,啟動了ProPILOT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后,至少需要一只手搭放在方向盤上,否則幾秒過后,輔助駕駛功能自動推出,報警,強行需要駕駛者接管車輛。
感受:加強版ACC,手依舊不能離開方向盤的感覺有點怪怪的,有點無所事事,這是日產自動輔助駕駛的第一級別技術,在2022年能夠普及第四級別技術,即在完全自動駕駛,想必那時候才能解放雙手,干點別的。
一個踏板實現加速剎車的技術,此前寶馬i3抬油門后的強烈拖拽力已經能達到這個效果,2年前我們還做過一次用戶體驗活動。
說回e-Pedal的技術原理,見下圖。e-Pedal使用了動能回收制動與剎車并用的方式工作,一來以電機拖拽形成動能回收,為電池充電,二來通過加裝電子液壓制動器,實現四輪制動,模擬老司機點剎動作,達到穩定的減速效果。▼
e-Pedal的剎車效能很高,相比普通剎車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車輛遇到坡道上停車情況,e-Pedal同樣可以處理,其原理為:
復雜的原理說完,下面是特別簡單的操作,總共就一步:
感受:e-Pedal需要適應,我在開普通車時,會有完全抬起油門踏板,讓車自然減速的習慣,而e-Pedal則在這種習慣下,會出現拖拽感很強的“軟”制動,車的速度下降很快,足可作為剎車使用,但這時你的意圖并不是那么快的停住,于是踩下踏板加速,駕乘感受就是一悠一悠的像坐船。
正確的操作應是腳不離踏板,始終黏在踏板之上,就像練習太極拳,只不過拳換成了腳,與踏板綿綿不絕地收放。由于踏板變化行程較短,其中拿捏度需要練習。
最后終于說到e-Powertrain(動力總成)了,也就是我們的試駕部分。我在這里主要談的是電機加速,感受中會說一點操控和懸掛。
下圖是e-Powertrain的核心部件,電機和逆變器性能上的提升點。
體現在數字上,用圖表表現最直觀不過,無論是最大扭矩還是最大功率,都得到了全面提升,體現在駕駛感受中,尤為明顯。
用圖表化駕駛感受,就是加速G值的明顯增長。
參數上的提升不僅僅來自于更強勁的電機裝載,也有逆變器方面處理運算能力的提升。
為了應對更強處理器的散熱問題,新的逆變器結構也得到了改良進化,油脂層被取消,電源組與冷卻劑接觸更直接。
總之,經過不止這些內容的動力系統改良,在駕駛體驗中,血脈賁張的體驗來了,推背感來了,但不突兀,線性加速感覺很好,加速到80公里/小時左右,仍有動力充沛感,令你有信心繼續提速,而且油門踏板從不至于一腳到底。
在連續高速通過樁桶時,方向盤指向明確,沒有很多純電動車輕飄之感,側傾并不嚴重,整體感受不錯,盡管右舵駕駛,盡管淫雨霏霏路面濕滑,但它能夠給我安全放心的心理感知。
由于試駕封閉場地大部分區域不允許拍照,所以很多提到的操作、車輛行駛中照片沒法放在文章中,本來官方會給專業攝影師的大作,但出稿時間肯定拖后了。我還是希望第一時間讓大家看到對這輛車的體驗文章,所以不等那些圖片了,先說事。
大體的內容就是這么多,至于其他很多方面,比如一些媒體老師說的該車風噪大,車皮薄等認識,我想純評主觀感受就這么說了,有些草率,等我們拿到實車,和老聆風做對比也好,拿專業儀器測量也罷,總之那個時候我們再來絮叨更深入詳細的體驗評測。
當然,還有新聆風到底在中國能賣多少錢,結合著聊,才更有意義。這篇文章就到此為止罷。
來源:電動邦
作者:海森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57843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動邦,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