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純電動車時代開始了。
美東時間 8 月 27 日上午,小鵬汽車成功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繼蔚來、理想后的第三家造車新勢力。
8 月 26 日晚間,也就是小鵬汽車紐交所上市的前夜,特斯拉、蔚來和理想的股價都創下歷史新高。
當天特斯拉市值躍過 4000 億美元,蔚來超過 240 億美元,而理想也逼近 200 億美元。
對小鵬汽車來說,這意味著資本對于智能電動車的賽道充滿了熱情,同時也意味著競爭對手們都十分強大。
在二十天以前,小鵬正式向美國 SEC 提交 IPO 文件。
8 月 27 日,小鵬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XPEV」。
小鵬汽車本次 IPO 的計劃發行量為 9973.3334 萬股 ADS,對應約 1.9 億股 A 類普通股,最終發行價為每 ADS 15 美元,高于 IPO 文件中原定每股 11-13 美元之間。
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像理想一樣,小鵬上市受到投資者們的熱烈歡迎。通過本次發行,小鵬募集的資金總額約為 15 億美元。
截至發稿,小鵬汽車的市值約為 105 億美元。
小鵬上市之后,將與蔚來、理想兩家在美股匯合。因為背景相似、造車進展更快等原因,三家常被稱為「新造車三巨頭」。
在「三巨頭」中,小鵬汽車歷史融資金額最高、上市時掌握的現金儲備最多,是新造車中最富的公司。
在造車路線上,理想汽車從一開始就選擇了油電混動的驅動方式,蔚來則定位高端豪華品牌、并且以服務為重。
一定程度上,三家之中,小鵬的定位最接近于「中國的特斯拉」。
如今,有中國版 Model 3 在前,理想、蔚來已經完成上市,小鵬汽車的第二款車型 P7 剛剛開始交付。
前路擁有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上市是小鵬汽車化解這個不確定性的關鍵一步。
1.能造血的新勢力
先來讀讀招股書。
過去兩年半,也就是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小鵬共獲得營收34.2 億元。
其中,2018 年小鵬汽車營收 970.6 萬元,2019 年營收 23.21 億元,2020 年上半年營收 10.02 億元。
同樣在這兩年半時間里,小鵬汽車凈虧損總計58.86 億元。
其中,2018 年虧損為 13.99 億元,2019 年虧損 36.92 億元,2020 年上半年虧損 7.96 億元。
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和銷售成本等導致的。
2018 年至 2020 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研發投入共37.5 億元。
其中,2018 年為 10.5 億元,2019 年為 20.7 億元,今年上半年為 6.3 億元。
銷售成本上,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銷售成本為 10.4 億元。
也就是說,研發投入和銷售成本這兩項費用,合計達到 47.9 億元。
按年平均研發投入和銷售成本看,相比已經上市的蔚來和理想,小鵬的這兩項投入均多于理想,少于蔚來。
提交招股書之前,小鵬汽車共完成 10 輪融資,投資者為阿里巴巴、IDG 資本、小米集團、高瓴資本等,總融資額超180 億元。
這一融資額規模,比蔚來 IPO 前融到的 150 億元、理想 IPO 前融到的 139 億元都要高。
截至 2020 年二季度,小鵬汽車賬上有現金類資產合計 21.183 億元。IPO 前,預計合計持有現金類資產高達 80 億元。這一水平同樣比蔚來和理想高。
一句話,小鵬是新造車中「最富」的公司。
在一年半的時間內獲得超過 33 億元的營收,同時手握相當數量的現金儲備,說明小鵬已經有了初步的造血能力。
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小鵬在全國已經開設實體銷售店和服務中心共計 147 個,覆蓋全國 52 個城市,并且絕大部分銷售店都位于一線和二線城市的購物中心。
2.互聯網造車
小鵬是繼蔚來、理想后第三家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2014 年小鵬汽車成立。在高管團隊中,何小鵬是 UC 的創始人,聯合創始人夏珩此前曾擔任廣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科長,何濤曾為廣汽新能源智能電動車研發負責人。
在 IPO 前,何小鵬持股 31.6% 為最大股東,阿里巴巴持股 14.4% 為第二大股東,夏珩持股 4.9%,何濤持股 1.6%,小鵬汽車聯席總裁顧宏地持股 2.8%。
其他主要股東還包括小米、GGV 紀源資本、晨興資本、俞永福等。
何小鵬創辦的 UC,最終被阿里巴巴集團并購。當時的整個交易,接近于 40 億美元。
按照俞永福的說法,UC 至少比兩個 91(19 億美元被百度收購)值錢。
在外媒眼中,小鵬一直有「中國特斯拉」之稱。
從產品上看,小鵬的第二款量產車 P7 的外觀設計、三電技術對標 Model S,其自動駕駛軟件自研的方式同樣是對標特斯拉 Autopilot。
其他兩家新造車公司,理想和蔚來,則與特斯拉都有著很明顯的不同。
