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對內的要求還要去過苦日子、過緊日子”,江淮汽車總經理項興初語氣堅決,“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絕不是一朝一夕,但我們做好了準備。”
1月9日,江淮汽車發布發布產銷快報,其在2019年12月份實現汽車銷量3.45萬輛,同比增長10.12%;2019年1-12月份累計銷量為42.12萬輛,同比下降8.91%。2019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車實現營業收入372.42億元,同比增長2.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154.33%,預計2019年業績實現扭虧為盈。
近日,江淮汽車總經理在合肥江淮汽車總部與證券時報·車資本展開了對談。
2019年感受“復雜”
“復雜。”提及對2019年車市的直觀感受,項興初選擇了復雜一詞。
自2018年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持續性負增長,轎車、SUV領域的寒潮讓不少車企失去了最后一塊生存土壤,“停工”、“破產”、“裁員”等一系列詞條更為車市寒冬添加了一分萎靡之色。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昨日公布的2019年全年產銷數據,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產銷量降幅比上年分別擴大4.2和5.4個百分點。
在2019年整體車市不景氣的態勢下,江淮旗下乘用車板塊三款車型全年銷量相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據其最新產銷快報,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12月份下降16.68%,降幅收窄,除SUV仍然下降外,MPV和轎車均出現增長;1-12月累計銷量下滑17.79%。商用車板塊12月份大幅增長35.45%;1-12月累計銷量下跌2.29%。
此外,江淮純電動乘用車12月銷售了2863輛,下降74.40%;1-12月累計銷量5.80萬輛,下降8.87%。
項興初認為,在過去一年當中,雖然看到汽車產業中有些企業遇到困難、資金鏈斷裂,有投資者抽身離場,但同樣也看到有一些投資者在摩拳擦掌持續進入這個市場,并認為這個大產業還有很多發展機會。因此從情感上,項興初對2019年車市感受復雜,但對于下降的銷量數據,他認為這是正常的回調,并提醒市場中的眾多從業者要去掉浮躁、腳踏實地地面對困難。
“自主品牌這種時候更要邁向高品質,在細分市場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項興初認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到今天,以低價打市場獲取利潤增長已經很難,消費者看重的不是便宜本身,而是要更多價值,要綜合體驗。而這就需要車企在高質量發展上進步得更快。
項興初透露,江淮汽車2020年度的產銷計劃目標為45-50萬輛。根據規劃,到2020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突破20%;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比重達到30%以上。
生存靠商用車,發展靠乘用車
“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這是項興初在2014年為江淮汽車提出的戰略路線。不少業內評論認為,江淮汽車在采取這一“商乘并舉”的發展戰略時,并沒有清晰地將其發展商用車的市場定位與發展乘用車的戰略定位區分開來,為公司向乘用車業務的轉型帶來一定阻礙。
對此,項興初向證券時報·車資本解釋,“商用車是江淮的核心、基礎和支柱,我們一定要讓它繼續上規模,提升占有率,讓它在品牌、規模、效益上做更大的貢獻來支撐江淮汽車,特別是孵化乘用車。”他表示,從戰略角度對二者做出區分,商用車是江淮汽車的“生存指標”,而乘用車則是衡量江淮汽車轉型升級以及發展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
“當下來講,對江淮最重要的是突破。”項興初表示,2019年,經過品牌的重新梳理后,江淮乘用車進入了3.0階段,而新上市的嘉悅A5是該階段的第一款車。按照江淮汽車的規劃,商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是公司的核心業務,而嘉悅A5的布局實際上是為未來的新能源乘用車做鋪墊,他希望3.0系列化產品出來以后,通過打造爆款產品,上規模帶動系列化的車型,都能夠有很好的成長。
項興初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車當中,江淮主要聚焦在A級車市場,并且正在對其開發專屬的電動化平臺,通過平臺化降成本、出效益;走品質、品牌之路,不走低質低價;聚焦主流市場,走主流需求。項興初告訴證券時報·車資本,在乘用車市場,江淮汽車將走“平臺化、品質化、主流化”的道路。
控本增效好“過冬”
“過冬要有過冬的樣子”,項興初說,“為了扭虧,江淮在營銷環節、制造環節、研發環節、管理環節,都采取了系統化的措施。”2018年,江淮汽車雖然營業收入達501.61億元,同比增長1.95%;但扣非后凈虧損18.77億元。因此,2019年的江淮在銷量與利潤之間,更為強調后者——不虧本賣車。
以“有效益的訂單,有回款的銷售”為原則,江淮汽車2019年在營銷上做了部分有意識的收縮。
例如,考慮到部分海外地區如中東地區的動蕩環境,為控制無法收回貨款的風險,江淮放棄了訂單,這是其中東地區出口訂單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基于同樣原則,在其他細分市場當中,若面臨虧損賣車的訂單時,江淮汽車寧愿放棄。項興初表示,這并非怠惰,而是主動控制風險,對較為有把握的市場,江淮會找準應用場景,有針對性的調整,以促進銷量。
在成本端,通過優化供應鏈、提升技術手段,2019年江淮汽車的成本達到了有效控制。項興初透露,全年節省的成本接近10億元。具體而言,商用車和乘用車都通過集成化、模塊化、平臺化的技術結構提升節省了費用。并且每個月江淮汽車都會請供應商提成本合理化的意見,根據這些建議,江淮汽車改設計、改圖紙、做驗證,進一步找到降本空間,全年收到了上千個建議。
制造環節,通過精簡優化組織結構,江淮汽車也省出一大筆錢。2019年,是江淮汽車新港基地建成運行的第一個完整年,廠區搬遷后人員減少近三分之一,節約人工成本約1.2億元。同時,江淮汽車在三個廠區中有效地調配人員,物流費用、人工費用、能耗相應大幅下降,有效控本將助力江淮汽車提升盈利能力。
對江淮而言,既要生存,也要發展,面對嚴峻的形勢,江淮內部理智地確定了“不求速勝,循序漸進”的方針。“2020年我們對內的要求還要去過苦日子、過緊日子”,項興初語氣堅決,“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絕不是一朝一夕,但我們做好了準備。”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080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