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在長白山舉辦2019年經營業績和2020年戰略規劃以及“大北京”品牌戰略媒體溝通會
純電動這桿大旗,北汽還會扛下去嗎?
要在以前,這不是個問題。但是,2019年,北汽新能源沒有第七次奪得中國純電動乘用車年度冠軍;另外,北汽新能源也和北京汽車實現了融合,品牌統一為BEIJING,油電兼推;還有,補貼基本退出,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疲弱,2019年市場負增長……消極因素不少。
1月6日,北汽集團在長白山發布了2019年經營業績和2020年戰略規劃以及“大北京”品牌戰略。上述問題的答案清晰可見:包括“BEIJING”和“北京”的“大北京”自主品牌下,BEIJING定位為“世界級綠色智慧出行和科技創新品牌”,仍將專注于純電動,但同時追求高度智能網聯體驗。
具體而言,BEIJING品牌,計劃在2025年實現銷量40萬輛以上,其中70%以上是純電動產品,并推出高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產品。
同樣在1月6日,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和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李一秀,分別對北汽新能源整體和營銷做了總結和分析。
李一秀透露,2020年,北汽新能源將聚焦國民車、出租車、網約車、智能駕培車、使用權交易等新能源市場,提出了國民車EC200全年銷售2.5萬輛以上等重點項目指標。
我們來具體看看,北汽集團“大北京”品牌下“BEIJING”品牌的2019新能源表現和2020年、乃至2025年的目標或計劃。
2019年新能源表現
2019年,北汽新能源營銷的主要成績不在數量,在于質量。
北汽新能源銷量,來源:北汽藍谷公報
受制于上市公司披露規則,北汽新能源目前只能公布2019年1-11月數據。2019年前11月,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11.4萬輛,比去年同期的12.84萬輛下降了近一成左右。
不過,如他們所計劃的,北汽新能源實現了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升級。
在這11.4萬輛中,中高端產品銷量占比提升至90%。A級以上車型占比超過80%,與上年同比提高了64%。其中,EU系列銷量超過8.8萬輛,已售產品均價超過12萬元。核心車型BEIJING-EU5穩居國內年度細分市場銷量冠軍,是網約車市場的最多選擇。
在產品升級的基礎上,雖然北汽新能源銷售量下降,但是營收金額大幅上升。以前三季度為例,營收174.84億元,同比增長78.64%,遠高于同期20.45%的銷量增速。以此推測,全年的營收金額表現也會大幅優于銷量表現。
北汽新能源還抓住了北京市出租車“油改電”的機會,2019年完成充換電站建設90座,換電出租車銷售達到6000輛。
北汽新能源換電出租車
除了北京,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經在全國15個城市,運營換電出租車1.6萬輛,累計建設換電站187座。
相比營銷數據,連慶鋒更強調北汽新能源在技術研發、產品升級、品質提升等方面的表現。比如在產品升級方面,除了2019年推出的EX3、EX5和EU7,北汽新能源目前已經形成了BE11、BE21和BE22三大平臺,覆蓋了未來5年30余款產品。
除此之外,BEIJING品牌的營銷等方面的整合呈現效益,北汽新能源大量壓縮了成本。連慶鋒表示,通過全員降本扎實推進,通過技術降本、規模降本、管理降本層層壓實,預計全年將實現降本30億元。
在營銷細節方面,對于2019年,李一秀如此評價:“我們認為銷量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找到剛需、可持續發展的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基礎。”
所謂剛需、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包括:實現換電出租車北京示范運營,建設90座換電站;實現智能駕培車開端;實現全年網約車銷量第一(EU5網約批發量6.5萬輛)等。
不過,李一秀也提到幾點不足,包括對私銷售不足、溝通協調及營銷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等。
2020年聚焦七大戰場
2020年,整合營銷之后的BEIJING品牌,營銷上有什么目標呢?
