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7月15日晚,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推出的行業深度訪談活動《焦點觀察室》線上直播正式播出。在支持媒體新浪汽車與汽車之家的共同聯動下,當日在線觀眾超過5.4萬人次,行業十分關注。
活動上半場圍繞“農村出行機動化是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轉型的重要方向”、“推動農村機動出行電動化有哪些困難”兩個話題展開,以下為嘉賓核心觀點摘要。
本輪媒體觀察員:
劉 星,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主編
何 芳,《21世紀經濟報道》汽車主編
本輪出席嘉賓:
張永偉(致辭嘉賓),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王秉剛,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
林 密,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CEO
趙新智,北汽營銷公司產品與商業模式創新中心市場研究部部長
馮中偉,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營銷部副總經理
* 以上名單按出場順序排列
“新能源汽車下半年能否找到新動力?”
張永偉:從前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概分了四個領域:
1. 在大城市走量比較大的對公市場,特別是網約車和出租車市場,之前扮演了拉動新能源汽車上規模的主導力量,今年這個市場出現了萎縮,能否繼續主導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還需要觀察。
2. 主要在一二線大中城市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個市場出現三類走向,但是未來的增量有多大目前來講大家也是信心不足。這個領域直接和燃油車進行PK,消費側非常挑剔,供給側產品還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
3. 三四線城市和農村,這些地區面臨著即將釋放的機動化出行的需求,也有可能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新的動力或者新的海量級的空間。
4. 公共領域的電動化,比如公交,還有物流營運領域,這個市場也面臨著用電動化對傳統燃油車進行替代的趨勢。
這幾個方面有漲也有落,今后的發展中哪個市場能異軍突起,哪塊市場能夠規模放大,哪塊市場能夠通過質量提升奠定電動汽車發展的競爭優勢……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進一步思考、深入討論,在有一個好的認知基礎上變成企業的行動,這樣產業的發展就會駛入快車道。
討論話題1: 農村出行機動化是中國汽車產業市場轉型的重要方向寒冬or回暖,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何溫度?
王秉剛:總體來講沒有轉暖,部分細分市場開始變化。在國家的補貼逐漸減少的情況下,私人領域的純電動汽車和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形勢不錯。高端電動車如特斯拉、蔚來,微型電動車如五菱、歐拉、比亞迪等銷量增長,中小型城市或農村需求的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增長,這是非常好的形勢。
林密:5月份以來,一個高端市場,一個中低端市場,銷量攀升較快。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用金融方式來購買車,也能看到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方案出臺,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應該是持續上升的狀態。
趙新智:從環比增長來看,市場需求在回升,但從整個結構來看,增長還是不足。可以說燃油車走進了夏天,新能源車還處在乍暖還涼的季節。
新能源汽車市場四大領域,哪一個增量空間最大?
王秉剛:需求主導的,大城市排在前面,中小城市和農村排在第二位,公共領域由政府來抓需求也還不錯。三四線市場和農村市場是很巨大的市場,也許現在很小,但是潛力很大。
林密:電動車在三線以下城市特別城鎮城鄉結合部的應用非常便利,是一個非常大的增量。其實一二線城市的出行市場在2020年以來已經飽和了,三線以下城市(城鎮)出行領域的電動化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增長點。
趙新智:1. 以A0級純電動轎車為主的一線農村市場目前占整個純電動車銷量的比重回落到17%。特別是整個農村市場有多達760多萬輛的三輪車和低速車,也有著迫切的升級置換需求。
2. 公共領域電動化,一二線城市出行市場運力趨于飽和,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3. 中小城市的微型電動車,更多是家庭第二輛車的出行。受就業收入預期的影響,很多家庭推遲了第二輛車的購買,這方面的需求還需要時間,通過經濟恢復來釋放。
4. 高端私人消費市場拉升很快,今年份額會達到24%的水平,但增長的速度和空間也是有限的。
整個細分市場當中優先重視汽車下鄉所帶來的低速車三輪車和農用車轉化的機會,充分考慮一下該領域的電動化市場需求。
農村出行機動化的挑戰和難題
王秉剛:下鄉電動車主要替代的是現在在農村用的燃油車,這個觀點非常好。下鄉的電動車并不是指低速、無需駕照、萬把塊錢的那種車,而是有一定基本動力性能,機動性很好的車。現在車企在這方面關注度不夠,到底是什么樣的車,值得考慮一下。我們要為農村專門設計適合他們的性價比有競爭力的電動車,這樣的市場會很大。
林密:家庭年收入并不能完全支撐現有的產品,此外沒有足夠的快充,公共設施難以支撐。再就是傳統低速電動車消費者難以考取駕照。需要主機廠配合,如出臺便于購車的金融政策,增加駕駛體驗等。這不是一個消費升級的市場,需要鼓勵更多燃油車客戶慢慢轉入電動車的懷抱。
趙新智:一方面受制于購買力,現在的純電動汽車的價值門檻目前來看還是在四萬到五萬以上,相對于普通農民家庭的購買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第二,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較弱,制約了電動車的普及和推廣;三、產品適用性,在長續航、大空間、多用性、載貨空間的靈活性方面需要提升,駕駛門檻問題也需要解決。
討論話題2: 推動農村機動出行電動化有哪些困難電動車“下鄉”需要怎樣的政策支持?