蔚來 ES8 和 ES6,均強調高端豪華品牌以及極致的用戶服務。理想則采取了增程式技術路線,理想 ONE 嚴格意義上屬于插電式混動車型。
目前,小鵬首款量產車 G3 采取了由海馬汽車代工的生產方式。
第二款量產車 P7,則在小鵬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的造車資質之后,在小鵬自建、總投資 100 億元的肇慶工廠進行生產。
3.押注主力車型 P7
造車行不行?看看交付量。
在新車交付上,小鵬的首款量產車 G3 作為表現一般,但第二款量產車 P7 的勢頭很猛。
具體數據方面,自 2018 年至今 7 月底:
小鵬共交付 18741 輛 G3 和 1966 輛 P7,合計交付20707 輛。
P7 在今年 6 月才啟動交付,此前小鵬的交付量主要由 G3 貢獻。
小鵬自 2018 年 12 月開始啟動 G3 的交付。
2019 年全年,小鵬交付 G3 共 16609 輛。這款車補貼前售價為 22.78-25.78 萬元。
與造車新勢力相比,G3 銷量高于同年蔚來ES8 的 9132 輛,也超過同年蔚來 ES6 的 11433 輛。
不過,蔚來 ES8 和 ES6 定價區間在 35 萬到 50 萬元之間,兩款車型分別定位為中大型豪華 SUV 和中型豪華 SUV,而 G3 為緊湊型 SUV。
理想則最晚開始交付,2019 年 12 月,理想汽車開啟首款量產車理想 ONE 的交付,當年理想 One 交付超過 1000 輛。
相比于 G3,第二款量產車 P7,才是小鵬汽車的主力車型。
P7 定位轎跑, 售價區間 22.99-34.99 萬元(補貼后價格),是小鵬研發投入最多、配置最豪華的車型。
何小鵬曾透露,研發 P7 投入了超 30 億元。上面已經提到,小鵬在過去兩年半的研發投入約 37.5 億元。相當于,小鵬的研發投入有 80% 給了 P7。
在 P7 這款車上,研發投入主要包括:
與保時捷團隊合作開發了純電動底盤,由保時捷工程團隊全程參與設計和調校;
與寧德時代進行了電池報的定制開發,最終將電池包做到了長約 2200mm、寬約 1500mm、高約 110mm,高度在同級車中幾乎難以看到;
與英偉達、德賽西威合作開發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業內傳聞,在一段時間內,車企或者 Tier 1 想要拿到 Xavier 進行開發,需要向英偉達分攤八位數美元的開發費。
招股書顯示,小鵬現有團隊規模約3600 人,低于蔚來上市時的 7000 人,略高于理想上市時的 3200 人。
其中,約 1600 人為研發崗。
在研發崗中,66%(1056人)、17%(272人)和17%(272人)的員工分別專注于汽車設計與工程、自動駕駛和智能操作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是當下的核心。
小鵬 P7 號稱擁有「量產最強」的自動駕駛硬件架構,包括:14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及 12 個超聲波雷達、高精定位+高精地圖、基于英偉達 Xavier 的域控制器 IPU 03、博世 iBooster 制動助力系統。
而在自動駕駛軟件方面,小鵬采取了軟件全面自研的技術路線。
4.內部壓力來自 P7,最大的外部壓力來自特斯拉
特斯拉有多成功,小鵬們便有多大的未來。
但當二者在中國市場相遇,便意味著特斯拉有多成功,小鵬便有多么大的競爭壓力。
2010 年 6 月上市時,特斯拉發行價約 17 美元。
十年后的今天,特斯拉股價每股約 2200 美元,股價相當于增長了 129 倍。
目前,特斯拉市值超過 4000 億美元,遠遠甩開了豐田、大眾等所有車企。
有大量的研發投入在前,小鵬 P7 無疑是一款產品力很高的車型。
今年 7 月 17 日,小鵬在北京、上海、廣東肇慶、成都四地同步舉辦 P7 全國交付儀式。僅用了半個月,P7 交付便達到 1614 輛。
如果 P7 接下來能達到每月銷量 2000 到 3000 臺的水平,也就是蔚來 ES6、理想 ONE 現在的平均月銷水平,便意味著小鵬擁有和蔚來、理想同樣的市場認可度。
相反,如果 P7 沒有達到預期銷量,則會給小鵬的第三款量產車研發帶來壓力。
更大的壓力還來自特斯拉的 Model 3。
國產 Model 3 已經具備了月銷萬輛的能力。
自今年 1 月 Model 3 開啟交付后,乘聯會數據顯示,1 到 7 月,國產 Model 3 的銷量分別為:
2620 輛、3900 輛、10160 輛、3635 輛、11095 輛、14954 輛和 11014 輛。
這還是受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下的成績單。
蔚來、理想 ONE 均繞開了與特斯拉正面硬剛。
就主力車型看,蔚來 ES6 高于特斯拉 Model 3 的售價區間,且在品牌和服務上與特斯拉形成錯位競爭。
理想 ONE 的增程式技術路線,也是讓用戶在進行選擇時,更容易找到獨特的賣點。
從各項參數上看,小鵬 P7 與國產 Model 3,無論從外觀、價格、技術上,都表現出了很高的重疊度。
所以,面對熱銷的 Model 3 和特斯拉品牌的號召力,P7 的市場幾乎一定會受到擠壓。
成功上市后,智能電動車普及化中的激烈競爭,這才是真正考驗小鵬的時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51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