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對新能源汽車整車熱管理系統二階段道路試驗標定進行介紹,包括重慶市特有的高溫坡道環境。中國汽研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領域持續耕耘,為廣大汽車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
道路標定
在完成一階段的環境倉熱管理標定試驗后,標定數據基本已經達到性能要求,絕大部分問題也已經暴露和解決。但仍然需要進行第二階段的自然極端環境的標定試驗來進行查缺補漏。
一般的汽車夏季高溫標定試驗均是在新疆吐魯番和海南三亞進行。吐魯番屬于獨特的暖溫帶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因處于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環抱,積熱快而散熱慢,形成氣溫高,降水少的干熱天氣。而海南三亞則屬于典型的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適合進行濕熱的適應性試驗。
圖1 吐魯番火焰山地表溫度
近年來,重慶也成為部分車企進行高溫試驗的目的地。重慶屬于亞熱帶季風內陸地區,夏長酷熱多伏旱,7到8月份氣溫最高,多在27度到38度之間,最高可達43.8度,素有“火爐”之稱。另一方面重慶特有的山地地貌是吐魯番和三亞不具備的,主城內歌樂山,南山,縉云山均有海拔落差在400米以上的爬坡工況,其中歌樂山芭蕉灣段更是有14°的陡坡工況。非常適合進行車輛的高溫極限爬坡工況熱管理標定試驗。
圖2 歌樂山試驗路線及海拔(數據來源:谷歌地圖)
圖3 南山試驗路線及海拔(數據來源:谷歌地圖)
圖4 縉云山試驗路線及海拔(數據來源:谷歌地圖)
圖5 重慶全年溫度曲線(數據來源:天氣網)
為什么要進行高溫坡道的熱管理標定試驗?眾所周知,車輛的爬坡能力是和最高車速、加速能力一起,作為衡量汽車動力性能的三個重要指標,車輛在爬陡坡時,扭矩需求大,功率高但車速較低。相對于同樣扭矩大,功率高的高速巡航工況,這種長時間的爬坡工況易產生大量熱量且不易散去,這就會給熱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在這種工況下,是否能維持動力系統如電池、電機不過溫,是否能維持車輛乘員艙正常的制冷需求,是整車熱管理系統標定需要考慮的重點。
通過對整車熱管理系統進行一階段的風洞環境倉初步標定測試,和二階段的高寒、高溫、高溫爬坡環境下道路標定測試,分析評估熱管理系統性能,凍結熱管理系統策略標定參數,完善整車熱管理性能,使整車熱管理系統開發更具保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11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