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理想汽車CEO李想在微博首次公布理想ONE的保有量和總行駛里程。李想表示,截至3月底,理想ONE保有量已超過4000輛;在行駛里程方面,有57.2%理想ONE用戶以純電模式行駛,市區純電總里程超過70%。
不同于國內其他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理想ONE是一款增程式電動汽車。2019年12月份該車正式交付,首月交付量超1000輛。不過,受疫情影響,理想汽車的交付計劃再次受阻。2月2日,理想汽車官方發布公告稱,原預計交付時間為2、3月的用戶,可能會面臨延遲一個月交付的局面,并解釋推遲交付是因為全國的疫情防控要求,同時汽車行業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超過10%的零部件是由疫情最嚴重的湖北地區的企業生產。
此前由于各種原因,理想汽車已經有延期交付的情況。2019年上海車展前夕,理想汽車表示將在當年第四季度開始交付。在這次交付之前,理想汽車又發布通知,理想ONE將跳過此前的2019款車型,直接交付2020款車型,并稱由于2020款產品的升級部件較多,理想ONE的交付時間將從 2019 年11月調整為 2019年12月。
延遲交付,問題頻出
由于理想汽車延遲交付,在各大汽車論壇、交易平臺上涌現了大量低價轉賣理想汽車購車合同的案例,原本價值5000元的理想汽車訂單轉手價低至2000元。
盡管創始人李想對理想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傾注了諸多心血,致力于打造一款沒有里程焦慮、更優秀的車型。不過,在一再推遲交付的情況下,理想ONE的質量問題接踵而至。首批理想ONE交付之后,先后出現了沒有解除物流模式的嚴重交付失誤、行駛過程中出現接觸自適應巡航功能后踩加速卻無法提速的情況、車輛儀表盤出現“排放系統故障”的報警信息等多起事件,甚至還有車主因為銀行停止貸款導致無法提車。
事情發生之后,李想在微博中回應:“在理想汽車內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隱瞞問題就是自殺,提出問題就是在幫助我們創造價值。”
此前,李想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要用最嚴格的標準去進行質量控制,造出真正能夠讓用戶放心的車,"保證它在一個水平之上,而不希望把我們的用戶當成小白鼠"。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首款新車交付之后,意味著開始了市場化的第一步,接下來要面臨的是一系列嚴峻的市場考驗,產品質量問題頻出也是常態。不過,理想汽車在沒有完成交付量的情況下,還沒能保障產品質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消費者造成了傷害。
力求上市的理想
雖然交付不太順利,但理想汽車卻頻頻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
據外媒報道,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最早將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換句話說,如果進展順利,理想汽車將成為繼蔚來汽車之后,國內第二家在美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理想汽車方面一直對外界猜測的即將上市的相關傳聞保持緘默,同時對旗下不必要的業務進行瘦身。去年年底,理想汽車的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大規模縮水,由原來的9.15億元變更為約6.83億元,降幅為25%,與此同時,多位股東退出。
除了縮減業務,理想方面同時對公司架構進行了調整。2月23日,理想汽車旗下的重慶新帆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由10億元減少至約2.9億元,降幅達71%。對于重慶新帆大量減少注冊資本,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優化整體組織架構。”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營業收入約為527.76萬元,凈利潤約為-6.29億元,資產總額約為58.42億元,負債總額為9.31億元。理想汽車目前融資處在C輪,最新一次發生在2019年8月16日,由明勢資本、王興、理想、字節跳動等共同推動,目前理想汽車融資總金額超過110億元。大環境急轉直下,繼續融資才能活下去,上市成為理想汽車繞不開的一條路。
“我已操盤過百億級公司,希望再操盤一家千億級公司。”李想曾公開暴露的野心,不知道理想汽車能不能實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32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