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車企老板們光把車賣好,還不夠。
在寶馬集團,如果位列管理和執行委員會,那就是核心高層。他們的薪酬,不僅和日常經營相關,而且還掛鉤可持續發展目標。2021年開始,寶馬集團還要每年公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讓外界監督是否完成。
寶馬集團搞可持續發展,確實很認真。11月11日,寶馬集團推出了重磅純電車型BMW iX。在這個劃時代車型的發布會上,董事長齊普策沒有花很多時間“帶貨”,反而不斷提到“氣候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BMW iX量產車型亮相
“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一切言行的核心。”齊普策說,“為此,我們設定了透明且科學的目標。”
這一以2030年為節點的目標包括:
l 單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l 在全球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l 累計銷售700萬輛電動化汽車。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為此,寶馬已經制定了一個詳細的十年計劃,包括到2030年間每年目標。這個年度目標,就是前面提及的,與寶馬高層薪酬綁定的目標。
所謂可持續發展,在寶馬集團的定義里,包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工業環境保護、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循環經濟、員工導向和社會承諾等方面。
寶馬集團的高層要怎么做,才能讓自己豐厚的薪水不至于打折呢?在二氧化碳排放、工業環境保護、供應鏈的可持續性、循環經濟等方面,寶馬做到了可持續嗎?
1
二氧化碳減排:過去14年單車碳排放減少70%
現在說可持續發展,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作為生產交通工具的寶馬集團,首先是要保證生產出來的車輛是節能減排。
早在寶馬集團2012年設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是核心目標之一。當時的目標是,在2008年到2020年間將車輛的碳排放至少再降低25%。
早期,寶馬在整個車隊中使用高效動力技術和車輛電氣化,使車輛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斷減少。2006年起,寶馬集團已將單車平均碳排放量減少70%以上。
在寶馬集團2019年年報中,寶馬集團表示,2020年計劃將歐洲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降低20%。這將使寶馬集團實現2012年目標。
2019年,寶馬集團在歐洲銷售車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7克/?公里,這相當于平均油耗為每百公里5.0升柴油或每百公里6.0升汽油。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不過,2019年4月17日,歐盟通過新法案Regulation (EU) 2019/631,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歐盟境內95%的新登記乘用車平均CO2排放量需降低到95克/?公里;到2021年,全部新車需達到此要求,2030 年開始,CO2排放量將降至 59.375 克/?公里。
從2019年的127克/?公里到2021年的95克/?公里,寶馬需要將新車排放再降低25%。
如果2020年寶馬就能降低20%,2021年稍加努力,也能夠實現歐盟提出202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
寶馬集團如何繼續給車輛減少排放呢?
雙管齊下:1繼續推進電動攻勢,2提升傳統發動機效率。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2019年一年內,寶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前年降低25%,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于傳統內燃機車型的效率優化,三分之二來自于新能源車型。
寶馬電動車化(純電+插混)車隊
發動機的減排空間越來越小。寶馬可能要越來越倚重新能源車型。寶馬也計劃,到2021年底將有100萬輛寶馬集團的電動化車行駛在世界各地。2023年底,寶馬集團將在全球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一半為電動車型。到2030年,寶馬集團的目標是累計銷售700萬輛電動化汽車。
2
工業環境保護:積極節能節水減排
除了車輛的減排,還有生產過程的減排和資源節約,也就是工業環境保護。
首先,馬集團使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的節能設備。
2019年,87%的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或通過適當的原產地證書進行補償。從2020年起,該集團在全球的所有地點都計劃獲得他們的電力完全來自可再生能源。在中國,華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已于2019年完成這一目標。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其次,他們也在不斷提升能源等資源的使用效率。
2019年,寶馬集團每輛車生產需耗電2.04兆瓦時,比2018年的2.12 MWh降低了3.8%。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通過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在寶馬集團制造工廠購買和內部發電,2019年生產的每輛車與生產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5.0%至0.30噸。寶馬在中國減排更好,華晨寶馬沈陽基地生產階段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65.1%。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他們也節水。2018年寶馬集團單車生產耗水達到頂峰,2019年逆轉了形勢,降低到了2.32立方米。這個耗水量是業內最低水平。
資料來源:寶馬集團2019可持續價值報告
節能、節水、減少排放、采用可再生能源等等,有的對于寶馬公司是成本提升,有的是減少。不過,現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都在下降,而碳排放的管制在趨緊,碳排放的價格在提升。寶馬的這些舉措,長期來看,一定是劃算的。
3
供應鏈可持續發展:鈷礦自己買
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重要的原材料——鈷,儲量一半在剛果(金)。
很多動力電池企業從剛果(金)采購鈷礦。但是,寶馬介入到了這一原材料采購中,而且不從剛果(金)采購,而是直接采購自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礦山。
原因?
