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快速發展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對未來汽車的定義和概念的創新,點燃了這場百年不遇的汽車革命。但其實電動化只是引爆點之一。與汽車革命并行發展的是能源革命、新一代移動通信、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這些因素的交融,將使未來的汽車走向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較大程度上改變世界、造福社會。”
1月10日-12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在11日上午舉辦的全球視角下的產業變革與發展趨勢分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分享了他對汽車革命與交通、交通及城市協調的觀點。
在他看來,汽車革命與能源革命的融合,可以大幅度改善能源結構。
陳清泰透露道:“我國石油消費連年增長,而自產原油連年下降。2018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突破了70%,已經超越了能源安全警戒線。但現在我國每千人保有汽車僅為185輛,未來較長一段時間仍處于增長期。如果僅僅依賴石油,能源安全和環境污染將成重大隱患。”
陳清泰認為,要想讓更多人的出行機動化夢實現,最現實的選擇就是電動化。
在他看來,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需要強大的清潔電力的保障;而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則有賴于消納和存儲間歇性電能的儲電能力。兩者通過能源互聯網的銜接將產生巨大的互補協同效應。未來的電動汽車因其數量龐大,總體有強大的儲放電能力,足以保障可再生能源充分發展。
此外,他認為,當電動汽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從制度上和技術上使電動化與新能源對接,把電動化的全產業鏈放在綠色化的基礎之上。
“可以預期,到2025年前后電動車的性價比超過燃油車,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低于化石能源,市場將以強大的力量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和能源結構轉型,以日益加快的步伐走向零排放公路交通。”陳清泰說。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的電動化發展除了對能源結構調整起著重要作用,還將與網聯化、智能化協同促進共享出行的發展。目前奔馳、寶馬、豐田等汽車巨頭已紛紛向此方向轉型。
陳清泰認為,良好的機動功能只是電動汽車的1.0版本。充分釋放未來汽車造福社會的潛能還有賴于網聯化、智能化和出行服務的創新。但是要把電動汽車升級為“強大的移動智能平臺”,成為電氣化、電子化、互聯網化、智能化,由軟件定義的高科技產品,對于傳統車企是巨大的挑戰。
在他看來,新造車企業正式看到了這些機遇和趨勢勇敢闖入汽車行業,他們的介入為汽車變革注入了基因,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新的技術以及新的商業模式。
陳清泰認為,未來為了適應信息化的社會需求,汽車必須由“信息孤島”轉化成“超級移動智能終端”,汽車革命還要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成本、減少交通傷亡。因此,汽車革命必須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變革和智慧城市很好地融合與對接。
而如何打好這場融合之戰,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頂層設計的支持,從汽車、能源、通信、交通、城市進行系統綜合考慮,實現技術協同、規劃協同、政策協同、法規協同,有序推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791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