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齊鳴
近日,一位消息人士對新浪科技透露,威馬已經與Uber簽署了意向性協議,威馬EX5將出口至包括英國在內的十余個歐洲國家,成為Uber旗下司機的可選車型。
針對該消息,電動勢向威馬官方進行確認,不過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該消息人士還透露,“出口至歐洲的電動汽車必須滿足當地的標準,包括充電、安全等方面都需要符合要求。交易達成后,威馬汽車將首先完成對車輛的改造,符合標準后才能拿到出口許可。所以,距離威馬真正實現出口還有一段時間。”
那么,威馬為何要進軍歐洲市場?其前景又如何?
最直接的目的,無疑是看中歐洲這一井噴的新能源市場。這兩年,由于歐洲頒布了許多新能源扶持政策,使得新能源市場迎來井噴,有點類似五年前的國內新能源市場。
我們統計數據發現,9月歐洲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了創歷史紀錄的16萬輛,同比增幅也高達166%。與之對比,9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僅9萬輛。不出意外,今年歐洲將擊敗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場,成為新晉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場。
面對歐洲新能源市場的迅猛增長,各新能源車企自然都想分一杯羹,比如國內這些造車新勢力。
從2018年日內瓦車展開始,愛馳汽車即開始布局歐洲新能源市場,并于今年5月正式出口法國科西嘉島。在愛馳后,小鵬也于今年10月小批量出口挪威市場,而蔚來也宣布將于明年進入丹麥市場。
所以,此次威馬將進軍歐洲,我們并沒有感到意外,中國新能源車對外出口已是大勢所趨。
這種趨勢的背后在于,中國的新能源發展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包括誕生了小鵬、威馬這些新興車企,還有寧德時代這些電池巨頭,這種領先使得中國的新能源產品整體存在一定領先。
比如愛馳U5,其在國內市場存在諸多競爭對手,但是到了歐洲,卻幾乎沒有競爭對手,于是我們看到,愛馳U5在歐洲的售價高達3.8萬歐元,近乎是國內售價的一倍。
所以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威馬EX5進入歐洲是值得期待的,畢竟這是新勢力單一車型銷量最高的,綜合實力不可小覷。
而除了歐洲市場井噴這一層元素,將產能釋放出來,也是威馬的內在考量。
目前,威馬已投產、將要投產的工廠為三座,分別是溫州工廠、黃岡工廠、衡陽工廠。其中溫州工廠一期產能10萬輛,總產能20萬輛,黃岡工廠一期產能15萬輛,總產能30萬輛,衡陽工廠總產能30萬輛。
這樣算下來,威馬國內三工廠目前的總產能為25萬輛,其中溫州工廠10萬輛,黃岡工廠15萬輛,如果未來三工廠全部投產,威馬汽車的產能將達到80萬輛。
目前,威馬有兩款量產車:EX5-Z、EX6 PLUS 6座,明年將投產續航800公里的純電動轎車Maven。根據威馬汽車官方數據,1-10月,威馬汽車累計銷量16889輛。
這意味著,盡管未來幾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整體被看好,但開拓歐洲這種新市場也是威馬的當務之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306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