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是德國人盡皆知的支柱產業,但隨著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電動汽車公司的快速崛起,這個老牌的汽車大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德國的政界人士已經和汽車行業高管達成了共識:如果德國汽車工業不能快速過渡到電動汽車,就會有80萬個汽車行業的工作崗位面臨威脅。
2020年1月,一個由德國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最壞的情況是,到2030年,德國83萬個與汽車相關的工作中有40萬以上將消失。電動汽車的零件大幅減少,這讓生產線的自動化變得更加容易、更加徹底。除了和汽車制造直接關聯的崗位,那些涉及到尾氣排放與環保測試相關的崗位也將面臨重大威脅。
目前,以大眾汽車為代表的德國汽車工業正在進行積極的電動化轉型,但速度緩慢。除了大眾體系的品牌較為積極外,其他車企尚屬睡眼惺忪狀態。比如傳統巨頭寶馬汽車,甚至做出了不做純電動汽車平臺的決定,新車的研發幾乎都是燃油車、混動車、純電動基于同一平臺進行研發,這種不積極的態度,讓德國汽車工業的前景陷入陰霾。
前幾天,大眾汽車茨維考工廠的最后一輛汽油車順利下線,同時也開啟了該工廠完全電動化的歷史進程。自1990年來,這個工廠生產的燃油車數量已經超過了600萬輛。
不久前,奔馳、寶馬都公布了自己的裁員機會,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將在未來幾年內消失。同時又有一些電動汽車制造所需的全新崗位開始出現,但不同崗位需要的人員素質與知識結構有很大不同,員工轉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徹底更新的歷史時刻,原有的工作崗位除了面臨需求消失的威脅外,人工智能的出現與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將很多崗位推向了死亡邊緣。正如特斯拉CEO馬斯克昨天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所講,“預計未來特斯拉的工廠中會運用更多的人工智能和更智能化的軟件”。
報道說,特斯拉的員工特別缺乏安全感,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被裁掉!可想而知,對其他車企的員工來說,這種威脅顯然會更大,因為特斯拉自動化水平要比絕大多數的車企做得都更加深度。
@不看車 認為,在未來幾年內,汽車行業的大變革,影響的不止是產品,車企和員工的生存都會面臨重大威脅。而且,面臨這種威脅的不止是德國車企,中國車企也一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不看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001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