王秉剛:現在對于電動車下鄉基本上還沒有一個鮮明的政策。包括什么車型合適、價格怎么定位、用什么辦法鼓勵農民購買,基礎設施如何解決都需要一系列政策推動。在三四線城市,地方政府比如柳州,推廣效果非常好,說明政策的重要性。國家政府層面要開始研究,統一思想,明確政策定位。
馮中偉:面向特定的農村市場政策確實還沒有,只有極個別的地方出臺了政策。目前農村市場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還存在一定的壓力和挑戰,如果國家能從宏觀政策層面做一些引導,可能有利于新能源汽車更好的推進。另外,農村充電樁設施建設較少,也制約了電動車的下鄉和使用。
趙新智:針對新能源下鄉的政策要有明確的指向性,盡量貨幣化,充分考慮農村使用環境所需的設施、金融和服務政策,應該是一個組合拳。普及推廣、購車補貼、置換補貼、金融支持和充電設施配套方面的政策如果能夠推出,聯動企業的投入,可以明顯改善置換難、購車難的問題。
當務之急是補貼政策嗎,什么力度最合適?
王秉剛:鼓勵政策里,財政補貼肯定是不能少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過去幾年主要用在城市里面,鄉村沒有享受到多少。農民經濟能力比城市低,需要財政支持補貼。另外,農村基礎設施不會太復雜,類似柳州自制的簡單便宜又安全的設施,可以補貼給農民。還有用電補貼,可以讓用電便宜些。
馮中偉:根據我們的調研,客戶希望的續航里程在300公里左右,價格訴求5-6萬。目前車企的產品略高于此,整個產業制造成本蠻高,尤其關于電池。09年推動汽車下相的力度不錯,優惠比例大概10%,促進了農村消費,值得借鑒。
趙新智:現在的材料成本比較高,微型電動車的總體成本約5-6萬,車企生產一輛300公里以上的車,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甚至要虧上2萬塊錢,很難滿足農村用戶4-5萬價位的需求。如果政府給予五千補貼,舊車置換再給予五千,加上企業自身促銷,正好可以平衡價差。按照現在市場預估,總體來講出臺10%的補貼政策拉動農村市場15萬-20萬輛電動汽車需求,這些投入還是值得的。
電動車下鄉存在有哪些困難,有哪些改善建議?
王秉剛:柳州模式針對新能源汽車有8條典型總結:停車半價、設專用停車位、安裝充電樁作為城建考核、設立便捷的小區建樁流程、不限行不限號、充電實行分類目錄電價,用電更便宜、上牌綠色通道、長期租賃改革。此外政府做了很多宣傳,搞典型樣板,有推動的氛圍,也有實惠的政策。不需要政府花很多錢,消費者用電動車的好處就比燃油車多。
馮中偉:我們在推出低線市場產品的過程中發現,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還有一定差距,確實使用后才有更好的體驗和體會;而且目前的金融方案不能完全達到農村用戶的需求;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手車流通的標準和通路還沒有完全打開,需要制定整體標準。另外,低線農村市場銷量整體不好,是不是在減稅減負方面,給低線市場流通企業一定的支持,使得他們愿意推廣新能源產品。
趙新智:希望加快低速電動車標準和上路的政策出臺,提升低速電動車的安全和標準。如果進行公告管理與國家標準限制,會推動用戶放棄購買低速電動車,選擇更安全上路的高速電動車。希望推出適合農村用戶的駕照,尤其純電動駕照的培訓和管理標準,相對燃油車更簡單。允許純電動汽車進入考試中心。政策上建議聚焦目前銷量較高的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廣東、浙江等地區,可以滿足80%以上電動車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071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