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新能源車一直和“里程焦慮”牢牢的捆綁在一起。不論車企搞什么創新設計,媒體怎么解讀純電車型越來越豐富的功能配置,對用戶來講,續航這個痛點永遠排在關注榜第一位。
今年,在純電緊湊型轎車這個細分市場,自主品牌紛紛發力,帶來了廣汽新能源AION S、幾何A、比亞迪秦Pro EV超能版這樣三款長續航的力作。今天第一電動網應邀參加了AION S的第一批媒體試駕活動,本文將主要介紹AION S,同時也會將其與其他兩款長續航純電車型進行一些對比。
在補貼退坡過渡期以前,AION S的補貼后售價區間為13.98-20.58萬元。過渡期即將在2019年6月25日結束,之后的事情不敢妄言,目前難以預知廠商和經銷商之后將采取什么樣的策略。
我們可以看到AION S的兩種續航版本中,命名規則為炫、魅加上最大續航里程的數字。不要誤以為這個數字代表AION S的實際續航能力,其530版本對應的NEDC續航里程為410km,630版本對應的NEDC續航里程為510km。
純電車型的續航能力受牽制因素超級多,車速、溫度對續航的影響最為明顯。而最能確保一款純電車型續航能力的,就是電池電量了。為了在有限空間、有限重量內獲得更多電量,新能源車企不斷在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以滿足續航這個最大的痛點。AION S早在去年的預熱宣傳中,就高調宣稱其搭載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了170Wh/kg。
讓我們來看看這三款新車各自的頂配版所采用的電池、以及對整車整備質量的影響:
-比亞迪秦Pro EV超能版使用的是自家研發的NCM622電池,容量69.5 kWh,NEDC續航里程520km。整車整備質量約1700kg。
-幾何A采用了目前最激進的NCM811電池,容量61.9kWh,NEDC續航里程500km。整車整備質量1650kg。
-AION S使用的也是NCM811電池,容量58.8kWh,NEDC續航里程510km。整車整備質量1625kg。
關于三元鋰電池的材料比例,NCM811比NCM622風險性更大嗎,從理論上來看是這樣的。但如果繼續從理論上來看,兩者又同屬不夠穩定的三元鋰電池,如果622說811不安全,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NCM811電池的安全性,目前尚缺乏足夠機會驗證。但電池對這三款車整備質量的影響卻是顯然的,AION S在減重方面做得最好,較秦Pro EV超能版節省出了75kg以上的重量,后者相當于隨車附送了一個很胖且不愿下車的乘客。
緊湊型車不緊湊 得益于純電平臺打造
新能源車最初都采用“油改電”的形式,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后排的隆起部分。由于沒有傳動軸,純電動汽車本沒有必要繼承這個隆起的鼓包,但慵懶的油改電仍保留隆起部分用來多放幾組電池。2017年開始,新能源車企陸續開始強調純電平臺的概念并應用,但僅解決了電池布局的問題。今日,廣汽新能源的GEP平臺是第二代純電平臺,其改善的不僅是新能源車電池布局的問題。
純電動汽車的車頭不再需要那么大的空間,因此可以將A柱與機蓋接點向前移動,為車廂爭取更多空間。出于安全考慮,GEP平臺還為機艙保留了大量空間,通過將電驅系統整合為三合一模塊的方式降低體積。電驅系統距離前隔板有15公分以上的距離,能夠大幅降低碰撞坍縮時電驅系統遭遇風險的概率。
相較于廣汽新能源的另一款車型GE3,AION S的懸浮式中控臺就顯得“新能源”得多。由于傳動結構簡化,純電車型有理由把中控臺的空間更好的釋放出來,而不是做一個滿滿當當的、實心的中控臺。
空間改善,受益最大的是后排。AION S的前排空間表現與同級別燃油轎車無異,但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間實在是有些爽的,地臺也做到了幾乎純平。比起秦和幾何A,AION S的長、寬、高、軸距都略大一點,空間表現中,尤其以后排空間為最大競爭優勢。
雖然從參數來看AION S是一款緊湊型車,但基于純電平臺打造的優勢可以讓它在有限尺寸、空間內做更多事情。
AION S的內飾風格很具有高級感
12.3英寸屏幕夠大,觸摸式按鍵夠多,鋼琴烤漆與黃色系的軟性材質層次分明。麂皮的大面積應用,帶來不俗的視覺感受,也帶來柔軟舒適的手感。內飾質感可以說是整車最大的加分項。
