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末,EV君就曾在上海接觸過首批進入國內的進口大眾e-Golf,在國內仍以6代高爾夫車型為主的前提下,采用7代高爾夫外觀造型、新的LED燈組配合C形日間行車燈、以及更具人體工學的全新內飾,讓e-Golf在當年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日前,國內媒體從進口大眾官方獲悉,歷經多次車展亮相的大眾e-Golf終于要在國內正式上市,新車將于2018年3月1日發(fā)布,并已開啟預售。與首次進入國內時的車型相比,新的大眾e-Golf在外觀上稍加改動,配備了新的12.3寸全液晶儀表及9.2寸觸控式中控大屏。
而在最重要的電池及續(xù)航里程方面,時隔3年后的新大眾e-Golf卻并不能令人滿意。據(jù)悉新車將會搭載國內電池廠商寧德時代提供的35.8kWh三元鋰電池組,最大續(xù)航為255km。2014年的首批大眾e-Golf所搭載的韓國LG電池,當時可以達到的續(xù)航里程約為180km,三年僅僅提升了75km。
同樣在2014年推出續(xù)航150km左右車型E150EV的北汽新能源,目前最新的EU400已經可以做到工況下續(xù)航360km,60km/h等速超過400km續(xù)航。何況在2018年,比亞迪旗下e5、秦EV、吉利帝豪EV等車型的工況續(xù)航里程都已經確定可以達到400km,大眾e-Golf的255km(工況下實際水平也就在200km左右)也就是人家的一半水平。
在售價方面,以進口大眾e-up!官方指導價26.88萬和進口大眾高爾夫GTE官方指導價28.88萬的先例來看,大眾e-Golf的定價應該不會在26萬以下。進口車的尷尬身份不僅在于不菲的關稅,大眾e-Golf還無法享受到國內的各項新能源補貼,和優(yōu)惠/利好政策。即便未來可以由一汽大眾國產化,其相對較低的續(xù)航水平,也正處于目前補貼退坡的重點打擊范圍內, 補貼金額對其高售價來說是杯水車薪。
不難看出,在全球的新能源市場上,即便我國確實存在一些諸如騙補、非法低速車等一時難以徹底整治的問題,但從發(fā)展速度、市場規(guī)模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上,依然是處于非常領先的地位的。日產leaf用了好幾年才追上目前的主流續(xù)航水平,進入國內還遙遙無期,大眾e-Golf更是像在一直原地踏步。能說日產和大眾比不上北汽、比亞迪、吉利嗎?無論從品牌歷史、銷量還是總體市場占有率看,前兩者都是全球名列前茅的大型汽車企業(yè),其研發(fā)能力、技術水平要比我們自主品牌強得多。只能說在純電動汽車這一領域,很多外資車企并沒有足夠重視,沒有投入很大資金和精力去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
像上汽榮威的SSA+平臺、廣汽傳祺GE3所采用的平臺都是專門為純電動汽車所設計的制造平臺,對動力電池布局、電機布局、整車高壓線路鋪設和車內空間布局上都針對純電動動力系統(tǒng)做出了優(yōu)化專用設計,不僅可以為動力電池留出足夠平整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做到不影響車內駕乘人員的空間體驗,并且線路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上有著十分可靠的保證。
大眾e-Golf這類由傳統(tǒng)汽車所改造而來的純電動汽車,在電池布局上不能做到平整、統(tǒng)一,多采用T字形、工字形、或占用后備箱空間來布置動力電池,不僅影響儲物空間,部分車型還因為加高的車內地板影響到車內人員的乘坐舒適度,體驗極差。
對進口大眾來說,e-Golf的推出或許真的會僅僅起到“豐富產品線”(這一詞在3月1日的上市文章內肯定會有極高的出鏡率)的作用。畢竟對于積分政策,大眾還有江淮這個已經實錘的合作伙伴來撐一撐,日子一時不會到過不下去的地步,至于e-Golf的出路在哪?誰會買?鬼知道。
作者:楊波
來源:EV世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60221
以上內容轉載自EV世紀,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