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號的特斯拉電池日即將到來,“這是特斯拉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日子之一”特斯拉CEO馬斯克:作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先者——特斯拉,作為電動汽車身上最重要的部位——電池。這兩個碰撞在一起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一 首先這是特斯拉首次專門針對電池技術舉辦發布會,也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這是一個怎樣的信號?是否意味著必須掌握電池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存活?
眾所周知特斯拉之前的電池采用的是松下生產的18650電池和21700電池,由于與松下的合作破裂,所以找了LG和寧德時代作為新的供應商。
特斯拉舉辦電池日的痛點就在于電池的自研自發對于特斯拉非常緊迫,電池產能有限,限制了特斯拉的巨大供應量。另一方面,電池領域的技術需要突破,如果特斯拉的自研自產電池的技術能夠有所突破,這無疑又讓特斯拉的護城河更加寬廣更加讓人難以追趕。無疑特斯拉舉辦首次電池日釋放的信號就是對于電池自研自產的決心。自動駕駛+芯片+自研自產電池,可以想象電動汽車的核心領域,特斯拉都全面領先的恐怖場景。
那是否意味著必須掌握電池核心技術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存活?
這答案無疑是必須掌握電池核心技術,因為燃油車就已經給出了答案,就是在燃油車的發動機上面我國掌握不了核心技術,一直被壓著打,現在借助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掌握電池核心技術這是彎道超車的基石。在目前電池技術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們當然可以靠操控性能,空間,安全,服務等來體現其競爭力,也會有不錯的銷量,但是從長遠來看核心技術不怕差不多,就怕差太多。
從目前得到的消息來看,特斯拉此次可能發布四項技術,分別是1 百萬英里電池 2 無鈷電池 3 干電極技術 4硅納米線技術。那我們先講講這4種分別是什么?
1 百萬英里電池
電池是電動車最昂貴的部件,約占一輛普通中型車的30%。電池的老化不僅增加了電力耗盡使司機半路擱淺的風險,還會讓一輛二手電動車迅速貶值。汽車制造商為他們提供電池質保,通常為8年或約20萬公里。特斯拉團隊正在測試的新一代鋰離子電池。采用新一代單晶陰極和新型電解液后,新研發的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將超過160萬公里(100萬英里)就能很好的解決上面這些問題。
2 無鈷電池
目前特斯拉電動汽車主要采用的是松下生產的NCA三元鋰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鈷金屬。
但鈷是一種稀缺金屬,產量少且分布不均,美國地質勘探局數據顯示,全球陸地鈷資源的儲量約為700萬噸,其中剛果(金)的儲量占比為52%、澳大利亞儲量占比為17%,古巴的儲量占比為7%,其他國家的儲量則非常低,這也就導致了鈷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此前多次傳出緋聞,提到特斯拉正在和寧德時代合作研發無鈷電池,研發方向傾向于磷酸鐵鋰電池,目前磷酸鐵鋰版本的國產Model 3也已經出現在了工信部的新車目錄之中。
3 干電極技術
這種工藝可以生產出更厚的電極,使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大幅提升,用該工藝制成的三元鋰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最高可達到500Wh/kg,而目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為300Wh/kg左右。干電極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在電池使用之后,持續為其補充鋰金屬,可彌補電池的容量衰減,而采用濕電極法制備的電極,補充鋰金屬和混有鋰金屬的碳不能很好地彼此融合,通常會伴有煙霧、火苗和噪音等強烈反應。
4 硅納米線技術
硅納米線是一種新型的一維半導體納米材料,線體直徑一般在10 nm 左右,內晶核是單晶硅,外層有一SiO2包覆層,由于自身所特有的光學、電學性質如量子限制效應及庫侖阻塞效應引起了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在微電子電路中的邏輯門和計數器、場發射器件等納米電子器件、納米傳感器及輔助合成其它納米材料的模板中的應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外媒報道稱采用硅納米線技術后,電芯的重量將會減輕一半,占用的空間也會是當前鋰離子電池的一半,換言之就是,同樣的電池體積和質量的電池組的能量密度會得到大幅提升,這就為更高能量密度的動力電池鋪平了道路。
我個人當然最看好百萬英里電池,因為百萬英里電池的推出意味著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的痛點得以馬上改善,這對電動車的普及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如果從對行業格局的影響,這四項技術的重要性非要排名的話。我個人認為:第一,百萬英里電池;第二,硅納米線技術;第三,無鈷電池;第四,干電極技術
總結:作為電動汽車的領先者特斯拉首次推出電池日,這彰顯了特斯拉對于電池核心技術的重視,在特斯拉時代,其他新能源車企心里都有一股深深的無力感,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國產新能源加油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吳斯凡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272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