寶馬集團認為,剛果的鈷礦開采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為當地的鈷礦開采使用童工,也破壞當地環境。
不過,寶馬也沒有放棄剛果,而是和巴斯夫、三星等一起,發起了跨產業可持續開采示范項目。寶馬集團的塑料、化學品、工藝材料采購負責人Peter Zisch表示,如果剛果的鈷礦開采符合了寶馬的可持續要求,也可以把剛果的供應商納入采購。
除了鈷礦,寶馬集團還直接采購鋰材料。直接采購的原則,除了供應安全,就是可持續。
其他方面,寶馬要求生產第五代高壓動力電池的一級和二級供應商,100%鋁來自再生材料,至少50%鎳和鈷來自再生材料。
除了原材料,寶馬對動力電池供應商生產過程提出要求。
寶馬集團已與電池制造商CATL、三星SDI和Northvolt簽訂合同,從2020年秋季開始,只用綠色能源將用于生產第五代電池。
“隨著產量的增加,綠色能源將在未來十年內節約約1000萬噸二氧化碳。”齊普斯解釋說:“這大約相當于慕尼黑這樣一個人口約150萬的城市的年排放量。”
因此,隨著電動汽車所占份額的增加,寶馬集團將確保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會進一步向上游轉移,而且在上游也減少排放。
寶馬集團在慕尼黑有電池技術中心深入研究生產過程。除了電池性能和品質,也關注能源和資源的使用情況,從而形成對供應商的生產要求。
寶馬電池技術中心的電池生產線
光是節流也不行,還需要開源。齊普策說,“創新科技是減少排放和實現未來高檔可持續出行的關鍵。”
寶馬正在努力提升動力電池的使用效率。寶馬電池技術中心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同等密度電池的行駛里程比現款BMW i3所用電池翻一番。
動力電池領域的這些要求,只是寶馬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方面。對于汽車生產所需的零部件,寶馬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是全方位的。
比如,寶馬集團第五代電力驅動系統,應用于國產的BMW iX3、明年量產的BMW iX和i4等車型。新的電動機的生產不再使用稀土資源。
傳統部件方面,寶馬在座椅織物,內飾門板,碳纖維結構件、覆蓋件、裝飾件等方面,都注重采用可回收材料,或者強調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既給消費者帶來應用新材料的驕傲,也保護了環境。
4
循環科技:動力電池回收率要達到90%
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寶馬集團還盡量保證材料的可回收利用。典型的例子,也在動力電池上。
目前,寶馬集團與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和比利時電池電池材料開發商Umicore合作,探索周全的電池回收解決方案,目標是廢舊電池回收率達到90%以上。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后,首先可以發揮余熱,迎來第二次生命。
在寶馬集團萊比錫工廠,生產用電來自現場產生的風能和太陽能驅動。但是風能和太陽能并不能持續穩定提供,因此需要臨時儲存。該工廠因此配置了一個儲能電池場(battery farm)。電池場的電池,是由以前的寶馬i3測試車的舊電池組提供的。
寶馬集團萊比錫電池場
另外,在漢堡,寶馬i3廢舊電池組組成了2兆瓦的儲能電站,對港口電網有削峰填谷的作用。
關于動力電池儲能應用的探索,已經從廢舊電池延伸到了在用動力電池上。
寶馬集團認為,短期儲能和抵消電網高峰的需求將非常大。寶馬集團計劃推出“雙向充電”功能,使得電動汽車本身用作臨時儲能裝置。也就是國內的V2G應用。
在動力電池不能做梯級利用之后 ,寶馬集團也在探索材料級別的回收利用。寶馬的合作方Umicore,專注于對電池做可回收設計。
目前,寶馬集團正在小規模試驗的開發項目,能回收96%石墨和電解液。
在中國,寶馬集團的動力電池回收探索也很積極,引領行業。在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信息中,寶馬及合伙伙伴提供的網點424個,在車企中名列前茅。寶馬集團目前也在和中化國際的公司探索退役電池在充電場站的儲能利用。
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只是一個方面。目前,寶馬集團目前一年約生產250萬輛汽車,產生78萬噸廢料。但是其中的99%都是可循環或者可再使用的。
除了二氧化碳減排、工業環境保護、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循環科技,寶馬集團還在人才導向、社會參與方面探索可持續發展。
比如在教育方面,截至2019年底,寶馬集團的教育計劃已惠及德國國內外40多萬兒童和青少年,比上一年增加了大約8.4萬人。
5
齊普策力推可持續發展
齊普斯說,“我們正在把可持續性作為我們未來戰略方向的中心。”可持續發展,對于寶馬,為什么這么重要?
大環境是,在可持續發展意識領先的歐洲,以及在環境保護、節約資源蔚然成風的全球,車企受到的監督更為嚴格,要求越來越高。車企不能只顧降低成本,提升收入,而必須考慮全價值鏈的可持續發展。
2019年,寶馬原本取得了很不錯的經營業績。當年,寶馬全球銷量達253萬輛,全年總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歐元。盡管這并不是寶馬財務數據最好的一年,但分配的紅利總額仍然到達了約16.5億歐元。
2019年8月16日,寶馬集團任命齊普策擔任董事長,接替前任董事長科魯格(Harald Krueger)。
齊普策
齊普策上任以來,力推可持續發展。建立全新電芯技術中心,投資百億歐元直接采購電池原材料,設立可持續發展年度目標等多項舉措,都在他上任后發起。
最突出的表現,還是加速電動化進程。齊普策說,“到2021年,我們在歐洲銷售的汽車將有四分之一實現電氣化;2025年將達到三分之一,2030年將達到一半。”對于當前的燃油、插混、純電技術之爭,齊普策推出“選擇的權力”策略,給消費者各種選擇,逐漸過渡到深度電動化。
齊普策說,“我堅信,應對氣候變化的斗爭以及我們如何利用資源,將決定我們社會的未來,以及寶馬集團的未來。”這是實話。(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25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