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BUSINESS UNIT)業務部發布了一個引發各界遐想的預告——具備“智慧加持、高效穩當”的“神秘超智新品”將于4月23日或24日揭曉。有分析認為,這個新品指的是HUAWEI 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塊,而這也意味著華為將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
近段時間以來,“新基建”一詞的曝光率正在水漲船高,其中之一的“新能源充電樁”同樣成為焦點,例如國家電網啟動的新一輪充電樁建設,就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包括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新基建這一吹響號角的扶持下,充電樁市場有望煥發“第二春”。
而直流快充模塊作為充電樁的核心部件,是整個充電站穩定可靠的關鍵。有消息稱,華為直流快充模塊的優勢在于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低噪音,年平均失效率(0.6%)遠低于業界均值(3%-5%),可有效減少充電樁質量問題,降低安全隱患,大幅節省運營商和樁企生命周期運維費用。
華為布局智能汽車領域可謂早矣:2013年12月,華為就正式推出車載模塊ME909T,隸屬于華為消費者BG業務板塊中的一部分;2018年,華為發布了MDC 600物聯網平臺,將滿足L4級別自動駕駛的需求;2019年,華為和長安汽車共同打造的聯合創新中心正式揭牌;2019年5月27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并隸屬于ICT管理委員會管理,緊接著就大面積招攬人才,其中就包括了原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的加盟,他也成為了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首席戰略官。
盡管包括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內的華為高層都一再強調不會參與整車制造,而且把自己定義為“增量”部件供應商,但如果以為華為只打算靠解決方案掙錢那就太“天真”了。
此前,華為已經披露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五大業務板塊: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云服務,而從越來越廣泛的業務布局中,不難看出華為正在將高精地圖、5G及V2X技術、更多的AI算法、仿真場景等能力集成在一起,通過與眾多車企與開發者的整合,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從而讓自己最終走到價值鏈的頂端。
擁有強大資金和技術積淀的華為如能藉此良機,實現在汽車智能網聯領域的推廣和普及,不僅將對國內外傳統一級供應商產生巨大威脅,也將在避免與主機廠“硬剛”的同時,巧妙地實現對未來市場主導權的掌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411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