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布,該項路線圖旨在識別未來15年汽車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關鍵技術及其優先程度,研究并提出各方力量協同推進汽車技術創新的行動指南。
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內外環境不斷發生變化,促使《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新版本的到來。10月2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
技術路線圖2.0總體上延續了技術路線圖1.0的"總體技術路線圖+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研究框架。
變化在于,技術路線圖2.0將"1+7"研究布局深化拓展至"1+9",在原有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汽車、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制造與關鍵裝備研究基礎上,加入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系統、充電基礎設施,形成"1+9"研究布局。
技術路線圖2.0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目標:
①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于2028年左右先于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至2035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下降20%以上;
②新能源汽車將逐漸成為主流產品,汽車產業基本實現電動化轉型;
③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核心技術國際領先,產品大規模應用;
④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形成協同高效、安全可控的產業鏈;
⑤建立汽車智慧出行體系,形成汽車、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態;
⑥技術創新體系基本成熟,具備引領全球的原始創新能力。
技術路線圖2.0一共設置了2025年、2030年、2035三個時間點,每個時間點都有相應的目標。換句話說,只要看懂了技術路線圖2.0,就能看清中國汽車行業未來15年的發展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
2025年要占到總銷量的20%左右,燃料汽車保有量達到10萬輛;
2030年要占到總銷量的40%左右;
2035年要占到總銷量50%以上,成為主流,同時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
《電動爹》解讀:按照技術路線圖2.0,203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500萬輛。就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而言,續航已經不再是阻礙推廣的主要原因,除了安全以外,補能才是用戶對其最大的擔憂,在公共充/換電設施方面未來將會有很大提升。
預計到2035年,將建成慢充樁端口達到1.5億端以上(含自有樁及公用樁)、公共快充端口含(專用車輛域)達到146萬端,支撐1.5億輛以上的車輛充電運行;同時實現城市出租車/網約車共享換電模式的大規模應用。
在節能汽車方面:
2025年混動新車要占到傳統能源乘用車的50%以上;
2030年混動新車要占到傳統能源乘用車的75%以上;
2035年混動新車要占到傳統能源乘用車的100%以上;
《電動爹》解讀:混動汽車在未來15年內都將非常受歡迎,到2035年的時候,上市的新車不再會有單純的燃油車,消費者能買到的新車除了新能源就是混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各個廠家會加大對混動領域的投入,市面上的混動汽車也將越來越多。
在乘用車能耗方面:
2025年乘用車(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達到4.0L/100km(WLTC);
2030年乘用車(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達到3.2L/100km(WLTC);
2035年乘用車(含新能源)新車油耗達到2.0L/100km(WLTC);
《電動爹》解讀:4L/100km的油耗基本上現在兩田混動所能達到的標準,而到2035年的時候油耗達到2.0L/100km,這個數字非常恐怖,現階段兩田的油電混動以及48V輕混都無法滿足,只有插電混動才有可能滿足。
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
2025年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占汽車年銷量的50%以上,HA級汽車開始進入市場,C-V2X終端新車裝備率達50%;
2030年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占汽車年銷量的70%以上,HA級超過20%,C-V2X終端裝配基本普及;
2035年各類網聯智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廣泛運行于中國廣大地區,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電動爹》解讀:2025年的時候,將會有一半的新車支持L2級自動駕駛或者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城郊公路自動駕駛,2035年的時候,路上跑的車基本上都是高度自動駕駛車輛。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的發布,基本上明確了未來15年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從短期內市場的變化來看,混動汽車將會越來越吃香,企業將會推出更多的混動產品,包括48V輕混和插電混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05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