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今年最火的汽車話題之一,除去充電樁安裝及續航里程等因素,相比傳統內燃機汽車,電動汽車在節能環保、維修保養、燃料費用等方面有著先天優勢,不過好事都不能讓電動車獨占了,僅從使用角度來講,后期唯一的“高成本”或許來自保險。
介于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對汽車限購,而對新能源車卻“網開一面”。有消息稱,未來北京電動車搖號占總量比例將由現在的13%升至40%。這就意味著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搖號比重進一步降低。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電動汽車,而電動汽車的保險問題也就跟著擺上了臺面。
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 險種有何不同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很簡單,不過目前卻有點尷尬,造成尷尬原因是這樣的,我國的保險公司雖然承保電動汽車,但由于市面上電動汽車數量較少,保險公司很難針對電動汽車推出單獨的專屬車險或者電池險。因此,目前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兩者的保險沒有質的區別。
至于今后會不會學習歐美等成熟市場的做法,由保險公司推出相應的車險產品和服務,例如為新能源汽車車主提供優惠費率,針對動力系統提供特殊的附加險種等,保險公司暫時沒有明確表態,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相比傳統汽車
電動汽車保費是否更低
相對而言,答案是否定的!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按常理講由于車險險種的保費價格由車價決定,而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相比造價成本較高,導致電動汽車車價較高,購買的保險往往也較貴。
不過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扶持新能源車,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會獲得國家或地方政府給予的購車補助,消費者實際購車成本會降低不少。以北京地區為例,很多品牌的純電動車會按照補貼后的價格上保險,對消費者而言,這樣以實際購買價格計算保費肯定會比補貼前便宜不少,不過即便這樣相比同級別汽油車型而言,電動車保費依舊不占優勢。
相比同級別汽油車型
電動車保費有增無減
之前曾有車主以北汽E150EV純電動汽車為例算過一筆賬,北京市場上,E150EV原價為22.08萬元—23.08萬元,減去政府和企業補貼后北京地區終端售價為10萬元左右。消費者可以按照補貼后的價格完成和傳統汽車保險項目相同的各項險種,每年的保險費用在五千元左右。而一輛傳統的北汽E150汽油車,其車險的年保費為四千多元。
能不能
單獨給電池上保險
現行條件和保險制度下,不能。眾所周知,電動汽車的電池造價非常昂貴,幾乎占全車一半的成本,而一旦出現故障損壞,理賠金額會很高,保險公司肯定不愿意承擔過多的風險。而廠商往往只會針對電池的自身產品問題給予質保,如果是事故造成的人為電池損壞,目前車主就只能自掏腰包。
電動汽車投保
注意事項
實際調查中不少4S店的保險顧問向編輯表示,受公共充電設施不完善等因素制約,目前很多車主購車時并不擔心電動汽車會遭盜,因此都選擇不上盜搶險,一年能省近千元。仔細想想現階段這樣做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每個人實際用車環境和看問題的方式不同,對于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雖然現有技術下電動車發生自燃的風險系數不比燃油車高,但近幾年幾款電動車的自燃事故給民眾帶來電動車比傳統燃油車更容易起火、更不安全的疑惑卻始終存在。
當下很多人考量一臺電動車的安全性問題,往往從電池出發。而電池的好壞無非從性能、使用壽命和安全系數等幾個方面入手。市面上主流電動汽車搭載的電池包括18650鈷酸鋰電池(特斯拉)、鐵鋰電池(比亞迪e6、江淮iEV4、北汽E150EV)、錳系電池(沃藍達、晨風)幾種。僅從安全系數上講,鐵鋰電池是三者中最安全的。
其實不管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錳酸鋰電池,都無法從本質上解決電池的安全性問題。電動車真正的危險在于高電壓下的短路隱患,只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因此自燃險你懂得,雖然電動汽車自燃的概率很低,不過防患于未然這個險種還是值得一投。
來源:東南早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carnews/yongche/361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