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阿里巴巴后不久,寶馬汽車又和騰訊“在一起”了。
7月27日,在2020寶馬科技日上,寶馬汽車宣布,其與騰訊合作的首批“小場景”將于今年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支持全語音交互的“微信車載版”也將在不久后進入寶馬汽車。這是繼2018年之后,寶馬和騰訊在車聯網、智能化等方面合作的又一進展。
除了騰訊小場景和微信車載版,寶馬其他最新車內數字產品也亮相科技日。
比如,全新BMW數字鑰匙,支持使用iPhone開車門;車載“西瓜視頻”,能提升用戶娛樂體驗;“停車場室內地圖”,能讓地下停車更加便利。今年7月后生產的配備 BMW iDrive 7.0的多款寶馬車型都支持這些車內數字化產品。
而在不久之前的7月3日,寶馬宣布與與阿里巴巴共同在上海創立“阿里云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
在創新基地簽約儀式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在應對產業升級和行業轉型的過程中,寶馬需要開放的胸懷和心態,與各行各業的公司合作創新。
與中國兩家互聯網巨頭的合作,讓寶馬這樣的傳統車企的豪華品牌,看起來更像年輕的新造車企業,也顯示了其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感。
不過,即便對于寶馬,同時牽手騰訊和阿里這兩家競爭對手,要想順利、加速推進數字化,可能也并不容易。
1
寶馬騰訊合作,再出成果
在2020寶馬科技日上,寶馬與騰訊宣布開展數字化合作, 將把車載輕應用生態“騰訊小場景”和“微信車載版”引入BMW車上。
其中,“小場景”是基于云端更新、無需下載安裝,支持語音交互,同時可以與BMW車機系統完美適配。按照計劃,首批“小場景”將于今年年內在中國市場推出,內容包含資訊、美食、娛樂、出行、教育等。
寶馬車上的騰訊“小場景”
同時,支持全語音交互的“微信車載版”,也將在不久后就能進入BMW車上。讓客戶在安全駕駛的同時,保持微信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寶馬和騰訊并不是第一次合作。
2018年,寶馬和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圍繞騰訊的數字化產品和寶馬的車機端及手機端數字平臺進行整合。
2019年,寶馬和騰訊再次達成合作,建立寶馬集團中國高性能數據驅動開發平臺,支持自動駕駛技術等研發。
2
其他數字化產品
除了與騰訊的合作產品,寶馬還在科技日上宣布了其他幾項車內數字化產品。
○全新數字鑰匙
全新一代BMW數字鑰匙意味著,車主不在需要帶車鑰匙出門,只需將兼容的iPhone貼在駕駛座的門把手感應區域4厘米內,就能解鎖或鎖定車輛;將iPhone 放在車內智能手機托盤上,并按下“啟動”按鍵,就能啟動汽車。
全新一代BMW數字鑰匙
新一代寶馬數字鑰匙的使用權限可以分享給最多5位好友,同一部手機可支持多個數字鑰匙。安全方面,全新一代數字鑰匙存儲在 iPhone 的安全芯片里,無須擔心“被黑”或手機沒電、丟失。
據悉,2020年7月以后生產的配備 BMW iDrive 7.0的多款BMW車型上都可使用這款數字鑰匙,如新BMW 3系、X5、X6、X7、X5M、X6M、8 系和 Z4。
○車載“西瓜視頻”
繼去年上線的車載天貓精靈后,寶馬支持的車載“西瓜視頻”也將上線,這是BMW車上首個在線短視頻應用。
寶馬車載“西瓜視頻”
寶馬車載“西瓜視頻”實時在線,內容隨時更新,視頻內容包括熱點新聞、財經、科技、汽車、體育、教育、娛樂等,通過語音、iDrive旋鈕和觸屏都可啟用。車載“西瓜視頻”將裝配在2020年7月以后生產的配備BMW iDrive 7.0的BMW車型上。
○“停車場室內地圖”
針對不少用戶在大型地下停車場容易“迷路”和“盲找”車位的痛點,寶馬推出停車場室內地圖功能。通過停車場室內地圖,可以清晰了解整個停車場的布局以及車輛當前位置,并顯示停車場內的設施信息。
寶馬“停車場室內地圖”
當把車開到地下停車場入口時,中控屏的導航頁面上會自動出現提示條,告知有停車場室內地圖可以使用,用戶可通過觸屏或手勢控制方式來啟用。該提示條將停留7秒,如果在進到地下停車場后又想使用停車場室內地圖,導航界面上會有選項,可通過切換地圖模式來用。
目前,北京和上海共有近百個停車場支持該功能,未來還將逐步在全國推廣。2020年7月以后生產的配備BMW iDrive 7.0 的BMW車型上可使用。
全新數字化產品上線,離不開背后的人機交互系統,以及寶馬對數字化研發的投入。
早在2001年,寶馬就推出了第一代BMW iDrive人機交互系統。目前,BMW iDrive已發展至第七代,采用全新UI和UX設計,同時允許用戶根據喜好進行個性定義。該系統可實現五維交互,包括語音、觸屏、iDrive旋鈕、按鍵和手勢控制。
寶馬方面介紹,目前,寶馬集團在中國建立了除德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1100名研發人員中有300余名數字化開發工程師。
如高樂所說,中國的數字化發展非常迅速,具有廣闊前景的同時也充滿挑戰。寶馬對于數字化擁有清晰的發展規劃,將不斷提升系統整合能力和自主研發的‘硬核’實力,堅定地繼續投資中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148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