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發展是需要需求驅動的,這其中既包括交通安全性的需求又有出行效率的需求,要解決傳統汽車與交通遇到的問題,需要自動駕駛與智能交通共同參與。但目前這二者的發展受到了一些限制,需要新的思路和方法破解,未來汽車的發展不再是單車的智能,車、路、云端之間會成為融為一體的系統。”
1月10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自動駕駛分論壇上,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克強發表了主題演講。
他認為,車、路、云融為一體的系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發展方向可以對現有的交通安全、出行效率以及其他一系列在行駛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改善。
據李克強透露,目前在這方面國際上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美國提出了基于智能化、信息化、共享化和智慧城市融合;歐洲公布了依靠不同智能化程度分級的基礎設施來支持自動駕駛的方案;中國也于2016年發布了《國家車聯網產業體系建設指南》,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將智能化與網聯化進行融合。
“我們強調的融為一體,并不是簡單的疊加,目前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多數還是將智能化與網聯化相對獨立或者簡單疊加的。”李克強認為,新一代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的發展,勢必要在融為一體的同時具備本地屬性。中國要做的新一代自動駕駛,也需要擁有融為一體的“中國方案”。
所謂的“中國方案“就是指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要滿足中國的基礎設施標準,滿足中國的運營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的產品結構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全新的汽車產品將會產生。
在融合的過程中,云平臺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李克強透露道,迄今為止,中國的云平臺仍然在提供簡單的服務功能,但車路交通協同的概念則需要云平臺具備“云控”的功能。
李克強表示,除了需要具備控制能力的云平臺以外,基礎平臺的作用也很突出,未來基礎平臺可以承擔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和數據分配等工作。
“未來在5G時代,云平臺可發揮的功能會更多,其商業模式也是很清晰的,但目前太多的云平臺、云系統是相對孤立的,甚至在企業內部也會出現彼此獨立的現象,這就為未來的協同工作帶來了一定困境。”
李克強透露道,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支持下,目前關于云平臺的建設已經開始部署了,既涉及快速道路,也涉及封閉園區。未來在這樣的云控架構下,可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車、路、網、云一體化的體系。
李克強認為,未來產業的發展目標應該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而這其中要完成一系列負載的系統工作,云控平臺將會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791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