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份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加速回暖,新能源車企銷量普遍大漲已經在意料之中。但是,作為一直身披科技光環與傳統豪華車的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交出了21604輛環比增長78%的答卷,還是令人刮目相看。
特斯拉:就喜歡看你邊鄙視邊攢錢的樣子
絕大多數車企關于11月份的產銷快報都要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這已經能說明大家對當月份的銷量還是非常滿意的。比如比亞迪早在12月3日便發出捷報,11月新能源銷量達到26690輛,同比增長137.9%,其中最耀眼的莫過于全新旗艦車型漢的銷量終于突破了一萬輛大關。要知道10月份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為1.2萬輛,也就是說比亞迪漢終于可以以中國品牌捍衛者的身份與特斯拉真正同臺較量了。
顯然,“雖遲但到”的特斯拉還是以2.16萬輛的月銷撕碎了比亞迪以及其他中國品牌的夢。且不說在新能源中高高在上,即便是和傳統豪華品牌相比,特斯拉11月份的銷量同樣要比雷克薩斯高出大約一千輛,更是將沃爾沃等甩在身后。同時別忘了,特斯拉這2萬多的銷量僅僅是Model3一款車型的答卷,所以放眼BBA恐怕也并沒有能與特斯拉產生銷量對抗的車型。
特斯拉的瘋狂其實從今年3月首次銷量破萬開始,數據顯示6月份特斯拉更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座超一線城市全面領跑豪華車銷量,BBA一個不落的被甩在身后。這也不難腦補馬斯克說“中國總能給我驚喜,很喜歡中國”時心中的傲嬌感。
從來都是“人紅是非多”,自從特斯拉Model3國產銷量大增以來,在國內外遭遇的冷嘲熱諷就沒有停歇過。質量問題,召回問題,甚至是自然爆炸和自動駕駛故障導致的重大事故,這些看似都能將特斯拉推上風口浪尖,當然還有前幾天天津車主的“退一賠三”維權勝訴,以及讓老車主心寒的“降價割韭菜”……即便遭遇如此多的詬病,但是依然暴漲的銷量還是證明了“特斯拉真香”。
正如,李想之前所言,即便在續航、智能化和性價比三個方面都已經贏了,但依然未能改變特斯拉的“壟斷”地位。所以,特斯拉實際上已經習慣了一邊聽大家充滿鄙視的嘲諷,又一邊忙著攢錢的樣子。無敵,是多么的寂寞。
11月暴漲背后:降價是主要功臣
相信多數人還是會問為什么特斯拉在11月銷量暴漲?我們整理了一份特斯拉在中國市場1-11月份的銷量表現,從中可能會發現問題。如果排除1、2和4月,特斯的銷量其實基本上都在1.1萬輛左右,甚至還非常接近。這就不得不好奇,為什么會在4月份銷量出現了攔腰斬斷后5月和6月份又開始迅速爬升,算上11月份的話這應該是特斯拉在今年出現的第二次環比暴漲了。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回顧一下特斯拉今年的主要動態。1月份國產Mdoel 3正式開啟批量交付,緊接著2月份“新冠肺炎”席卷而來,所以年初的這兩個月銷量并不高其實完全可以理解。三月份特斯拉銷量首次突破萬輛,其實結合后面的銷量表現看,應該說萬輛以上就是其銷量的基礎值。
4月份特斯拉就連著開啟了逆天的操作。先是突然宣布漲價,讓標準續航升級版和長續航版分別上調4500元和5000元;大約一周后又宣布為了迎合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政策開始降價。也就是說從5月1日開始,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的售價為27.155萬,一來一去相當于降了3.2萬元。今年第一批“韭菜”也就此誕生。
所以4月份銷量下滑的根源就是特斯拉價格波動。在降價之后,5月份的銷量開始騰飛回到3月的水平,6月份更沖到了新高應該就是對4月份持幣待購的潛客的消化。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就是4月10日國產Model 3長續航版上市,傳聞有不少用戶退訂此前的標準續航版而選擇新車型,而新車型的交付時間較長,所以實際上也堆積到了6月份。
同樣,國慶節當天特斯拉又為中國市場獻上“國慶大禮”:入門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僅為24.99萬元,Model 3長續航后輪驅動版補貼后售價為30.99萬元,最高降幅達到3.415萬元,相當于直接打九折。除此之外,降價后的產品續航里程還得到約20km的提升。隨著10月份啟用新的價格和搭載新的電池,所以特斯拉的交付時間自然又會后延,這就是為什么11月份出現了環比暴漲78%的原因了。
可見,其實縱然是頭戴光環被捧上神壇的特斯拉,一旦開啟降價模式自然就成了爆款,這和2.88萬起售的五菱宏光MINI EV其實也沒啥兩樣,后者剛剛在11月份斬獲了超3.3萬輛的成績,開創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有史以來最高月銷紀錄。
十余年前,比亞迪照著豐田花冠的樣子畫了個F3,但是市場售價僅為花冠的一半,最終在2009年以超過29萬輛的成績傲視群雄登頂年度銷冠。所以在用戶面前,價格才是敲開市場的最后一把鑰匙。頭頂光環的特斯拉,其實也不例外。
對了,比降價后的Model 3更廉價的特斯拉或許就要來了,新爆款期待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1338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