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國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Grace Tao)日前在接受訪問時透露,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運營進展順利,已經達成了第一階段每年生產15萬輛Model 3的目標產能,因此接下來最快在下個月(6月份)實現每周4000輛的生產能力,從而將年產能提升至約20萬輛。
此外,陶琳還透露,純電SUV Model Y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在上海工廠下線。陶琳表示,超級工廠二期進展也非常順利,預計今年底將完成建設,明年一季度有望實現Model Y車型量產。這距離今年1月7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上海宣布啟動Model Y制造項目僅一年多,再度刷新“特斯拉速度”。
《電動大咖》了解到,特斯拉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驚人的“中國速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與Fremont 工廠的第一代生產線相比,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生產布局和工藝進行了徹底簡化。
上海超級工廠自誕生之日起就備受矚目,從此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其一期聯合廠房搭載了自動化率很高的沖壓、車身、涂裝和總裝四大制造工藝技術,以及完善的物流、檢測和質量管理。
眾所周知,特斯拉為降低Model 3的生產成本,在其身上采用了鋼鋁混合車身。但鋼鋁間的焊接質量不容易被保證,所以諸多廠家紛紛改用鉚接工藝來代替焊接。在白車身整體焊裝完成后,特斯拉還采用了機器人自動激光掃描的形式,來進行焊接質量和尺寸的檢查。
特斯拉的沖壓車間采用了中控室一體控制的模式。原材料進入到沖壓件產出的整個過程為全封閉,只留下了卷簾門用于模具更換與維護。全封閉的沖壓環境,能夠有效減少外界異物粘貼到凹模與凸模,從而降低沖壓件諸如點蝕、凹坑等局部缺陷層現的機率。
總裝車間采用了常規的一條主線、多條分裝線同步生產的模式。主要通過磁條引導讀取地標指令,并根據地標指令停靠到對應站點。近年,AGV轉運車在汽車整車與零部件企業中逐步得到廣泛使用,大幅提高了物料轉運的自動化程度。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之所以如此快速地提升產能,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訂單收到“手軟”,從3月份10,160輛的驚人銷量,到4月的3635輛,國產Model 3持續領跑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雖然價格多次波動引發了老車主的不滿,但從《電動大咖》到店調查的情況來看,其降價策略確實吸引了大量“路轉粉”的消費者。
當然了,“快”不能與“好”直接劃等號。從已經提車的國產Model 3用戶反饋的意見來看,該車在拼接、裝配方面的粗糙以及部分工藝缺陷已是有目共睹,就連特斯拉體驗店的服務顧問也曾向筆者直言:“做工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應該看到它(Model 3)在續航、電池安全方面的優點。”而令業界人士較為擔心的,也正是在國產Model 3交付量快速增加之后,后續可能暴露出更多的品控質量問題,而這對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并非一件好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1654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