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調整、堅持、活下去、太難了……11月22日,2019第十七屆中國(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拉開帷幕,多位車企高管在面對媒體專訪時,表達了在汽車產銷持續下滑的背景下各個企業的壓力。
事實上,本屆廣州車展略顯平淡的參展氛圍,已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車市的寒意。從數據上來看,2019廣州車展共有全球首發車型38款,概念車30款,展車總數達1050輛,無論是首發車型還是展車總數較之于去年都有所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屆車展上,大眾、奧迪、雷克薩斯等合資、外資品牌紛紛發起電動化反攻,攜數款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新車亮相。據了解,本屆車展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競技場“,共有182款新能源汽車參展。
車市遇冷、車展承壓
作為每年度最后的A級車展,廣州車展常常承載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被各大車企和參展商視之為年度銷量沖刺的最后陣地。而在車市遇冷的大背景下,廣州車展對車市的刺激作用則被進一步放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01.2萬輛和1717.4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2.1%和11%。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也出現了連續4個月的同比下滑。毫無疑問,本屆的廣州車展與往年相比,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也承擔了更大的壓力。
11月22日,2019廣州車展如期而至。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本屆廣州車展仍然采取了 “新科技,新生活”作為主題。
根據我們統計,廣州車展已連續三年采取了同樣的展會主題。一方面,這體現了新興科技與汽車產業的融合趨勢仍在持續,而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廣州車展的乏力和缺乏新意。
在逛展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搜尋此次廣州車展的亮點,但事實上,并沒有呈現出太大的變化。自動駕駛、車聯網……各車企都在積極搶占技術革新的高地;另一方面,壓力、波動、調整、太難了等等,成為車企高管中的關鍵詞。
我們注意到,在展會開幕當天,僅有北京汽車、東風集團股份、比亞迪股份、廣汽集團、華晨中國等為數不多的整車上市公司股價實現了小幅上漲。
新能源汽車“電力十足”
“廣汽集團的目標是在2025年全系車型實現電氣化?!?/p>
在本屆車展上,廣汽集團首次聯合廣汽傳祺、廣汽新能源大自主板塊發布 了“廣汽e-TIME行動”計劃,并特別強調了集團在電氣化上的具體目標。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了本屆廣州車展上最大的亮點,釋放了十足的“電力”。
據了解,本屆車展上共有182款新能源汽車參展。值得關注的是,在跨國品牌首發的新車中,約有20%的車型都是新能源汽車,既包括純電動車型,也包括混合動力車型。
這其中,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的電動化反攻體現得尤其明顯。例如,奧迪就提出了“賦電新生”的電氣化戰略,今年11月18日,奧迪e-tron和Q2L e-tron正式上市,e-tron是奧迪全面開啟電氣化產品攻勢的首款產品,Q2L e-tron則是奧迪首款國產純電動車型。而在本屆車展上,這兩款車也一并亮相,引發廣泛關注。
與此同時,北京奔馳也在本屆廣州車展期間上市了純電SUV EQC。這款新車是奔馳推向中國市場的首款純電動車型,體現了奔馳也在加碼向新能源化轉型。
此外,大眾也在本屆車展上發起了“遇見新大眾”的話題,攜ID.3、e-GOLF、e-BORA等純電車型亮相,掀起了電動化紀元。不僅如此,雷克薩斯也首發了旗下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 UX 300e。
可以看出,豪華品牌在積極布局電氣化轉型的同時,已帶來了實際的落地產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資品牌、合資品牌已發起了電動化反攻,未來隨著越來越多豪華電動汽車進入市場,新能源汽車現有的市場格局或將面臨調整。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外資和合資品牌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會加速市場競爭,但是更加有利于產業鏈的升級和完善,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更加有利于技術進步,也更加能促進行業的健康和持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43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