“2020年,總體數量目標基本保持平穩,沒有激進也沒有退。最重要的是,把我們的七件事做好。”針對《電動汽車觀察家》的提問,李一秀說。
所謂七件事,是李一秀提出的聚焦七大銷售戰場。
這七大銷售戰場是:自主A級SUV,國民車、出租車、網約車、智能駕培車、使用權交易和BJ90市場。自主A級SUV目前看應當先是燃油車型,內部代號C62,很可能是X7;BJ90也應該是燃油車。其他五大市場,都和電動汽車相關。
國民車EC200
首先是國民車方面,李一秀表示,在電動汽車替換燃油車方面,A00已經達到96%,因此要抓住這一市場。他們計劃推出的新國民車EC200全年目標2.5萬輛,提出的賣點包括,無補貼時代的國民車;經濟性+品質感;靠譜續航;多場景解決方案,快慢充兼容等等。銷售策略將主打低速電動車置換升級,低首付低月供等等。
出租車
李一秀提出,出租車要銷售4.7萬輛以上。
特別是換電出租車,經過在北京的示范運營之后,積累了太多工作的經驗,而“其他品牌就算拿出換電技術,也干不了這事兒。”
李一秀說,2020年,光是北京的換電出租車市場,保守目標是1.2萬輛。另外,他們也將探索京津冀換電出租車的一體化,目前河北省從崇禮開始,陸續開始推進。另外在閩廣瓊、杭州、蘭州、河南、山東、湖南等地,都將采取差異化的銷售策略,來推進出租車銷售。
智能駕培車
李一秀介紹,北汽的駕培車產品,可以實現一個教練員帶5臺車。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好:“教練員一個月的工資大概是8000元,一年就是10萬。4個教練就是40萬,而教練車可以用8年。”
北汽已經進入了全球最大的駕駛培訓企業東方時尚,現在已經開始示范運營。李一秀說,這個市場有80萬輛的空間。
使用權交易
李一秀認為,當前汽車銷售市場雖然低迷,但是出行需求沒有減少,這說明使用權的交易大規模替代了所有權交易。
目前車輛運營公司中,有的缺資金,有的缺流量,有的缺服務端點。對于北汽,資金和端點優勢都有,因此會聯合其他企業,以B2B2B的模式推廣。他評價,“這種租賃相當有市場,但是大量缺錢。”
這一使用權交易平臺也針對網約車市場,是七大聚焦市場之一。
2020年,北汽還將打造車電價值分離模式規模化運營。分兩步,第一步是金融模式,包括海南、張家口、鄭州等地試點,合作方主要依托金融方;第二步是電池梯次利用與尾處理的模式,合作方主要依托中國鐵塔等實體運營企業。
對于后者,其模式是客戶承擔車身,而電池管理公司承擔電池,客戶只需要通過換電服務商租賃電池即可。
北汽新能源曾經對私人消費者推出過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未來會否再次重啟?
李一秀說,之前推出這一模式,但量沒有起來。核心原因兩點,第一是產品本身,“當時就一款車的換電。”第二點是體驗,“沒有加油站一樣的服務半徑,很難有好的體驗”。
針對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在今年底就會有新的換電產品。”其次,今年底會有換電站服務半徑在1.8公里左右的城市出現。“1.8公里,比北京的加油站密度還大,我們就具備了再次重生的機會。”
2025年計劃
在1月6日的溝通會上,北汽集團技術產品與質量管理部部長李森介紹了北汽集團的技術、產品方向。
在新能源方面,他指出,北汽在純電動上搶占了六個第一,因此BEIJING 品牌要專注于純電動,提供高度智能網聯的產品。
李森首先對電動汽車的前景做了預測。他分析,如果論材料成本,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還將有30%的下降空間,而內燃機由于油耗、排放法規的要求,成本將提升10%。但全生命周期來看,在2025年,電動汽車會比內燃機成本更低。
對于BEIJING品牌,定位為世界級綠色智慧出行和科技創新品牌,技術產品的策略是三步走。
BEIJING品牌產品技術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在2019年已經完成,是面向一個BEIJING的整合與升級,產品序列整合為7系、5系和3系。
第二步是SUV+1代,在2020年-2022年投放,包括2020年X7,2021年推出EX7,EX5、X5和EX3改款升級。
在電動汽車技術方面,BEIJING品牌第二步會涉及的技術相當積極。近期目標上,純電動汽車采用的811高能電芯,密度要達到280Wh/kg,無模組電池包系統密度200Wh/kg;全氣候電池,在-10℃下,衰減要小于9%;150kW的超級快充,充電10分鐘可行駛150km;另外三合一電驅動實現深度集成。
中期的技術目標包括,三電成本在2019年基礎上下降30%;能量密度提升15%;快充時間提升到10分鐘可行駛260km;準固態動力電池裝車。
到2022年,BEIJING品牌的9系、7系、5系和3系產品還將實現全面換電。
最主要的發展目標方面,BEIJING品牌要實現2025年40萬輛銷量,純電動產品要占70%以上,高度智能網聯化電動汽車產品推出。
由此看來,在純電動路線上,整合后的BEIJING品牌,還將繼續扛起純電動的大旗,同時輔以高度智能網聯技術,希望繼續在純電動汽車上保持優勢。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也在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無智能網聯,非汽車也。”“北汽集團的當務之急,就是推進智能網聯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751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