麂皮應用在門板、扶手、座椅這些經常摸到的地方,使用這臺車的時候,無形中會覺得很舒適。懸浮式中控臺頂部具有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前提是手機自身需支持該功能。換擋旋鈕旁邊就是自動泊車功能按鍵,這個位置算是比較顯眼的。
主副駕均支持電動座椅調節。座椅兩側也采用了麂皮材質,依然是兼具視覺效果與柔軟觸感。
座椅的鏤空設計也是一個比較討喜的小設計。
下面是多科目場地試駕環節
開啟運動模式,在直線加速體驗中能感受到,AION S與同級別車型較大的區別就是油門踏板初段十分激進。相較于秦和幾何A,這臺車在起步時不存在動力遲滯。0-100km/h官方成績7.9秒的AION S,之所以能比秦和幾何A快近1秒,原因就在于AION S起步時會竄出去。在這三款車中,AION S的動力最為充沛。
長按中控臺的自動泊車鍵,即可開啟車位搜索。泊車過程中,中控屏會指引每一步操作。由于場地內的車位線比較清晰,自動泊車功能使用得比較輕松,成功率100%。
L2自動輔助駕駛體驗感觸頗多 不可掉以輕心
接下來是一段又一段烏龍事件,然而我希望表達的不是車有問題,而是我們應當正確使用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通過方向盤右側的速度調節功能,可開啟ACC自適應巡航,覆蓋全速度區間。在試乘過程中,我一直在懷疑駕駛員是否參與了操作,因為車輛加速、剎停的邏輯都完全和人工駕駛一樣。
在我感覺一切很完美時,車輛的一個急加速讓我略感失望。原因是前方車輛轉彎,跟蹤目標丟失,在這個時候車輛會全力加速到設置的最高巡航時速。
如果是MARVEL X,丟失目標后的加速不會這么突兀。這個是AION S在后續OTA升級中有必要改進的地方。
在又一輪試乘中,我們幾個人正在聊天,車輛突然偏離道路,駕駛員猛打方向才讓車回到道路中。原因是在L2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使用過程中,手離方向盤過久,輔助駕駛會戛然而止。當時車正在朝左轉彎,失去道路偏離輔助控制和輔助駕駛的車輛直接偏離了道路。
輔助功能,務必要當作輔助功能使用。從交通法規上來看,雙手離開方向盤也是不允許的。但我仍存在疑慮,為什么駕駛輔助會退出的這么突兀,如果能夠再給駕駛員多一點準備,逐步、逐級的退出,才是萬全之策吧。
最大的烏龍事件,是碰撞預警和自動剎車輔助。大部分試駕者都完美的體驗到了AION S的自動剎車,穩穩地停在了測試假人面前。但少數人則硬生生撞在假人身上,原因在于系統如果監測到駕駛員進行了制動,會自動退出。
如果是人為操作,沒有人會距離假人這么近才制動;如果是手握方向盤、閉著眼開車,系統也能幫助車輛剎停。細思極恐的是,如果面對緊急情況,人和系統的協作將可能導致烏龍。
盡管廣汽新能源明確說明,駕駛輔助系統僅能做為輔助功能使用,但在程序設定上仍應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輔助駕駛系統也需要更逐級的退出,此次試駕的烏龍希望能引起重視。拋開這個部分,AION S的整體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本次試駕的重心放在了場地科目試駕上,沒有過多時間進行嚴格的續航測試。在今后的試駕中,我們在繼續針對續航進行測試。剩下時間聊幾句AION S的銷售模式。
更便利的訂車方式 更溫馨的體驗中心
每個AION S車主的車都不太一樣,因為他們會在手機APP上定制自己的車。
傳統汽車4S店只能提供單向的汽車銷售或售后服務,消費者要到遠離自己生活半徑的地方,被動上門接受服務。廣汽新能源以APP定制+ 25hours體驗中心”的模式來進行售賣,如果對AION S有興趣,可以下載APP“廣汽新能源”進行詳細了解。
(圖片:體驗中心地點,北京市朝陽區成壽寺路甲131號,地鐵10號線成壽寺站)
AION S試駕總結:
-外觀大氣,設計感體現出美學
-內飾質感非凡,大屏、麂皮使內飾亮眼、舒適
-純電平臺打造,空間越級
-目前為數不多NEDC續航里程超過500km的純電車型
-駕駛輔助系統尚需謹慎使用,不可手離方向盤過久,不可依賴輔助制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曉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xinche/9284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